所谓六畜,指的是马、牛、羊、鸡、犬、豕(shǐ)。

六畜兴旺知道哪六畜吗(六畜兴旺到底是哪)(1)

六畜兴旺

六畜是古代人们日常肉食的主要来源。 先秦时期,在一般人的饮食生活中,吃肉的机会并不是很多。 所谓“肉食者”和“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的记载都说明肉类的食用并不普遍。 秦汉时期,肉类的食用较此前也许会多一些,但一般平民百姓,仍只在逢年过节或招待贵宾、侍奉高堂等重要场合下,才会“负粟而往,挈(qiè)肉而归”。

所谓“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páo)羔,斗酒自劳”才是一般农家肉食的真实写照。至于社会上层统治阶级的肉食生活,则完全可以用“奢侈”来形容,作为政治权力金字塔顶尖的皇帝是当时最高饮食水平的享受者。 按照汉朝礼制规定,天子“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八珍”首次出现在《周礼》的《天官·膳夫》《天官·食医》等篇中,是周天子的专享品,体现了中原饮食文化的风格,全面显示了当时的烹调技艺。 诸侯王、勋贵、官僚等贵族阶层被“腥酿肥厚”的各类酒肉包围,“甘肥饮美,殚天下之味”自不待言。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凭借“膏田满野”以及“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的经济实力,肆意浪费,“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

六畜兴旺知道哪六畜吗(六畜兴旺到底是哪)(2)

东汉牛耕图壁画

除了肉食生活的等级差异外,由于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的不同,肉食品的种类也因地而异。

六畜兴旺知道哪六畜吗(六畜兴旺到底是哪)(3)

从各地出土的陶禽畜模型、简牍记载和壁画、画像石上的图像来看,新疆、甘肃等西北地区主要豢养牛、羊、马、狗、鸡,可能不养猪或很少养猪;长城沿线盛产马、牛、羊,养猪也不多;长江流域,牛、猪、狗是最常见的家畜,鸭、鹅也不少,但养马似乎比较少见;岭南地区濒临南海,有漫长的海岸线,境内河道纵横,湖泊遍布,有各种水生动物,当地人食用各类海产品的情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