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院士“光纤之父”(赵梓森院士逝世)(1)

赵梓森院士

长江日报讯(记者李琴 李佳)手!那双拉光纤的手,那双拉小提琴的手,2022年12月15日下午,永远定格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通信专家,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总工程师赵梓森,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

赵梓森,1932年2月出生于上海市,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信系,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武汉邮电科学院研究院总工程师,武汉邮电科学院研究院副院长,武汉邮电科学院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家科委光纤通信专家组总体组组长等职务。

赵梓森早在1973年就建议开展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并提出正确的技术路线,参与起草了我国“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光纤通信攻关计划,为我国光纤通信发展少走弯路起了决定性作用,为我国民族通信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中国光纤之父”。由他作为技术带头人的武汉邮科院,建成了我国第一条光缆通信工程,架设起连通全国的光纤通信线路和推动光纤到户工程;他领衔吁请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武汉建设“中国光谷”,并推动其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和我国在光电子信息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标志性品牌。

在赵梓森的日常生活中,拉小提琴是一项重要日程——这个爱好,他从年轻一直坚持到年老。他喜欢门德尔松、巴赫、莫扎特、柴可夫斯基,《天鹅》更是每天必拉的曲目,一直到80岁之后手指灵敏度下降,才开始放弃拉琴,改听音乐。“灵感,常常伴随着他的琴声起舞。即使再困难的时候,他仍然是个乐观的舞者。”赵梓森的妻子、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范幼英说。

“40年前,我只是希望中国能有自己的光纤通信,跟上世界潮流;没想到,40年后,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光纤强国。”赵梓森在2018年感慨地说。

他多次表示:“技术永远是不断发展,我们不抓紧推进,就会落后于人。中国现在的光纤,已占世界光纤市场的半壁江山。接下来,我们要使用新材料,做更高水平的光纤,继续在世界领跑。”

来源: 长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