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蟠龙的寓意(碧玉龙黄玉龙主天地说)(1)

文/丛金龙

8月11日,中国宝武·中钢集团来我旗考察,在参观旗博物馆时,旗委张国华书记站在龙形发展史解说版前,他说:青龙是主祭上天,黄龙是主祭大地。听闻此言,让我感到新奇,感到震惊,可能之前孤陋寡闻,反正是我第一次听到。

按照张书记的言论,我回来查阅相关资料,来论证青(黑)主天,黄色主地。一查还真是那么回事。

《周易·坤卦》说: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南北朝周兴嗣《千字文》中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上述玄为黑色也可称青色,即天用黑色,地用黄色表示。

大千世界,朗朗乾坤,唯天地人而已。五行在天:金木水火土,五行在地:仁义礼智信;我们常听说“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就是说得上述三界和五行。

浩荡华夏,五千年已滚滚流过,朝代兴替,人世轮回,所崇尚色彩完全不同,夏代尚黑、殷商尚白、周代尚红、秦代尚黑、汉代开始尚黄。唐尚黄,元尚白色,明尚红色,清尚黄色(有说法黑色)。

按照“五行相克”理论,有人断言黄帝曾碰见过一条十几丈长的大蚯蚓,而蚯蚓属土,所以黄帝是土德;大禹曾碰到过青龙,青是木色,木又克土,所以夏朝是木德;商朝是金德,金克木,尚白;周朝是火德,火克金,尚赤。

从上述说法看出青龙是为祭天而生,黄龙是为祭地而存。此说甚合情理。我为什么对张书记这种说法新奇呢?并且回来要做一番查证呢?这是对文化的一种尊重,是对那些出土文物的敬仰,也是流淌在我们民族血脉的文化动因。

我在想,文物放在那,不去研究,不去申发,不去朔古求源,不去问一问到底为何而来?那它就是一个物件而已,只有大家去看,众口铄金,了解他的文化意义,了解他的符号所传达天地人意,这才是文物的价值,没有文化的物毫无意义,这正如我一再强调文旅融合,旅游最终不是仅看他光鲜外表,而要有他的内核,就是说文是旅的灵魂,更确切的说,一个没有文化深度的地域是没有未来的。若干年后谁还记得谁?

从张书记对青龙和黄龙的诠释,让我想到,我们天天说这两条龙重要,但为什么重要,如何重要,很多时候都是浮在表面,而张书记为了将龙的脉络说清,自己亲自到国家博物馆去看,去领悟,这让我改变原来对行政干部看法,在我的印象里,搞政治工作的人,沉迷久了,对待历史文化,都是浮光掠影,仅仅知道而已,有几个能真正躬下身去,认认真真的去看几本有深度文化历史专著,而张书记青黄龙之说是切切实实震动了我,让我再一次明了学习的无止境,思考的无止境。我在想,只有真正懂得文化,才会做文化上的大事,才会将文化打造成地域文脉之魂。(2022年8月12日下午业羊取作于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