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杨娜)2021年,经省自然资源厅授牌,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正式成立榆林市卫星应用中心。一年以来,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度挖掘卫星数据价值,不断提升卫星数据应用效能,充分借助卫星遥感数据开展自然资源规划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临近第32个全国土地日,现特推出卫星看榆林系列第一期——榆林古城。

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古称“上郡”,始于春秋战国,兴于明清,明朝九边重镇“延绥镇”(又称榆林镇)驻地,康熙皇帝赐“两守孤城,千秋忠勇”刻碑,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

1

榆林古城范围

至1964年,榆林古城范围及建筑风貌基本与清朝时期保持一致,面积约为2.14平方公里。随着城市的发展,截至2022年,榆林市建成区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增长了近50倍。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1)

1964年榆林古城卫星影像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2)

2022年榆林古城卫星影像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3)

2022年榆林市建成区卫星影像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4)

1964—2022年榆林中心城区变化

2

榆林城墙

榆林城墙墙体用黄土夯筑,外侧包以青砖。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时东城墙长2293米,西城墙长2184米,南城墙长1059.5米,北城墙长1125米。据有关资料记载,榆林城墙“顶宽三丈,底宽五丈,高三丈六尺”,其高度三丈六尺,约为12米,为全国城墙最高高度之一,凸显了榆林作为军事重镇的地位。

关于榆林古城城墙,有这么一则故事:清代,榆林城墙多次进行修筑,同治二年(1863年)北城部分城垣被流沙埋没(今古城巷城墙遗址),时值关中等地回民造反,道宪常瀚令弃北城,在广榆门东西缩筑北城墙,长438丈。通过1964年和最新影像,我们可以看到当初被黄沙掩埋的城墙因城市建设现今已被占用。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5)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6)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7)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8)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9)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10)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11)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12)

3

南塔北台中古城 六楼骑街天下名

南塔是凌霄塔,北台是镇北台,从古城南门起向北,依次排列着文昌阁、万佛楼、新明楼、钟楼、凯歌楼、鼓楼等六座明清风格的楼阁,素称“六楼骑街”。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13)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14)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15)

凌霄塔亦名文笔塔,位于城南榆阳桥东侧的土丘上。始建于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后寺毁塔存。“南塔凌霄”为古榆林八景之一。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16)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17)

镇北台位于榆林城北的红山顶上,是明代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因其地势险要,巍峨挺拔、控南北之咽喉而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台”。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18)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19)

文昌阁俗称“四方台”,建于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1958年被拆除,2006年复建。文昌阁为十字歇山重檐建筑。因其供奉文昌帝君与魁星神像,备受文人学士尊崇。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20)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21)

文昌阁北为万佛楼,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是榆林唯一的一座寺院式大楼,二层通殿内供奉有20公分高的佛像近万尊而得名。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22)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23)

万佛楼北为新明楼,初建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榆林县志》载:“榆城之楼著名者五,惟新明楼独秀。”秀在它的“新”,“新”则与其它楼完全不同,全为木头结构。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24)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25)

新明楼北为钟楼,最初的榆林钟楼早已毁于战火,后于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复修,楼为近代西洋建筑风格,顶部装饰有钟表。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26)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27)

钟楼北为凯歌楼,建于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1975文革中被拆毁,2006年复建,原名怀德门。相传旧时边塞战争结束时,往往在此举行祝捷、献俘、庆功等活动,故有凯歌楼之名。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28)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29)

凯歌楼北为鼓楼,又叫谯(qiáo)楼。初建于明成化九年,台基为陕北特色窑洞式建筑,二层上悬挂一面大鼓,古时击鼓传时,军士闻鼓而早操,民众闻鼓而营商。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30)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31)

六楼与城南凌霄塔、城北镇北台遥相辉映、移步换景的布局在全国60个历史文化古城中也独一无二的。除了南塔北台六楼骑街外,承载榆林城几代人记忆的还有普惠泉、梅花楼、永济桥等古建筑!

普惠泉以“桃花水”著称,位于榆林城东北驼峰山麓,寒冬时,泉水冒着团团雾气,因而有“寒泉冬蒸”的美称。

榆林十年前与现在对比(40秒看完上郡58年变化)(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