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是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举动,已婚的人不像单身时那样的无聊和寂寞,她们可以两人共同享受安乐,共渡难关,共同产生希望和志愿,使周围的旁人都会有一个良好的印象

不管对于哪个时代的人来讲,结婚都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两人可以共同拟定目标,由理想、计划、奋斗,使理想成为事实,从而获得无穷的乐趣。

既然结婚的意义如此重要,所有的事情都要图吉利的兆头。老祖宗为了最大限度地帮助我们规避这些晦气因素,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出了一些俗语,比如“送亲要小,接亲要老”。

结婚没有送亲习俗(老祖宗送亲要小)(1)

字面意思理解,送孩子离家或出嫁,要趁孩子小;接老人回家时,要趁他们未老之时。后半句人们能理解,为了弘扬孝道,但现在不是提倡晚婚晚育吗?为什么要趁孩子小时候出嫁?

从这个角度出发,这句俗语显然是违背常理的,但老祖宗能留下这样的箴言,自然是有着一定的道理。品史君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接着和大家往下聊。

送亲要小

这里的小是指年龄,“送亲”一般都指新娘,所以代表的含义为年龄不要比新娘大。因为封建时代有法定结婚年龄,否则就要被罚款。这句俗语只是为了规定一点:伴娘不能结过婚

结婚没有送亲习俗(老祖宗送亲要小)(2)

从风水学的角度出发,婚姻是很神圣的地方。如果结过婚的人为别人当了伴娘,直接就破坏了属于他们的阴阳平衡,进而影响的就是两位新人的婚姻质量,这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不光我国的婚礼如此,许多国外的亦是如此。如此美好的人生大事,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好运的眷顾,未婚女性恰恰有这样的说法,谁不想成为好运的化身呢?

结婚没有送亲习俗(老祖宗送亲要小)(3)

除此之外,“小”还包括辈分。不管哪个地方都有这样的禁忌,妈不能送、姨不能送、姑不能送等等。即便是要参加典礼,都要等接亲的车队走了之后,专门在有一个车拉过去。

部分地区还有“戏弄送亲客”的说法,男性在路上进行“红包索要”。这些人如果是长辈的话就不好下手,但为了增添婚姻喜气又必须这样做,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辈分高的人送亲。

接亲要老

有了前面对“送亲”的了解,这里代表的含义也更为明显。首先就是接亲的人年龄要大,其次就是辈分要大,双方恰恰是呈相反的一个状态,这到底是为何?

结婚没有送亲习俗(老祖宗送亲要小)(4)

从实际的角度出发,男方在娶媳妇这一天属于“被动者”,毕竟咱们前往的是人家的地盘,这就需要人对新郎进行照料。这些上了年纪的人都是“经历者”,相对来说比较圆滑。

有时候对一些习俗并不懂,这就需要双方进行沟通。一般来说,都有这样一个“长者”作为传话人,在中间两头撮合。当然目的只有一个:最大限度地降低男方在这次婚姻的钱财付出

同时对于伴郎的要求,有“儿女双全”的说法。夫妻双全儿女双全,为新郎和新娘的婚姻讨得一个好兆头和寓意,谁不想得到这样的祝福?一般情况下,伴郎都是新郎的“长者”。

结婚没有送亲习俗(老祖宗送亲要小)(5)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比如要注意两个人,即姑家人和叔家人。封建时代特别注重谐音文化,“姑”同音“孤”,“叔”同音“输”。喜事就要规避各种不吉利因素,所以也要规避这两类亲人

品史君说

在品史君看来,这句俗语产生于特定的时代下,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环境、风气等影响。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所有东西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这句俗语显然已经不适用

风水学的讲究最多只是一个参考,婚姻质量的好坏还是在于两位当事人。如果彼此之间懂得付出和牺牲,未来必定会有好的生活;如果双方都逃避责任,两个家庭都会成为受害者”。

我是品史君,感谢您的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