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三)白衣天使的梦

一场大病过后,张宁又回到了学校。这几天她一直在忙着补习功课,因为这场病,让她耽误了很多课程。

愿你不负老师不负自己继续努力(铭记老师的教诲莫让年华付水流)(1)

张宁,也是王老师的学生,她从小就体弱多病,小学五年,她只上了四年。到了初中,她的身体状况还是不好,三天两头就的住院。这次住院的时间更长,快一个月了,才出院回到学校。她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算好,在班级里只能占个中等。张宁虽然经常生病,但是她很顽强,很乐观,在住院治疗期间,她打针吃药都不怕,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在医院里,她的病情稍有好转,她就在病房里偷偷地看书,为了让她好好养病,主治医生禁止她看书学习,护士小姐也经常提醒她,不要太累。张宁的妈妈就是家医院的医生,她妈妈平时对张宁很严肃,所以张宁很听妈妈的话,可是就在看书学习这件事上,她多次违背妈妈的指示。她和护士姐姐说:“护士姐姐,给我扎上针,你们就不用管我了,有事我会叫你们的,我能照顾自己。我看书的事,姐姐们千万不要告诉我妈妈,她知道了会生气的。”护士姐姐总是笑着点点头说:“好的小宁,我们会替你保密的。”妈妈在这个医院里工作二十几了,做为医生,她每天工作非常忙。张宁小的时候是在奶奶身边长大的,到了上学的年龄才被妈妈接回来。父亲是一名公安干警,平时工作也很忙,很少陪张宁。在张宁的记忆里,从小到大,张宁就没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过。在上小学时,每到六一儿童节,班里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陪着来学校参加活动,可是,张宁的爸爸妈妈一次都没陪过她。那时候她还小,一到六一儿童节,她都不开心,有时候也和妈妈闹情绪。妈妈总是和她说:“小宁听话,明年爸爸妈妈一定陪你一起过儿童节。”可是一年又一年地过去了。如今,张宁都上初中了,妈妈的诺言还是没能实现。她因为常年生病,所以,张宁也学会了坚强地去面对生活。她在日记中写到:“无情的岁月增中减,病魔困扰我的童年,只有经历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每个人都有梦想,我也有梦想,我的梦想就是向妈妈一样,做一名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王老师是张宁的班主任,老师非常欣赏她的学习态度,由于她身体不好,经常要到医院输液,所以耽误了很多课程。可是她每次出院以后,都会主动找老师帮她补课。在老师眼里,她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如果不是生病影响了她的学习,她的成绩一定会很好的。老师一直很关心张宁的身体,在一次家长会上,王老师见到了张宁的母亲。她母亲说:“张宁小的时候,是在奶奶家长大的,由于她和丈夫的工作都很忙,没时间照顾她,就把她放到乡下,一次孩子生病了,发高烧几天不退,奶奶怕影响我们工作,就一直没给我们打电话。后来孩子病的越来越重了,她奶奶才带孩子到医院找我,孩子来医院时,已经有些昏迷,经医院全力抢救,这才捡回来这条命。就是从那时起,给孩子落下了病根。一到冬天,她就会经常感冒,常时间的咳嗽,现在就成了哮喘后癔症”。母亲说到这里,伤心地流下了眼泪,她觉得自己很对不住孩子,自己做为一名医生,没能保护好孩子,是她这个做母亲的失职。其实这些年,张宁一直在做康复治疗,吃药,打针,输液,对她来说都是常事,可是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一到春天和冬天,她就会犯病,这个病是极其怕冷的,稍一着凉她就会咳嗽。虽然她每天生活在病痛里,但是,张宁是个乐观向上的孩子,病情稍有好转,她就又回到了学校上课。张宁也是个坚强的孩子,从不把自己当成病人,更不愿拖班级的后腿,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她都积极地参加。她每天坚持锻炼,上课间操时,同学们在前面跑,她跑不动,就跟在同学的后面走,老师看她累的气喘嘘嘘的,劝她不要跟了,让她下来休息。可她总是笑着说:“老师,我没事,我能坚持住”。王老师被张宁的积极向上顽强乐观的精神所感动。王老师经常鼓励张宁,老师说:“遇到困难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有老师的鼓励和关怀,张宁对自己充满信心,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精准的定位,做一名能治病救人的医生,让更多的人能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她知道,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走出来的美丽。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她一定要比别人更努力,付出更多的艰辛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张宁在日记中写到:“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疾病,惧怕不测的事情,惧怕生命的危险和死亡,他就什么都不能忍受。”

苍天不负有心人,几年后,张宁的身体逐渐有了好转,冬天发病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她的乐观精神和对生活的态度,让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的敬佩和感动。一晃张宁已经上高二了,这年她的家搬到离学校很远的新区居住了,上学要走四十多分钟才能到校,她每天都有好多时间浪费在了路上。一次老师找到张宁,动员她来学校住宿。张宁也想住校,放学回家后,她把要住校的想法和母亲说了,可是母亲怕学校的吃住条件不好,不利于她恢复身体,不同意她去学校住。张宁知道母亲是舍不得她一个人住在外面,所以她和母亲说:“妈妈,我知道您是担心我的身体,是为我好。可是高三学习非常紧张,早晚都要上自习,咱家离学校太远,这样来回奔波,一是浪费时间,二是对我身体的恢复也没什么好处,另外晚上我一个人回家也不安全,您和爸爸每天工作那么忙,还要天天晚上来接我,真是太不让你们省心了。妈妈我已经长大了,你现在不让我学会照顾自己,那我上大学了怎么办?妈妈你就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听了女儿这番话,妈妈很感动,因为张宁小时候生病治疗不及时,才留下了哮喘的后癔症,这么多年,妈妈一直觉得对不住女儿。听了女儿的话,她觉得女儿真的长大了,虽不太忍心让女儿去住宿,但是妈妈还是尊重女儿的想法,同意她去住校了。张宁说服了母亲,自己也非常开心,住进学校的张宁,学习时间充足了,她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早晚都能上自习课,再也不怕耽误学习了。为了让张宁能更快地提高学习成绩,王老师也开始利用晚自习的时间给她补课,从上初三开始,张宁的学习成绩就有了很大的提高。到了高中,她的学习成绩进步的更快了,数学,物理和化学老师都 说张宁很有学习天赋。老师讲过的课程,课后的作业她都能认真地完成。张宁住校以后,王老师经常在上晚自习的时候,把给同学们讲的课程进行完了,还要特意给她吃点“小灶”,她有很多课程因为生病住院都耽搁了,现在只能一点点给她补上。王老师经常和同学们讲:“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有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的痛苦潦倒。反复地一浮一沉,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一种磨炼。因此,浮在上面的不必骄傲;沉在底下的,更用不着悲观。必须以率直,谦虚的态度,乐观进取,向前迈进。”老师的话,时时鼓励着每一个学生,对于高考,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打算,学习成绩好一些的同学,当然不想错过这难得的机会。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也有他们的打算,那就是拼一把,考上大学更好,考不上大学,自己也不留遗憾,因为自己努力了。

张宁很喜欢朗费罗的一段话“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张宁面对困难和病魔的挑战,她从来没有退缩过,总是用坚强的去面对,去接受病魔的挑战,最后战胜它。放寒假了,住校的同学都陆续离开了学校,老师也给同学们做好假期学习规划,上高中了,作业老师就不给留了,学习计划还是要有的,假期都要靠自己安排时间学习。这对于爱学习的同学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总复习时间。可是对于不爱学习的同学来说,这也是一次放纵自由的时间,一切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这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冬天。一场大雪,掩隐了世间万物,到处银装素裹,分外妖娆。雪天路滑,行人和车辆都存有交通隐患。张宁这些天就一个人在家里,因为爸爸这些天非常忙,他们配合交警在路上巡逻,执勤。每天爸爸下班回来,都是两脚冻的发紫,裤脚上都是冰冰。懂事的张宁总是给爸爸准备好热水,爸爸回到家,让他用热水泡泡脚。她在家一边学习,一边帮助妈妈做些家务。因为妈妈这几天也是非常的忙,天气太冷,医院里感冒的病人很多,妈妈是医生,所以每天也是下班很晚。张宁早早地把晚饭做好,等着爸爸妈妈下班回家一起吃饭。她们一家三口,聚在一起吃饭的时间不多,爸爸经常有事,有时早饭都还没吃,就有事出去了。妈妈中午不回家吃饭,所以每天家里就张宁一个人。只有到了晚上,一家人才能真正地坐下来吃个团圆饭。这天晚上,张宁和往常一样,给爸爸妈妈做好了晚饭。她坐在书桌前看书,等着他们回来一起吃饭。可是爸爸下班的时间早就过了,妈妈也过了下班时间,怎么两个人都没回来呢?又等了一会,张宁感到一阵心慌,说不出是那出了问题,心跳的厉害。她马上找来药,赶紧吃上,回到床上躺下。就在这时,妈妈回来了,张宁看到妈妈有些疲惫,就问妈妈:“妈妈,您怎么了,是那不舒服吗?”妈妈看看张宁,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妈妈说:“小宁,妈妈没事。是你爸爸住院了。”张宁惊慌地问妈妈:“爸爸怎么了?”妈妈说:“你爸爸为了救几个过马路孩子,自己受了重伤,现在还没醒过来。”听了妈妈的话,张宁如雷灌顶,脑子嗡的一下,顿时咳嗽起来,紧接着她就大口喘着粗气,说不上话来了。妈妈知道,张宁这是犯病了。她顾不上多想,马上给医院打电话,要救护车。做为医生,妈妈一边给张宁实施简单的急救,一边安慰张宁,让她不要着急,放慢呼吸,等着救护车。张宁被送进了抢救病房,母亲又急又怕,累的滩坐在急救室外的长椅上,几个同事陪着母亲。这个坚强的女人,此时感到天都快榻了。一边是还没醒过来的丈夫,一边是正在抢救的女儿。她的眼泪忍不住地流着,生怕这父女两个人有什么危险。她的同事也一直在劝她,您不要担心,都会没事的,小宁一定会挺过来。他爸爸也一定会醒过来的。您可不能再倒下,您一定要坚持住啊!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两天后,张宁终于脱离了危险。在病房里,她睁开眼睛看到妈妈时,她哭着问妈妈“爸爸怎么样了?爸爸醒过来没有?”妈妈安慰她说:“小宁,放心吧,你爸爸已经醒过来了,但是他伤的很重,现在还不能下床。”听到爸爸醒过来了,张宁这才安静下来。她看着妈妈红红的眼睛,憔悴的面孔,非常心痛地对妈妈说:“妈妈,对不起,女儿不能替你分忧,还在这个时候,让您为女儿操心,真是对不起妈妈。”妈妈一边替女儿擦去眼泪,一边和女儿说:“小宁,快别这样说,是妈妈对不住你。你小的时候,妈妈没能好好的照顾你,让你做下这哮喘的病根,这些年,你受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妈一想到这些,心里就非常内疚。”看着妈妈伤心,张宁又开始安慰妈妈说:“妈,你不用担心,我会好起来的,等我长大了,也和您一样,做一个治病救人的好医生。”听了女儿的话,妈妈的心总算是宽慰了一些。安顿好小宁,妈妈说:“小宁你先睡一会,我去看看你爸爸。”张宁也要去看看爸爸。妈妈说:“你刚脱离危险,氧气还不能摘下来,现在你还不能走出病房,等明天你好些了,妈妈在带你去看爸爸,好吧。”张宁点点头,和妈妈说:“告诉爸爸,我没事,让他不要为我担心,我明天过去看爸爸。”妈妈答应着,又和身边的护士嘱咐几句,离开了病房。张宁躺在病床上,没有一点睡意,她闭上眼睛心里在想“人就这么一辈子,能成为爸爸妈妈的女儿,是我一生的荣幸。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不能忘记父母的恩情。她记起王老师曾经和她说过的话“人生就是这样,不管遇到多么艰难的事,你的心得有个念想儿,你得为自己的梦想去奔,即便是到头来真的只是个梦想,至少你努力地追逐过,所以不要放弃梦想,哪怕是再多的苦难,都要去体验,去承受。” 王老师听说张宁病了,她冒着寒风赶来医院看她。张宁看老师来了,想坐起来,可是她身体太虚弱了,自己起不来。老师走到她的床边,弯下腰在她耳边说:“好孩子不要动,听医生的话,好好躺着。咱们班同学听说你病了,都很惦记你,老师是代大家来看你的。老师拿出一些水果,放在病房的小桌子上.怕影响你休息,我没让同学们来,这是同学们给你买的水果,等你好些了,再带大家来看你。同学们都盼望你快点好起来,你一定要加油。”张宁听了老师的话,感动的热泪盈眶,因为她这次病的不轻,她以为自己再也见不到老师和同学们了,现在她看到老师,非常高兴。王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张宁,你是个坚强的孩子。要乐观面对现实,挫折不可怕,可怕的内心的恐惧和悲观。不要想的太多,不要放大挫折,白白增加恐惧和痛苦。只有经历过无数次地磨砺,才能真正的让你强大起来。同学们都听说了你爸爸舍己救人的故事,都很为你自豪,你一定要快点好起来,这样你的爸爸妈妈才能放心,才能安心。”王老师的话,给了张宁很大的鼓励。她频频地头,眼角流着泪说:“老师您放心吧,我一定听医生的话,好好养病,尽快好起来。谢谢老师,谢谢同学们。”输液的时间到了,护士姐姐推着输液车来给张宁输液。王老师又嘱咐几句,起身告别张宁,走出了病房。在张宁的病房外面,老师正好遇见了张宁的母亲,一打听才知道,张宁的爸爸已经脱离了危险。只是伤的很重,还要不能下床走动。王老师说:“好人终有好报,张警官一定会好起来的。现在小宁又病了,你也要注意身体,千万不要把自己累垮了,要多保重啊!”妈妈很感激王老师冒着寒风来医院看望张宁,拉着老师的手说:“谢谢您王老师,天这么冷,还让您亲自过来,真是让您费心了。我代小宁的爸爸谢谢您了。”送走了王老师,妈妈来到小宁的病房,护士已经给张宁扎上了液体。看到妈妈来了,小宁赶紧问妈妈,爸爸怎么样了?妈妈说:“没事了,已经脱离了危险,正在做治疗。爸爸让我告诉你,不用为他担心,让你听护士姐姐的话,好好配合治疗,尽快好起来。”张宁听说爸爸已经脱离了危险,苍白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张宁生病快一个月了,这些天她的病情有了好转,能自己照顾自己了。她的病刚好点,就求妈妈把她的书本拿到医院来,妈妈是医生,知道她的病情,在这种情况下,是不能太累的,所以妈妈劝她不要着急,等病好一些在学习。可是性格倔强的她,一直求妈妈帮她把书本拿来,不然她就要自己回家去拿,妈妈拗不过她,只好把书本给她拿到病房里。护士不在的时候,她就偷偷地学习,一次老师来医院看她,透过玻璃,老师看到张宁一手拿着书,一手用笔在本子上记着什么。老师走进病房,张宁以为是医生来了,急忙把书本藏了起来,当她看到是老师来了,她高兴地对老师说:“老师,是您啊,吓了我一跳,我以为医生来了呢,她们管着了,不让我看书。老师,你来的正好,我正有个难题怎么也做不出来,您快给我讲讲。”老师看着张宁消瘦的小脸,知道她的病还在治疗中,是不能太累的。但是看到她如饥似渴的眼神,老师的心软了,破例在病房里给她上了一课。老师被张宁的学习态度所感动,讲完题之后,老师劝她说:“张宁,你还是要听医生的话,好好养病,不要太着急,等出院了,老师天天给你补课,一定不让你落在别的同学的后面。”张宁听了老师的话,又高兴又难过,她说:“老师,我现在这个样子,能参加明年的高考吗?我耽误了这么长时间,会不会影响我明年参加高考啊?”看着张宁着急的样子,老师又心疼又高兴,心疼的是她的病还没有痊愈,身体还很虚弱。高兴的是,这个坚强的孩子,在病情这么严重的情况下,她还想着明年的高考,还在坚持学习。这样的好孩子,我一定不能让她掉队。老师安慰她说:“你不要考虑的太多,既来之则安之。先把病治好,把身体养好了,老师帮你补课,不会影响明年的高考,你就放心吧。”张宁听了老师的话,她高兴地点了点头。她多么渴望自己快点好起来,早点回到学校,把耽误的时间枪回来,把落下的课程补上,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明年的高考。春节过后,学校已经开学了。张宁也回到了学校,她还是坚持住在学校。因为爸爸的伤还没痊愈,现在还在医院做康复治疗,妈妈每天上班,没有时间照顾她,所以她就回到学校住宿了。她很懂事,她知道,妈妈这几个月,又要上班,又要照顾自己和受伤的爸爸,已经够累了,她不能在给妈妈增加负担,她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回到学校的后,她顾不得休息,坚持和同学们一样,每天除了正常上课,还要上早晚自习。老师担心她的身体,让她每天坚持上课,早晚自习就不用上了。可是性格倔强的张宁,她一定要每天坚持和同学们一样上早自习,晚自习,老师也只好同意的要求。一天下来,张宁真是有点吃不消,回到宿舍她已经累的不行,倒在床上就睡着了。同学们都很佩服她的毅力,她的顽强和努力学习的的精神,也鼓励了很多同学。张宁通过努力,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她的学习成绩,终于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模拟考试中,她的成绩已经排到班级的上中等了。老师为她高兴,她自己也很开心。

快高考了,老师的工作也非常的繁忙,班里那么多学生,老师那个也不舍得丢下,都想让他们能走进大学。超负荷的工作,老师的身体也吃不消,有几次,老师都因为劳累过度晕倒在教室里。老师是园丁,辛勤地浇灌着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老师像春雨,染绿了世界,而自己却无声地消失在泥土中。校医生说:“王老师是劳累过度,又加上她血糖过低,所以会晕倒,她必须要好好的休息。”做老师真是很辛苦,但是只要能看到学生们有进步,她就是再辛苦,心里也是高兴的。王老师经常地鼓励同学们:“努力点!坚持努力就会有收获。”老师可谓是燕儿吐哺,高风亮节啊!老师累病了,她是因劳累过度才病倒的。张宁放学以后来看望老师,她说:“老师,您都是为我们才累倒的,您每天上班就够累了,晚上还要陪我们上晚自习,您太辛苦了,老师您一定要好好休养,快点好起来。”老师对张宁说:“我没事,就是有些累了,休一下就好了,你告诉同学们不用担心,我会很回去给大家上课的。”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她给了我们理想和智慧,不愧为“辛勤的园丁”。张宁在日记中写到:“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华似锦!你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阴!老师,您的精神,永记我心。”

高考终于结束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可以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了,这些年,老师为了家乡这些孩子能从走出大山,能考上大学,她不知走访了多少个孩子的家庭,记不清为多少个孩子垫付过学费,更记不清有多少个寒暑假,都是义务地给孩子们补课。这些年,她记不清送走多少届学生,也记不清有多少学生,在她的帮助和关怀下,走进了大学的课堂。在同学们的心里,她既是一位可敬的老师,也是一位慈祥的母亲。“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高考成绩下来了,老师的这个班主任又上了学校的光荣榜。她们班的高考成绩全校最好,有二十几名学生考上了大学。张宁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医科大学》,离她的梦想更近了一步。最高兴的还是张宁的父母,他们不知道该怎么感谢老师。 张宁的母亲激动地拉着老师的手说:“张宁能有这么好的成绩,都是您的辛苦付出,是你的无私奉献,才有张宁的今天,您就是我们张宁的贵人,是我们家的大恩人”。老师只是高兴地说:“您不用谢我,这是我应该做的,是张宁这孩子争气,是她努力的结果”. 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王老师就是这希望和幸福的播种人。毕业典礼上,王老师看着这些即将走入社会,走进大学的孩子们,她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社会是个广阔的天地,你们毕业了,回归社会,是为了更好的锻炼自己,只要努力去做,一定会大有作为。大学是学习深造的海洋,你们进入大学,一定要更加刻苦地学习,学到真本领,为社会的发展,祖国的建设做更大的贡献。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老师希望你们飞的更高,走的更远。莫让年华付水流!老师在毕业典礼上的话,时刻在张宁的脑海里闪现。她在日记中写到:“老师,您是大桥,为我们连接被隔断的山峦,让我们走向收获的峰巅;您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我们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当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您绝不送上一桶水;而当需要一桶水的时候,也绝不给予一杯水。适时,适量地给予,这是一个好园丁的技艺。我的老师,这也正是您的教育艺术。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师恩如山。”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的尺子。王老师从来未在别人面前炫耀过,但是那盛开的桃李,就是对您最高的评价。大学里,张宁学习更加刻苦。她知道,学医这条路走起来很艰辛,因为母亲就是她的一面镜子。想到现在还在为病人看病,治疗出诊的母亲,她就更加坚定自己要学好这门专业的决心。祖国的医学事业需要后继有人,做为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一定要好好学习,接力棒要在我们的手中传下去。

愿你不负老师不负自己继续努力(铭记老师的教诲莫让年华付水流)(2)

大学毕业后,张宁如愿地成为了一名白衣天使,她没辜负老师的期望,没忘记自己的梦想,更没忘记要做一名好医生的初心。参加工作后的张宁,时分关心王老师的身体健康。老师积劳成疾,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越来越差了。张宁多次邀请老师来北京看病,在王老师治疗期间,张宁顾不上回家,每天下班后,就来到老师的病房,为老师拿药打饭,照顾的无微不至。张宁早已把自己当成了老师的孩子,她要报答老师的恩情。希望老师的病早点治好,老师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为家乡培养出更多的大学生,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有了好转。张宁的经心照料,老师的身体恢复的很快。老师要出院了,张宁打算亲自送老师回家。老师含着热泪说:“张宁,老师这次得病,多亏有你照顾我,我的病才能好的这么快,我很感谢你。”张宁拉着老师的手说:“老师您快别这样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您当年为我付出的,我这一辈子都报答不过来,只要您能身体好好的,就是我们的福分。”老师明天就要出院了,张宁也请了假,她打算送老师回家,也回家看看父母。参加工作以后,张宁回过两次家。一次是春节,一次是父亲生病,因为父亲当年为了救人,受伤严重,腰椎骨受损,一直没能康复。其余的时间,张宁都在上班,这次她给父亲买了一些药,一起给父亲带回去,一切都准备就绪。可是就在同一时间,四川省汶川发生了大地震,张宁所在的医院接到上级指示,立刻出发赶赴汶川抢救伤员。张宁也参加了抗震救援队。不能送老师回家,她拜托同事,把老师送上了回家的列车,自己随医疗队去了汶川。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张宁从一个普通医生,成长为这家医院的院长。这次刚从国外考察回来,就接到了妈妈打来的电话,电话里,妈妈告诉张宁,说老师生病了,这次病的很重,让她抽时间一定要回来看看老师。张宁听完妈妈的电话,做为一名医生,她的直觉告诉她,老师的病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了。十年前老师出院的时候,就已经发现老师的肝上有一个很小的,不规范的阴影,因为部位特殊,不能手术。只是控制癌细胞不让它再扩散。这些年,张宁一直关心着老师,经常在北京买药寄给老师。现在老师又病了,这是一个不好的兆头。张宁没有多想,安排好医院的工作,马上飞回了老师的身边。

病房里,张宁看到老师苍白的面孔,消瘦的身体,做为医生,她清楚地知道,属于老师的日子不多了。看着老师慈祥的脸,张宁一阵心酸,悄悄地走出老师的病房,眼泪在也控制不住了,在老师的病房外她哭的很伤心。张宁找到老师的主治医生,了解完病情以后,她的心彻底碎了。果然不出她的所料,老师的癌细胞已经转移到多个器官,已经到了癌症的晚期,就是华佗再世,也是于事无补了。做为医生,张宁也只能接受这个残酷现实。

看着昔日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如今都已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王老师的心里充满喜悦,她一个个询问着他们的工作怎样?生活怎样?家里都有几个孩子。看着病床上的老师,还惦记着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同学们感动的流下了热泪。他们站在老师面前,向当年在学校一样,一个个向老师做汇报。老师一边听,一边高兴地点着头,给他们打着分,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励。看着昔日经心培育的桃李,如今花蕾绽放,硕果累累,老师的脸上漏出了久违的笑容。同学们安慰老师好好养病,病好了,接她到他们工作的地方亲自检查他们的工作。

听了他们的话,老师非常高兴。可是在这高兴之余,不免有些遗憾,晚期肝癌已经不能让她再抱有任何幻想。在这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学生个个出类拔翠,她觉得很欣慰!老师在生命终结的最后一刻,还不忘嘱咐她的学生:“孩子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你们将来不论走到那里,都不要忘记生养我们的父母,不要忘养育我们的家乡,更不要忘记培养和教育我们的母校。要记住报效祖国,回报社会,孝敬父母。要记住,莫让年华付水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王老师走了,她走的很安祥。在老师的葬礼上,几个身穿黑色西装的中年人站在老师的墓碑前,久久不愿离去。他(她)们都是王老师的学生,老师这一生,为党的教育事业耕耘着,奉献着,她付出了毕生的精力。老师获得过无数奖项,但她从不骄傲,“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老师像大树,头顶蓝天,脚踩大地,默默地为社会造福。老师是红烛,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老师是春蚕,吐尽自己最后一根丝线。鲜花感恩春露,因为春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们感恩老师,因为她把我们领进智慧的大门。老师您安息吧,学生们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一定会牢记您的教诲:莫让年华付水流。文章的最后,借用一首诗来缅怀这位可敬的老师:

流年逝水忆阑珊 ,

笔走龙蛇跃九天 。

不忘朝辉映桃李 ,

难舍夕阳秀峰川 。

友善如风轻抚面,

师恩若雨润心田 。

往事犹新百般慨 ,

闻香却只识玉兰。

愿你不负老师不负自己继续努力(铭记老师的教诲莫让年华付水流)(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