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我省榆中县北山的309国道,是我国东西走向的国家干线公路之一,同时也是榆中北山群众出行的一条重要道路近期,榆中县北山地区的部分群众向本报反映,309国道榆中巴石沟至金崖镇金崖村之间9公里多长的路段,被沿线的运砂车损毁,道路破烂不堪,不仅给群众的出行带来不便,也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破坏,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国道省道塌方事件?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国道省道塌方事件(榆中县境内9公里国道受运砂车碾压损毁严重)

国道省道塌方事件

经过我省榆中县北山的309国道,是我国东西走向的国家干线公路之一,同时也是榆中北山群众出行的一条重要道路。近期,榆中县北山地区的部分群众向本报反映,309国道榆中巴石沟至金崖镇金崖村之间9公里多长的路段,被沿线的运砂车损毁,道路破烂不堪,不仅给群众的出行带来不便,也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破坏。

本报记者齐兴福

目击:9公里国道千疮百孔

5月7日,根据群众反映,记者来到了榆中县金崖镇。国道309贯穿金崖村,村口的公路里程碑显示,这里是国道309线2163公里处。从这里开始,道路变得坑洼不平,路面上到处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石头或建筑垃圾。

沿着309国道向北走出1公里多,便是巴石沟入口。在入口的河道里,一家砂场的石料堆积如山。砂场一侧的山沟里,是这家砂场的采石场。此处的道路十分颠簸,路面上已经没了表层的沥青。当汽车驶过,车轮碾压起的石子四处飞溅。有一段路面,大大小小的水坑一个连着一个,过路的小轿车只能小心通过。迎面不时驶来一辆辆满载着砂石的大卡车,有的上面盖着篷布,有的车辆的砂石则裸露在外。

继续往前走,路况越来越差,砂石场也更多了。记者粗略数了一下,从巴石沟入口开始,沿路有八九家砂石场。309国道2153公里附近,是巴石沟里的最后一家砂场,从2154公里再往前,路况恢复正常。

“这路被压成这样已经好多年了,9公里多的路程,小轿车差不多要走半个小时。”途中,贡井乡私家车车主吕先生对记者说,从这里向北,309国道沿线有贡井、中连川、哈岘、园子、上花等多个乡镇,道路损毁,给数万群众的出行带来不便,私家车以及一些沿线班车不得不从其他道路绕行。而造成道路被毁坏的主要原因,就是几家砂石场的重型卡车的反复碾压。

采砂场的车损毁了国道,采砂还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了破坏。记者在现场看到,9公里国道沿线的山沟里,许多山体被切开表皮,山石裸露在外。

“只要一刮风,就像是沙尘暴。家里的窗户关得再严实,屋里也有灰尘。对庄稼影响也很大,你看,这菜刚出苗,叶子上就落满了灰尘。”巴石沟沟口的菜地里,金崖村的一位村民拔下一根菜苗让记者看。

“这几年,我们多次找相关部门,但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这位村民说。

公路段:靠养护无法解决问题

“这段路毁坏程度很厉害,靠养护已经无法解决。”兰州公路总段榆中公路管理段副段长侯孝斌说,309国道榆中段建于上世纪70年代,曾是国家的战备公路,2005年之前,这段路在公路养护部门的养护下,通行状况良好。2000年之后,巴石沟先后出现了3家砂场,之后增加至9家,规模也不断增大。

“重型运砂车超载,对这段路造成了致命的破坏,公路部门根本无法养护。”侯孝斌称,这些年来,沿线群众对这段路路况问题反映强烈,公路部门只能用砂石对这里的路面不定期进行铺垫、整修,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路况问题。

2014年,巴石沟沟口的金崖大桥3次出现险情,承重桥墩的顶端出现裂缝。兰州公路管理局委托相关部门现场勘查后,金崖大桥被鉴定为四类危桥。当年8月,公路管理部门对金崖大桥实行限载限速措施,禁止10吨以上的车辆通行。运砂车绕道将砂石运送出去,但巴石沟里9公里的国道路况还是无法改变。

国土局:9家砂场均有合法手续

记者从榆中县国土局了解到,金崖镇巴石沟开采的砂石多为花岗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程建筑材料。近年来,随着兰州市、榆中县众多工程以及周边的重点铁路、公路工程建设的开工,花岗岩的需求量增大,导致开采量逐年上升。

榆中县国土局矿产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高成林告诉记者,巴石沟现有9家采砂场,2002年6月前,这里的砂场经当时的榆中县计划委员会审批,榆中县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为其办理了采矿许可证。此后,榆中县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划归榆中县国土局。根据《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相关规定,榆中县国土局上报榆中县矿业权出让领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榆中县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给这些砂场办理了采矿许可证,并报兰州市国土资源局备案。

对于309国道巴石沟段的路况问题,高成林称,国土部门也经常对砂场的车辆超载问题进行督查,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