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稍微长大,随着对世界越发好奇,就会对人体的运转产生兴趣。我们为什么能看见东西?我们如何感受食物的味道?人是怎样长大的?帮助孩子了解人体既要准确也要有趣。而这些知识很难单纯通过语言来解释,必须借助种种工具。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在家里堆满人体骨架、器官模型或是显微镜、试管等仪器,一本有趣的图书——DK翻翻玩百科系列的《破解人体之谜》就够了。作为一本面向少年儿童的科普图书,本书通过精心设计,以大量精巧机关带领孩子深入人体内部,了解相关知识。

书中分为人怎么思考、人为什么能站立、人的皮肤怎么工作等14个专题,分别介绍了人类感知外界的工具——眼睛、鼻子、耳朵等感官,人类的动力来源、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脏、肺部、胃部等重要内脏,支撑人类身体的骨骼和肌肉系统,DNA以及人的繁衍等,简明扼要的帮助孩子了解了人体主要结构。

我们显然无法让孩子们随时随地来一场解剖观察,来了解人体结构的精密复杂,本书采取的立体拉页形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如书中第10页的拉页模拟了肌肉的动作,第20页的拉页模拟了肋骨包裹下呼吸时的肺部,第28页的拉页展现了怀胎十月胚胎的发育过程,等等,类似于动画,非常直观。此外书中还有大量翻页,翻开后如同透视,带领孩子深入人体内部。如第9页的翻页展现了肋骨下的内脏、骨头的内部结构,第15页的翻页展示了瞳孔的扩张。这些设计使得本书相当于浓缩了一个小型人体实验室。另外,动手翻页、拉页本身就能让孩子乐此不疲,这种设计的确很受孩子的喜爱,同时这还能帮助低龄儿童锻炼手指精细动作。

教孩子认识身体状态(让孩子了解我们的身体)(1)

这些活动页面加上书中的大量精美插图,共同构成了本书的主体部分,配以活泼的文字,孩子们在阅读中就对我们的身体有了基本的了解,知道了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以及它们如何发挥作用,进而了解到构成人类身体的基本成分是细胞,其中包含各种基因,正是基因的微小差别造就了无数独一无二的个体。此外,阅读书中文字,许多“奇怪的知识”也增加了。譬如大脑软绵绵的就像牙膏一样;肺的触感像海绵一样;如果把人体的血管首尾相接,长度能绕地球两圈;小肠长约6米,相当于5个7岁儿童的身高之和;人体中最小的肌肉是耳朵里的镫骨肌……这些“冷”知识对许多成年人来说也很新鲜有趣。

除此以外,书中还设置了互动环节,即“家庭小实验”。如讲述视觉时,书中以两幅图介绍了何谓“视觉假象”。在讲述味觉时,书中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孩子理解了味觉要依靠嗅觉一道发挥作用。大量此类小实验穿插在书中,既使家长能与孩子互动,也使孩子可以亲身参与,体验书中知识,从而留下深刻印象。

DK出品的图书,印刷精美自不必说,另外,书页采用了厚纸板,不仅分量十足,而且翻阅时比较不易损坏,这就避免了书籍的快速消耗。

家中曾给孩子买过一本乐乐趣的《我们的身体》,该书与本书形式类似,都有大量翻页和拉页,其中一些设计也有共通之处。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我感到,相对来说,DK这本知识性内容更多,因此更适合年纪稍大的小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