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牧区吃什么(牧区的饮食视角)(1)

畜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大体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中国牧区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一半以上,多在北部和西部边疆,包括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地,这些地区常常成为旅游者的目的地。

牧区饮食以肉奶为主,所谓红食白食。但制作工艺和精致程度会有差别。例如烤全羊各牧区都有,但多数是压平后烤,为的是方便受热均匀,但有些地区可以制作完整立体的烤全羊,端上来也金黄流油。通常越是接近经济更发达地区的牧区边缘区,饮食制作越精细多样。

专门的少数民族餐馆通常提供地道的当地饮食。行走拉萨街头,虽然川菜馆比藏餐馆还多,里面也可以吃到糌粑、灌肠、酥油茶、牦牛肉,但还是藏餐馆里的陈设和用餐环境更有浓郁的藏族特色。青稞适应西藏高寒缺氧环境,藏族先民吃青稞面只要有水就行。现在的藏餐馆里提供的糌粑,多是先放一小块酥油、再将青稞面倒在上面然后加入碎奶渣混合制成。食材虽均产自当地,加工已经升级。还有一些特色饮食要去当地才感觉更地道,比如林芝的鲁朗石锅鸡,炖鸡用的手掌参、野天麻、野当归、藏贝母等药材同样产自青藏高原。

户外牧区吃什么(牧区的饮食视角)(2)

内蒙各地都有专门的蒙餐馆,用玻璃窗展示食品制作全过程的现代蒙餐馆尤其受欢迎。酸奶、炒米、奶豆腐、奶皮子摆在桌上,可以自己掌握奶茶的内容和浓度。内蒙的面点也是喜欢放酥油,呼和浩特的焙子与赤峰的对夹,都要在面饼里加很多酥油,也会因此比同类的烧饼和白馍酥香。在内蒙牧区时主人早上用一大锅羊肉羊肠招待我们,他们自己平时也是早上喝一锅奶茶吃一锅肉,这个习惯源于以前早餐对于牧民一天的辛苦劳作非常重要,要能坚持到晚上回来。

黑龙江与俄罗斯接壤,城市多有俄餐馆,食材不少来自俄罗斯,厨艺也很正宗,饮食特色鲜明,甚至比北京老莫还有味道——北京展览馆的莫斯科餐厅是将近70年的老字号,传统俄餐很经典。哈尔滨的俄餐馆里不仅有俄罗斯海参、闷罐牛肉、奶汁焗鳜鱼、脆皮红汤等中式俄餐,还可在此体验用容量大于一瓶的高脚玻璃杯喝啤酒。这种特色可能来自俄罗斯等高寒地带牧民补给点少,需要一次性大量饮食。

新疆很多饮食在内地随处可见,羊肉串、大盘鸡、拉条子、手抓饭。稻米对古代牧区很宝贵,因此要用羊油将每颗饭粒浸润闪亮,用萝卜羊肉焖香。除了羊肉,鸡肉、鹅肉、鸭肉、干果都可以做手抓饭。

中国稻米和小麦的产量都是世界第一。小麦可以抵御干旱寒冷,适合北方种植,距离牧区近,因此面食自古对牧区民众很重要。馕在亚欧非游牧地区都常见,如同比萨坯子。新疆干燥广阔,馕是非常适合古代旅人携带的食品。当地流行的烤包子也出于早期的方便携带和加热。

户外牧区吃什么(牧区的饮食视角)(3)

牧区肉食比重高,性价比也好。早餐羊肉汤非常实在,能吃完其中羊骨头上的肉就会很饱了。骆驼奶营养高、产量低,因此价格是牛奶、羊奶的几倍,但鲜奶膻味重,多数人不喜欢,可以喝骆驼酸奶。新疆不少城市的街道边上就有专门的奶店奶坊,售卖各种奶,餐厅里也可以喝到。

四川与云南交界处有著名的泸沽湖,当地居住的纳西族摩梭人有独存的母系氏族和走婚习俗。推测该习俗的产生应与当地偏远、与世隔绝有关,在古代,走婚方式可通过与途经此地的外地人行房,有利于避免当地人过度近亲繁殖,保持人口质量和数量。该习俗成为旅游看点。当年去泸沽湖的公路行车时间将近9个小时,入夜才抵达。当地人在院子里点起篝火,用烧烤招待我们,但烤肉外焦内生,技术实在欠缺,可见不是成熟的旅游区。

相较而言,四川的九寨黄龙和云南的香格里拉等成熟旅游区虽然也在群山之中,饮食精美程度就高,烧烤技术明显更好。泸沽湖的其它特色饮食如酸鱼、烤鱼干、牛头饭,味道也是见仁见智,与其地处偏远山区、食材有限、且开放较晚、难与外界交流厨艺有关。云南西双版纳基诺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由于开放较早,饮食技术也提高很多,烧烤不但食材新鲜、火候适当,还有多种口味可以选择,都挺好吃,烤肉比烤鱼更胜一筹。

自古以来,对边疆牧区民众的正常生活来说,很多时候不太讲究味道与花样,关键要能填饱肚子,维持生命必需的营养与能量,此时可能连卫生也不太重要。笔者自驾去青海和西藏时,因为要将携带的衣物、食品、药品、文具送给牧区的家庭,有时会赶上草原牧民做饭。虽然帐篷附近有溪流水源,但主人还是一边往火里扔牛粪,一边直接用手捏青稞面团,制作糌粑,不洗手,这是习惯。而且她们认为牛粪是天然燃料,也不脏。帐篷上挂着没有吃完的自制肉肠,颜色发黑。

户外牧区吃什么(牧区的饮食视角)(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