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累及脊柱、骶髂关节和髋关节的慢性进展性疾病,疾病早期的病情特点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夜间痛最为多见,患者因疼痛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疼痛难以忍受。

强直性脊柱炎是怎么产生的(强直性脊柱炎是什么病)(1)

l 病因和流行病学

强直性脊柱炎的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3%,目前病因不详,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以及环境因素有关。其中,遗传学因素尤其受到关注,临床上常常见到同一家庭中几代人相继发病的现象。

此外,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还有一定的性别和年龄倾向。近80%发于15~40岁之间的男性,男女的发病比例为10:1。

强直性脊柱炎是怎么产生的(强直性脊柱炎是什么病)(2)

l 诊断和治疗难点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包括:(1)腰痛、腰背僵硬超过3个月,活动后好转,休息无改善;(2)胸廓活动度小于相应年龄和性别的同龄正常人;(3)X线提示骶髂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发病过程往往要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时间段。 那么为什么强直性脊柱炎缺常常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呢?

问题在于,在强直性脊柱炎病程的早期,患者往往只感觉到腰背疼痛,脊柱活动度并无减低,在X线上也仅仅表现为骶髂关节间隙模糊,以及关节周围骨质囊性变,脊柱小关节并无异常。由于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往往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其次,由于强直性脊柱炎病情反复,有可能在病情控制良好、医生医嘱停药后再度进展,患者由于不能及时跟进治疗而导致病情加重。最要命的是,我国乡镇医院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普遍不足,强直性脊柱炎往往被误诊为“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得不到规范、有效的治疗。

随着疾病的进展,骶髂关节和脊柱椎间关节或髋关节出现融合,患者开始出现脊柱或髋关节活动障碍等症状。虽然这个时候从X线可以很容易诊断“强直性脊柱炎”,但对内科药物治疗来说已经为时晚矣。因为,药物治疗只能控制疾病进展,避免关节融合继续进展,却并不能恢复已经强制的关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