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看小康

寄语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以来,红山区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新基层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了乡村振兴良好开局,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乡村整体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农民幸福感获得感有效提升,全区2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过了10万元。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红山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赤峰市委战略部署,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奋力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推进会讲话稿(寄语乡村振兴红山区)(1)

在顶层设计上

高标准制定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和各行政村规划,构建以工补农、以旅助农、以城带乡、城乡互补的发展格局,促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才资金等各类要素资源向农村延伸。

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推进会讲话稿(寄语乡村振兴红山区)(2)

在产业发展上

聚焦市场供销需求,精准培育壮大现代农业,着力提升生产效率、完善产业链条,打响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依托“日出红山”“南山十景”旅游品牌建设,在红庙子镇、文钟镇差异化植入休闲农业、景观梯田、餐饮民宿、文化娱乐等业态,培育发展乡村近郊游,集聚人气和消费,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推进会讲话稿(寄语乡村振兴红山区)(3)

在主导模式上

以财政资金为引导、村集体合作社为龙头,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共建合作,同步搭建镇级联合社,适时组建区级综合社,逐步形成覆盖所有农户的系统性合作架构,推动农民生产经营规范化、数据化、平台化,有效解决零散耕种、技能不足、贵买贱卖、融资困难等问题,让农民群众共建家园、共享成果。客观来讲,红山区的农村基数小、基础好、区位优,在“十四五”期间,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打造全市乃至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区。

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推进会讲话稿(寄语乡村振兴红山区)(4)

通过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努力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全媒体记者:刘玉欣 王东明

新媒体编辑:毕永宝

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推进会讲话稿(寄语乡村振兴红山区)(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