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曼公司(K-MAN科曼老板的故事)(1)

一个眼里有光的男人

科曼公司(K-MAN科曼老板的故事)(2)

他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K-MAN这个品牌在越野圈可谓大名鼎鼎。产品价格不低,销量也不小,那老板理应是个有钱人。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真的有一种人做事情、做企业是纯粹的出于钻研和热爱,而不是把金钱放在首位的?

我不知道有没有这种可能,但跟他熟的人,都说他是。

他叫姜太云,他创立了K—MAN(科曼)品牌。

他应该有什么样的故事?


1

理工男的职场路

故事的开头千篇一律。

一个机械专业的工科男,毕业后顺理成章地进了一家国际顶级的制造品牌并一路晋升。这个品牌,就是做减振器的。

出于对机械的兴趣和热爱,在“打工”时代,他就把减振器的技术和上下游的产业链摸了个明白。

“摸个明白”并不是为了什么,只是单纯地想把这个产品搞清楚,就像大学的时候做课题、搞试验一样。

在摸出门道之后,他觉得自己“行”了,想要多做些东西了。

科曼公司(K-MAN科曼老板的故事)(3)

似乎每一个创业者都能讲出这样的故事——在觉得自己“行了”的时候,被浇了一盆冷水。而且跟每一个能讲出这样故事的创业者一样,泼出这盆水的,就是姜太云当时的老板。

姜太云数次向老板提议希望能做一些自主研发的创新产品,老板只是觉得这个年轻人有点“不务正业”。

年轻人需要证明自己。对于准备好了的人,机会并不罕见。

一名知名的越野赛车手向当时还是“打工仔”的姜太云抱怨找不到合适的赛车减振器:“一支一万多,一台车要用八支,然而花这么多钱性能还不是最好的。”赛车手的下一句话就是:“你不就是做减振器的么,能不能给我们做一套赛车减振器?”

这次对话发生于2009年。


2

年轻人决定下海

2010年,姜太云正式离职。

既没背景也没资金,要做的东西在中国市场上尚属技术空白,连零件供应商都找不到。他就这么开始了。

“那时候也年轻嘛,没想过未来会怎样。就一心想搞技术,是一种充满热爱和有点理想主义的状态,就有点无所畏惧。”

科曼公司(K-MAN科曼老板的故事)(4)

辞职下海的年轻人搬去了浙江嵊州——一个朋友在乡下有个院子,他可以以最低的生活成本进行减振器的研发。

在这里,他经历了无数次推倒重来,无数次捉襟见肘。

2011年11月,他成功研发出了K-MAN第一代赛事减振器。

初代产品自然有些不成熟,但提起当时,姜太云至今都很自豪:“那时候别的减振器还只有不可调节,或者是只有一个压缩调节,但我们做出来了支持压缩调节和回弹调节的产品。”

做出了第一套产品后,姜太云忐忑地扛着8支减振器,从浙江嵊州坐了一夜的大巴车去到山东临沂,拿给赛车手试车。

之后的故事,是那位赛车手驾驶着装了K-MAN八根减振器的赛车,在比赛中拿到了好成绩。对孤注一掷的姜太云和初生牛犊的K-MAN品牌来说,这个“好成绩”太重要了,它决定了他能不能走下去,以及往什么方向走下去。

今天看来,这个品牌当然走下去了,方向也很明确——姜太云携K-MAN正式填补了中国市场上越野赛车减振器技术空白,踏上了创业之路。

科曼公司(K-MAN科曼老板的故事)(5)


3

“赌赢了”

创业的路,并不好走。

但姜太云回忆起那几年的工作状态,至今都是兴奋的怀念:“那时候不是在搞研发,就是在试车和跟比赛收集数据。一年到头全国各地的赛场到处跑,晒得很黑,还总是灰头土脸的,的确是辛苦,但真不觉得累,就一门心思要着怎么做出好产品,干劲儿十足。而且那几年也算是借着机会看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去了很多国家……”

科曼公司(K-MAN科曼老板的故事)(6)

2012年,K-MAN第一次参加中国最残酷的越野拉力赛——环塔。

此后,他和他们经常出现在国内、国际的顶级赛事上,直到达喀尔。他和他们经常出现的那些场合中,使用K-MAN减振器的赛车越来越多了。

2020年韩魏驾驶装着K-MAN减振器的“大黄蜂”闯入了达喀尔,闯出了在达喀尔赛场上中国车手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也是达喀尔赛场上前所未有的中国品牌。

科曼公司(K-MAN科曼老板的故事)(7)

装着K-MAN减振器的韩魏赛车在达喀尔 图|韩魏赛车

当年的“出走”多少有点赌气。但姜太云已经实现了代表中国科技制造的身份,站进全球技术舞台的夙愿。

他“赌”赢了。


4

“扬名”

机会又一次宠幸了准备好了的人。

2012年,有越野爱好者在赛场看到K-MAN减振器,感觉很不错,于是就找到姜太云问能不能做点民用越野车的氮气减振器。

那时候的越野玩家,有不少是真的懂越野懂技术,跟他们交流姜太云有种遇到知音的感觉。当时的改装市场也风头正劲,他决定将赛车的减振器技术带到民用越野市场。

2013年2月,K-MAN完成了Jeep牧马人减振器的研发。试用的是重度玩家,喜欢激烈的驾驶,并不太在意舒适性,所以当时得到的反馈是“行、不错”。

于是第一代产品开始被投向民用车市场。

科曼公司(K-MAN科曼老板的故事)(8)

姜太云清晰的记得,第一套产品卖了是15300块钱:“当时拿到钱特别高兴,因为那时候没钱,零件的货款都是欠着账,拿到钱就赶快先给付上一些。”

这15300块钱挺贵,但挣得也还真不容易。产品因为是从赛事减振器衍生而来的,安装和调试对技师要求很高。姜太云要自己做研发,搞测试,还经常自己当技师做组装,听着都很辛苦。

懂技术、不怕劳苦的姜太云跌跌撞撞,带着K-MAN在民用越野市场也算“扬名立万”了。

科曼公司(K-MAN科曼老板的故事)(9)


5

过“大坎”

那些大名鼎鼎“创业者”们都能讲几个惊心动魄的沉浮故事,姜太云也一样。

在“扬名立万”后不久,姜太云“翻车”了。这次“翻车”,把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企业和骄傲一笔勾销。

直到今天,人们还总是提起那段故事。

科曼公司(K-MAN科曼老板的故事)(10)

关键词是“漏油”。

漏油事件的来龙去脉早有定论。大家看不见的是姜太云咬着牙,陪着笑,给用户和经销商退款,收回大量没有利用价值的废品——用尽了所有的资金,赔掉了全部的口碑。

创业6年的姜太云回到了起点——背着“漏油”的口碑,K-MAN的品牌力似乎比起点还低。

于是,有人劝姜太云“要不放弃K-MAN重新立个招牌吧,那样亏损会小一些”。

可他不舍,更不愿:“在减振器领域,中国需要一个代表中国科技制造水平的品牌站在世界的舞台上。科曼要成为这个品牌,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骄傲。我热爱这个行业,这是我要做一辈子的事情,就想要敞亮真实。那我就该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他爬起来了。

科曼公司(K-MAN科曼老板的故事)(11)


6

匠心如初

姜太云至今都保持着高频热情的工作状态,驻扎在工厂,基本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超过16个小时。

他更喜欢的身份是“工程师”而不是“老板”,与其处理管理和财务,他更愿意埋身到生产车间和实验室去,从每一个细微之处改善性能。

采访在K-MAN董事长的宽大的办公室内进行。“宽大”并非完全因为他董事长的身份,而是他需要不止一张宽大的办公桌来摆放减振器的零件、图纸,同时地上的各个角落也遍布着各种各样的“铁疙瘩”们。

科曼公司(K-MAN科曼老板的故事)(12)

他对每一个造访者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地介绍着这些外行们看不懂的零件,是从什么国家进口的,参数有什么优势,为什么我们国家还造不出这样的东西,“我们”怎样在性能指标上有所进步……

科曼公司(K-MAN科曼老板的故事)(13)

姜总一定是个有钱人。他的产品卖得并不便宜,他的产品销量并不低,他的工厂占地面积堪比FOX,他厂里的工人数量同样堪比FOX。

但他所谈论的一切,他所热衷的一切,他所追求的一切,都没有涉及到“钱”这个字眼,甚至作为一名企业家,他连“利润”这个词都没有说过。但我绝不相信他不关心利润。

也许,这是夜深人静时他钻研的另一个课题。

科曼公司(K-MAN科曼老板的故事)(14)


采访手记

当无意中提到工作之余最大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时,姜太云愣了一下。

因为我们明显是想问喜欢的休闲娱乐项目,但他能想到只有“搞科研,技术研发就是我最大的乐趣”。

就连玩越野,他说他喜欢,但在追问下才明白,原来他所说的喜欢其实是通过越野车去感受减振器,而并不是想要越野本身。

“如果不用处理公司事务只让我搞研发,那我会一直精神充沛根本不会觉得累,泡在实验室里研究技术是多么其乐无穷。”说这些话时姜太云的眼里闪着光,让人不得不被他对技术的热爱所触动。

还记得文章开头的那个“设想”么:“有没有一种可能,真的有一种人做事情、做企业是纯粹的出于钻研和热爱,而不是把金钱放在首位的?”

他可能就是。

文|燕七、肖晗 部分图片来源K-M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