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法和归纳法辩证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的思维方式哪个更适用现代人)(1)

在科幻小说《三体》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作为地球对抗三体人的领袖之一的逻辑教授,在傍晚时分,带着孩子在夕阳下玩耍,三体人问他“为什么太阳快要下山了,你的孩子却不害怕呢?”逻辑回答“因为孩子知道,太阳明天还会照常升起”

演绎法和归纳法辩证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的思维方式哪个更适用现代人)(2)

这种回答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再正常不过,但是对于绕着三颗恒星不规则运动的三体星球来说,第二天太阳是否升起,还是升起两三个,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在我们看来如同真理的规律,在其他时空中不一定成立。

就像逻辑的回答一样,就是典型的归纳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常用到两种逻辑方式,一种是归纳法,一种是演绎法。

演绎法和归纳法辩证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的思维方式哪个更适用现代人)(3)

尤其是归纳法,可以说是人类最基础、也最常见的用智形式,这是一种内置在人类基因中的思维模式,我们会从具象的经验中归纳出抽象的知识。

归纳法指出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再过去人类生活的几千年里面,我们一直在使用的思维模式并不能真正准确解释事物背后的规律,也就是说即使所有的前提是正确的,结论也有可能是错的。

也可以理解为“归纳法最后只能用来判断,通过归纳出来的结果是否存在,但不能验证结果的正确性”,也就是一种等待被推翻的假说。

科学理论和人类所有掌握的知识,本来都是一种推测和假说,人类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难免会加上自己的想象,从而使问题能够得到解答。

但是很多时候往往没有足够多的实验证据,来佐证答案绝对无误,所以,在科学上英国哲学家雷蒙德波普尔,指出了科学的第一大特性---可证伪性。

演绎法和归纳法辩证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的思维方式哪个更适用现代人)(4)

雷曼的波普尔

大多数人即使不知道归纳法,在生活中也会自动使用归纳法,按照以往总结出来的规律,用来指导以后的生活,在这个基础上,人们往往会忽略归纳法的隐含假设。

举个例子:就像太阳明天依旧会从东方升起这句话,我们下意识的都会默认这句话是对的,却忽略了这句话的一个大前提,太阳明天依旧会照常升起,这句话一定建立在“未来和过去一样”的基础上才能成立。

演绎法和归纳法辩证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的思维方式哪个更适用现代人)(5)

但是凭什么说未来和过去一样?

未来和过去真的一样吗?

也许很多人的证明是这样的,因为今天和昨天一样,昨天和前天一样,所以在我们的经验里,未来总是和过去一样。

未来和过去一样的大前提,是建立在我们以往的“经验”上的,也就是说假设今天和昨天一样,昨天又和前天一样,那明天就应该和今天一样。

其实我们只不过是在“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做了连续性的假设,从而推导出未来和过去一样。

怎么证明太阳明天依旧会从东方升起?

答:因为未来和过去一样,过去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所以明天依然会从东方升起。

那怎么证明未来和过去一样?

答:因为在我们的经验里“前天和昨天一样,昨天和今天一样,所以明天也会和今天一样”

怎么证明你的经验是对的?

答:因为在我的经验里,未来总是和过去一样。

开始无限循环。。。。。

所以总结来说:归纳法的根基建立在连续性假设之上,而要证明连续性假设的证据,恰巧就是归纳法本身,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证明连续性假设,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悖论。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