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池生态养殖大口黑鲈试验\

_杨斌

大口黑鲈是20世纪80年代引入珠三角地区,开始在我国进行人工养殖。贵州省于2007年前主要水产养殖区域已普遍开展大口黑鲈网箱养殖,2018 年网箱养殖拆除,产量急剧减少(周路等,2007)。2019年贵阳市在高位池开始尝试养殖该品种,2020年5-10月,笔者对高位池生态养殖大口黑鲈进行了试验研究,为贵州山区大口黑鲈产化发展提供了基础数据与科学依据。

一、试验准备

2020年贵阳市水产站在息烽县鹿窝镇息烽江盛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鲈鱼养殖基地,开展高位池生态养殖大口黑鲈试验。养殖基地总占地面积120亩,一期占地60亩,其中养殖面积25亩,养殖尾水处理面积25亩。进排水管道为波纹管,主进水管径200毫米,进池管径100毫米;主排水管径400毫米,出池管径200毫米,池壁护坡采用细钢丝网铁钉加固,浇灌水泥厚度4厘米。养殖池为圆形,共计10口,单池面积2.2~2.7亩。池底坡度8%~10%,池深3.5米,养殖水深2.8米,总养殖体积50 000米3 。每池安装1套立体增氧系统(底部微孔增氧、水面2~3台水车式增氧),养殖尾水采用三级沉淀、过滤、曝气进行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进入自然水域。

1.清池消毒

苗种放养前对高位池进行全方位消毒,选择晴朗天气,彻底排干池水并曝晒全池,同时对全池消毒,药物为生石灰与漂白粉交替使用,池底浸泡2~3小时,彻底消毒放水清洗后,保持水深1~1.5 米进行水质培育。水体呈现“肥、活、嫩、爽”、水温达18℃以上时即可投放苗种。

2.苗种放养

3 月中旬,养殖基地从佛山市引进规格为600~800尾/千克的大口黑鲈90万尾,要求规格均匀、体质健壮、无伤无病,避免鱼体重压和受伤;在整个苗种投放过程中鱼不离水,苗种下池7天内连续挂袋消毒预防鱼病发生。经鱼苗池大棚保温培育60天,育苗成活率为70%。

二、养殖管理

1.饲料投喂

饲料为浮性全价鲈鱼专用配合颗粒料,粗蛋白质35%~40%。一般情况下,早、晚投喂量占总量 60%,中间占总量 40%;投喂饵料时应前快后慢,投喂面积随鱼群摄食面的扩大而扩大,反之减小。日投饲量根据天气、水温和摄食情况确定,幼鱼阶段占体重的5%~6%,成鱼阶段占体重的2%~3%。每天投饲次数由4次减少为2次(表1)。

表1 高位池生态养殖投喂饲料时间

水泥池高密度养鲈鱼致富经(高位池生态养殖大口黑鲈试验)(1)

2.水质调控

苗种投放前期逐步加深水位达到2米,7月初养殖池水深达到最高值2.8米。养殖池采用底排污系统、双增氧系统和水质监测系统,确保养殖水体溶氧丰富、水质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1)底排污系统:在养殖池中央最低处修建底排污口及侧集污沟,形成两套粪污收集系统,同时安装推水装置促进水体旋转,达到高效收集鱼类粪污的效果。

(2)双增氧系统:在养殖池中安装微孔立体增氧和水车式增氧两套增氧系统,进行水质调控,确保养殖水体24小时溶氧充足、水质清洁透明。

3.尾水处理

池中养殖尾水定期、定量排放,经养殖基地主排水管道进入沉淀池,将粪污从养殖尾水中分离,减轻养殖尾水净化处理负荷。水体经沉淀溢出进入净化区,并经两级生物过滤吸附和两次增氧曝气,达到排放标准排入自然水体。

4.病害防治

(1)防止受伤:对鱼进行操作时必须带水操作,最近距离投放,避免鱼体受伤,同时对整个养殖水体遍撒和挂袋消毒。

(2)科学投喂:鲈鱼最易发生肠炎病,养殖水温高于28℃或低于12℃时,要适当减少投喂次数和投喂量,避免其因消化不良引发肠炎病。

(3)定期预防:采用定期内服、外消进行鱼病预防,内服(维生素C、多糖及保肝中药)提高鱼自身免疫力,外消(生石灰、碘伏)进行养殖水体消毒。

5.日常管理

(1)水体交换:采用底层换水法,即每次将底层水更换20~30厘米(观察表层水下降即可),一般情况下,养殖前期、后期每 4~5 天换水 1 次,养殖中期每2~3天换水1次。

(2)增氧:养殖池安装自动水质监测仪,当养殖池水溶氧低于6毫克/升时,池中双增氧系统自动开启,确保水体溶氧充足、水质良好。

(3)养殖分级:养殖全过程进行两次鱼种分级,促进鱼种均匀快速生长。鱼种分级选择傍晚、阴雨天、气温凉爽天气进行,操作要轻快、鱼不离水,避免鱼体受伤。5月中旬苗种由鱼苗池转入高位池分级 1 次,放养规格 100~120 尾/千克,密度 21 尾/米3 ,养殖容积 30 000 米 3 ;养至7 月中旬再分级 1 次,放养规格 10~12 尾/千克,密度10尾/米3 ;8-10月进行定池、定量养殖。

三、养殖结果

经过5月中旬-10月中旬的高位池生态养殖试验,商品鱼规格0.4~0.6千克/尾,商品率80%以上,总产量210吨,养殖单产4.2千克/米3 ;销售均 价 34 元/千 克 , 总 产 值 714 万 元 ; 总 成 本463.3万元,总利润250.7万元。具体经济效益分析见表2。

表2 高位池生态养殖投入和产出情况

水泥池高密度养鲈鱼致富经(高位池生态养殖大口黑鲈试验)(2)

四、分析与讨论

高位池生态养殖能使养殖鱼与粪污有效分离,养殖水体在双增氧的条件下,能够确保水质良好、溶氧丰富,能有效提高放养密度,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高位池生态养殖尾水排放采用的是定时、定量排污,依靠底排污和双增氧措施,获得优良的养殖水环境;而传统流水养殖依靠不间断水体交换,实现养殖水体水质好、溶氧高,因此高位池生态养殖更利于养殖尾水处理。

生产实践证明,受养殖水温、水体压力及生产管理因素影响,高位池设计技术参数应调整为单池面积小于 800 米2 ,池深 2.8 米,保持水深2.5米,养殖体积小于2 000米3 ;改进增氧系统,微孔增氧采用“一对一”单池供气,确保增氧均匀高效;水质采用“一对一”在线监测,监测项目为水温、溶氧、pH、氨氮、亚硝酸盐,并实现手机 24 小时在线监控,确保养殖水体水质可监控、可提示。

水泥池高密度养鲈鱼致富经(高位池生态养殖大口黑鲈试验)(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