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道德经释义》开讲,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庖丁解牛结尾蕴含了什么养生之道?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庖丁解牛结尾蕴含了什么养生之道(庖丁解牛是讲养生的-道德经释义)

庖丁解牛结尾蕴含了什么养生之道

大家好!欢迎来到《道德经释义》开讲。

《道德经》的核心是道。我将用大家比较熟悉的庖丁解牛故事来说明什么是道。庖丁解牛这个故事是讲养生的,而不是平常所说的熟能生巧或者努力就能成功的意思。我们现代人都懂养生,比如多锻炼身体,少生气,有利于健康长寿。庖丁解牛的养生也是这个意义上的养生。

庖丁是一个杀牛的屠夫。有一天,他替文慧君杀牛。文慧君看到庖丁杀牛时的样子简直就是在享受。只见庖丁一只手扶着牛,肩膀靠着牛,脚踩着牛,膝盖顶着牛,另一只手挥刀杀牛就像在演奏乐器。庖丁宰牛时一连串动作发出的声音特别有节奏感。庄子说,这个声音合乎《桑林》舞曲的节奏,又像踏着《经首》乐曲的节拍。

文慧君看到后非常惊讶,问庖丁说:“你的技术怎么这么高超呢?”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的技术已经到了道的层次,不只是单纯的技术。我刚开始杀牛的时候,眼中是一整头牛,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所以会乱砍一顿。三年之后,我眼中就没有整头的牛了。我知道牛是有结构的,对肉和骨头要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到了现在,我不用刻意盯着看,只用眼神瞟一眼,就能顺着牛的自然结构把牛劈开。刀连牛筋和牛肉相连的地方都不碰,更不会砍骨头。在我们这行里,普通的宰牛匠用刀砍骨头,所以一个月要换一次刀。高明一点的杀牛匠用刀割肉,所以一年要换一次刀。但我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杀了数千头牛,刀刃好像刚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文惠君听了庖丁的故事感慨道:“我听了庖丁的话,悟到了养生的道理。”从文惠君的这句话知道,庖丁解牛故事是讲养生的。更为重要的是,庖丁解牛的故事选自庄子的《养生主》篇。“主”是诀窍的意思。“养生主”就是养生的诀窍。庄子用四个故事讲述了四种养生之道,庖丁解牛则是第一种养生之道。

在这个故事里,牛隐喻我们人所处的环境,刀隐喻我们自己。养刀就是养生。庖丁开始杀牛的时候,不知道牛的结构,所以胡砍一通。这就好比我们刚进入社会,不知道社会的结构,不管跟上级还是下级都硬碰硬,所以处处闹矛盾,搞得心情很不爽。这样当然不能养生,只会害生。

三年之后,庖丁知道牛是分结构的,不同的地方要用不同的方法,比如骨头是不能拿刀去砍的。这就好比我们在社会上经过一段时间历练之后,知道对待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跟领导打交道不能硬来,因为他是骨头。跟下级打交道可以偶尔采用略带强硬的方法。这样,我们就不会处处碰壁。这时即使做不到很好的养生,也不会害生。

在庖丁杀牛的最高阶段,他不用眼睛盯着看,用眼瞟着就能顺着牛的自然结构把牛劈开。这就好比我们在社会上经过长时间的历练之后,对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因而不用思考,就能完全顺随对方的特性打交道,知道怎么跟上级相处,怎么管理下级。对方非常舒服,我们自己也舒服。白天将事情处理得非常顺当,晚上睡得香甜。这当然就有利于养生。

本文根据煜林(胡叔宝)抖音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