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府尤氏,以及尤二姐、尤三姐号称“红楼三尤”。这三个关系十分特殊的姐妹,从来没有谁真正解读过,更没有揭开隐藏在她们身上的历史隐秘。本文将首次揭秘隐伏在红楼三尤身上的玄机,她们所隐喻的是明末三代帝位:朱由校、朱由检、朱由榔——他们都是朱家“由字辈”的皇帝,红楼三尤,其实是“朱楼三由”。尤老娘拖油瓶一嫁再嫁,“油”,本来就是“三由”。

那么,《红楼梦》中的“三尤”,又将如何演绎历史真实中朱楼三由的末世悲剧呢?

红楼梦中经典的十个故事(明末三代君王的末世悲歌)(1)

朱家字辈隐写在《红楼梦》中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责成陶侃等编纂《祖训录》。完稿之后,亲自作序,命大书揭于右顺门之西庑,随时修改。七易其稿之后,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九月十九日定名为《皇明祖训》,颁布于内外文武诸司。

在这部祖训中,朱元璋为朱家确定了字辈,皇子家以“金木水火土”五行流转字辈,靖江王家不在五行流转字辈之中,单立于旁支。朱元璋家则从第二代起,以“木字辈”开头,便是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

为区别各家藩王,维护皇统正脉,又在五行字辈的基础上,单独为各家确定了各二十个字的字辈。从第三代起,皇家子孙的姓名为三个字,最后一个字依照五行字辈,中间一个字则是各家藩王的字辈。只要说出姓名,就能知道这个人是哪家藩王的后代。

在诸多藩王字辈中,首先是东宫位下的二十个字辈:“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朱标的儿子建文帝朱允炆,是木字辈下的火字辈,中间的“允”字则是象征皇统的东宫位下字辈。假如没有燕王夺位,那么,大明皇统就得按照这个字辈往下传,下一任皇帝就有可能是朱允炆的儿子朱文奎,或者是朱文圭,这就到了土字辈了。

燕王夺位成功,他们这家就取代了皇统,皇位就按照这样的字辈:“高瞻祁见佑 厚载翊常由 慈和怡伯仲 简靖迪先猷”来传承了。所以,永乐之后就是朱高炽,再往下就是朱瞻基、朱祁镇(钰)、朱见深、朱佑樘……一直传到第八个字“由”,便传不动了,这个“油瓶”一直拖到了南明终结之时

《红楼梦》中,仿佛最为明显的朱家皇统字辈,就是红楼三尤,分别象征的是朱由校、朱由检、朱由榔,他们是明末正脉皇统,弘光、隆武、绍武,以及所有在南明称帝的藩王,都是旁支。

红楼梦中经典的十个故事(明末三代君王的末世悲歌)(2)

其实,书中暗写的朱家字辈还真不在少数,尤其是贾家总共传承了五代,就暗对了朱家五行流转的大辈字辈。书中说,贾家的太祖太爷是水字辈,分别叫贾演、贾源。往下传就是代字辈,贾代化、贾代善,接着是文字辈,贾敬、贾赦、贾政。文字辈之后,则是玉字辈,第五代便是草字辈。虽然与“金木水火土”五行字辈不相符,但却没有掉出“五服”,依然是五个字组成的字辈。

当然,如果是贾家再传一辈,哪会是什么字辈呢?有意思的是,贾家偏偏就只有这五辈人,贾蓉早早地娶了秦可卿,后来还续了弦,就是没有为贾家诞下第六代人来。这就意味着,“油瓶”再也拖不动了,随着朱楼“三由”的终结,贾家的红楼大梦也彻底破灭了。

实际上,贾家的五代字辈暗藏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太祖太爷是水字辈,贾代化、贾代善之“代”,即林代玉之“黛”,庚辰本写的是“林代玉”。“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石归土行,贾代化、贾代善是土字辈。《考工记》中说:“青与赤谓之文,逪画之一端也”,贾敬、贾赦、贾政这辈可归于火字辈。贾珍、贾琏、贾宝玉,取“金声玉振”之意,结“金玉良姻”而为金字辈。贾蓉、贾芸这一辈是草字辈,“草胎木质”,这辈人暗射木字辈,大明亡于木字辈。

贾家最后一代木字辈,配以红楼三由,正合大明最后三个木字辈的皇帝:朱由校、朱由检、朱由榔

红楼梦中经典的十个故事(明末三代君王的末世悲歌)(3)

红楼三由的关系暗合历史真实

第五回“游幻境谜指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尤氏出场。书中写道:“因东边宁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贾珍之妻尤氏乃治酒,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赏花。”这一句,不仅交代了尤氏的身份,而且,点明了宁国府的地位和暗写背景。

东府高于西府,荣国府中没有梅花,故而贾母等人要到宁国府赏花。梅花,即薛宝琴《怀古十绝·梅花观怀古》中说的“不在梅边在柳边”。宝琴这句诗,隐藏了这样几条信息:

其一,隐伏《红楼梦》两大梅花园,一处是宁国府,另外一处是栊翠庵。这两处梅花园,都暗指南京梅花山。梅花山是独龙阜的案山,东吴大帝孙权的陵墓,而独龙阜上安息的却是明朝太祖太爷朱洪武。书中反复写梅花,就是这样的寓意,交代故事的背景和贾家的真实家世。

其二,以“梅”谐音“煤”,宁国府梅花盛开,意味着明朝即将灭亡,崇祯皇帝朱由检将在这里自缢殉国。“栊翠庵茶品梅花雪”这则故事中,以“六安茶”点到了煤山槐树。据《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朱元璋当年从皇觉寺出来逃荒,在六安遇到一个老儒生,两人相伴而行。走到朱砂镇时,在一棵大槐树下休息,老儒生以先天神数指引朱元璋发迹。明朝启发于槐树,最终归结于槐树。

红楼梦中经典的十个故事(明末三代君王的末世悲歌)(4)

其三,宁国府是朱家皇统的象征,贾敬即嘉靖。贾敬一直是一个死魂灵般的存在,生日抄写一万份《阴骘文》到处散发,暗喻此时已经过了万历朝。贾敬“死金丹”,金丹即朱明,宁国府老道是“宾天”,是皇帝驾崩。书中说贾敬“守庚申”,暗写的是万历驾崩,庚申年即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二十四年后是甲申,朱楼之人便“不在梅边在柳边”,贾敬没能守住庚申,明朝实亡于万历

宁国府盛开梅花,红楼三由开始活跃起来。最先出场的“大由”,是贾珍的填房,贾蓉是贾珍前妻所生,尤氏便不是贾蓉生母,也不是秦可卿的亲婆婆。在上一篇解读秦可卿的文章中,曾经讲过,秦氏这一家也有“朱楼三由”的寓意。故而,尤家、秦家之间实际上是一对相互对影的平行关系,作者从两个侧面隐写了同一段历史。

尤氏率先出场,以秦可卿之死暗示了明朝灭亡。此后,经过“漫长”的五十回书,再次写宁国府居丧,以贾敬“守庚申”宾天,又闪回到明亡时期。此时,尤老娘带着两只拖油瓶进入宁国府。

荣国府的贾琏早就觊觎尤二姐、尤三姐的美色,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单挑尤二姐。贾蓉看出了琏二叔的心事,便说了尤氏姐妹的特殊关系。贾蓉说:“我二姨儿三姨儿都不是我老爷养的,原是我老娘带了来的”。

红楼梦中经典的十个故事(明末三代君王的末世悲歌)(5)

贾蓉说的“我老爷”,应当是“我姥爷”,指的是尤氏的父亲尤老爹。书中写成“我老爷”,正是历史真实的写照,宁国府尤氏才是万历——隆庆——天启之正脉,尤氏配宁国府,象征的皇统传承,贾蓉当然说尤老爹是老爷而不是“姥爷”。程甲本把“刘姥姥”写成“刘老老”,恐怕是有意透露了原著所藏的真相,“刘老老”背后的故事是太监救桂林靖江王世子朱若极。

尤氏是尤老爹之女,而尤老娘则是“自那家嫁了出来”的改嫁老娘。也不知尤老娘的前夫姓甚名谁,是死了还是失踪了,书中都讳莫如深,只字不提。当然,若以常理推测,尤老娘的前夫定是没了。但《红楼梦》是不会按常理出牌的,我认为,尤老娘的前夫和从嫁之夫是一个人,都姓尤

这样的情况与明末“三由”十分契合,无论朱由校、朱由检,还是朱由榔,他们确确实实是一个“老爷”所出,都姓朱,都是木字辈中的由字辈。

红楼梦中经典的十个故事(明末三代君王的末世悲歌)(6)

朱楼三由关系错综复杂

《红楼梦》中,尤二姐、尤三姐都悲剧性地殁于“虎郎”之手,前后脚印证了贾元春的判词“虎兔相逢大梦归”。唯独最先出场的尤氏,或者称其为尤大姐却安然无恙地活到了八十回书结束之时。假如以此对应朱楼三由,岂不是与历史真实完全不相符了?

这其中的缘故,还得从尤大姐出场时说起。因为梅花盛开,暗示了崇祯即将归去,九天薄命司将凑满“金陵十二钗”。所以,尤氏而请来了即将前往警幻仙境交割的神瑛侍者贾宝玉,贾宝玉在警幻仙境则遇到了即将登录仙籍簿的秦可儿

所谓“金陵十二钗”,不是写的南京十二个女子,而是北京十二皇陵,以及桂林靖江王城的十二位靖江王陵。荣国府的荣禧堂中,“供奉”着第十二代靖江王荣穆王的灵位,接下来的故事,写的就是第十三代靖江王朱亨嘉以及靖江王的终局故事,直到《石头记》的原创者之一,朱亨嘉之子石涛。

靖江王的故事,我已经解读过多次,此处略去不讲,单道朱楼三由。

实际上,贾宝玉的引梦人不是秦可卿,而是尤氏。以尤氏之一投影说朱由校,他就是打开“阊门”,引贾宝玉进入太虚幻境的引梦人。“阊门”,在姑苏城,姑苏古称“吴”,照应了“不在梅边在柳边”的梅花山。阊门即天门,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就是“天启”,也就是打开了天门。天门开启,贾宝玉就见到了北京十二帝陵,以及十二靖江王陵

红楼梦中经典的十个故事(明末三代君王的末世悲歌)(7)

尤氏,始终是一个浮现的符码,统领朱楼三由时期的红楼故事。犹如死魂灵贾敬、贾赦,象征了宁国府皇统和靖江王的家史

朱翊钧所封的两个皇后都没有生下皇子,万历九年(1581年),神宗在其生母李太后的慈宁宫中私幸宫女王氏,王氏不久有了身孕。朱翊钧忌讳此事,否认曾经临幸过王氏,但起居注提供了重要物证,神宗这才承认,为这个孩子起名叫朱常洛,也就是后来的明光宗,天启帝朱由校之父。

朱由校是朱常洛做皇太子时,与身边的选侍所生,同样不是正妃嫡子。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朱由校十四岁时,其母薨逝,神宗帝怜其幼小,便托付西宫李选侍抚养。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庚申)七月,神宗驾崩,八月,朱常洛继位,年号泰昌。泰昌元年八月二十八日,朱常洛在“红丸案”疑云中驾崩,也未能守住“庚申”。随之,朱由检继位,是为明熹宗。

明熹宗继位,李选侍赖在乾清宫不肯搬走。大臣认为李选侍试图垂帘听政,就联名逼她移宫,这就是明末三案中的另一案“移宫案”。李选侍最终屈服,也就是尤老娘“自那家嫁了出来”。

朱由检是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朱由校的异母弟。因为父亲是神宗皇帝薄幸俾妾所生之子,所以,朱由检也是很不受祖父喜欢的皇孙。五岁时,其生母淑女刘氏致罪,被神宗杖杀。于是,朱由检也交给西李,也就是抚养朱由校的李选侍照顾。所以,尤老娘所拖的两个“油瓶”,是这对皇帝兄弟的真实写照。所以,我认为尤老娘的前夫也姓尤,尤氏、尤二姐、尤三姐都姓“由”

说罢朱由校、朱由检这“二由”,那么,第三“由”朱由榔又是怎么回事呢?

红楼梦中经典的十个故事(明末三代君王的末世悲歌)(8)

红楼三尤的结局隐伏朱楼三由的终结

朱由校因为少年不幸,大字不识,但极精木工,尤其善于制作精巧的皇宫殿宇模型,是《红楼梦》中的“营缮郎”——这个隐喻,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讲过。朱由校原本体质较弱,又因在大船上游玩饮酒失足落水差点被淹死。救起之后,从此落下病根,多方求医无果。后来,尚书霍维华进献"灵露饮",这种“仙药”味道清甜可口,朱由校便天天饮用,以致得了肿胀病,逐渐浑身水肿,最终卧床不起,直至驾崩。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秦可卿淫丧天香楼”,都有天启皇帝之死的暗写。淫,不是淫邪之意,而是为水所淫浸。大明最终亡于清,“清,属水,子也”,虽然朱由校没有死在明亡之时,却也与“水”有关。故此,书中并没有交代尤氏的结局,而是以一个符码存在于书中。

朱由检之死,更是写的“画梁春尽落香尘”尤三姐以柳湘莲所赠之鸳鸯剑自刎,正是“检亡”之寓意。柳湘莲即“柳边”,这个人物所隐含的寓意需要另文解读,“柳湘莲”这三个字,本身就隐藏着明、史湘云、潇湘妃子、甄英莲等寓意。柳湘莲的鸳鸯剑分雌雄,也就是有阴阳两把,阴阳即“明”。尤三姐只是,寓意大明“检亡”,也就是崇祯自缢与“梅边”。

尤二姐原本应当对应朱由检,尤三姐才是最后大明最后一“由”。但是,作者写书,不会轻易地让人对号入座,而是把“三由”交混在一起,写的是“烈火烹油”的历史。

红楼梦中经典的十个故事(明末三代君王的末世悲歌)(9)

崇祯殉国后,大明进入南明时期,书中有非常多的暗示符码,暗藏了南明时期朱家藩王的“分瓜”历史。比如,刘姥姥的酒令“花儿结了个大倭瓜”,花,在《水浒传》、《红楼梦》中都是凤阳的隐喻符码,这一点也已经在前面的文章中讲过多次了。倭瓜,即南瓜。刘姥姥说过这个酒令之后,来到栊翠庵茶品梅花雪,薛宝钗就以“瓜分爮斝”对应了刘姥姥的“判词”,分的就是南明这只大南瓜

南明时期,以万历子孙为正宗皇统,但乱世之际,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皇统继承者。因此,离万历比较近的福王朱由崧首先被推举为皇帝,是为弘光。弘光之后,则是唐王家的朱聿键、朱聿鐭兄弟称帝,帝号分别是隆武、绍武。最后,是朱由校、朱由检的堂兄弟朱由榔继承大统,也就是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皇帝。

弘光帝也是南明一“由”,因书中涉及不多,故而并入“三由”之中讲。或者,以朱由检之死而南明开启,最后三代亡国君王还是“朱楼三由”。

如此,南明十八年总共四代皇帝,“二十年来辩是非”,江南“甄家”四次接驾,说的就是南明皇统之争

朱由榔的事,在前面的文章中也解读过多次,这里简要说一说其结局。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进攻云南,朱由榔被迫于清明期间乘缅甸大船,逃到境外避难。顺治十八年底(1661年,永历十五年),吴三桂进兵缅甸,第二年初,逼缅甸王交出了朱由榔。同年四月二十五日,吴三桂以弓弦将其缢杀于昆明篦子坡。

至此,“朱楼三由”终结,大明宣告彻底灭亡。

红楼梦中经典的十个故事(明末三代君王的末世悲歌)(10)

胡庸医为何见到尤二姐魂魄飞上九天

红楼三尤中,以尤二姐的故事最为精彩,尤二姐之死也是三尤之中最为悲惨的。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贾琏叫做“贾二舍”,书中以这样的称谓,锁定其人不是贾赦之子,而是贾政与邢夫人之子。这其中的奥妙,我也解读过多次了。贾琏,在书中是一个隐藏得极深的人,此处,我从另外一个侧面再解读一番贾琏,尤二姐、尤三姐之死都与他有关。

柳湘莲赠剑,导致尤三姐之死,始作俑者就是贾琏。贾琏前往平安州,遇到薛蟠、柳湘莲,极力撺掇柳湘莲与尤三姨的婚事,这才引发了“情小妹耻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的红楼悲剧。

那么,贾琏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或者说,贾琏的身上隐藏着什么样的背景故事呢?

上文讲到,荣国府象征的是桂林靖江王,第十二代靖江王荣穆王之子朱亨嘉在南明时期,依仗小石头城坚固壁垒,更衣换袍,自称监国,以洪武278年为年号,篡夺了大明皇统。不久,隆武帝朱聿键攻破王城,活捉朱亨嘉,并秘密押到福建连江,隐其身份,称之为“连江庶人”

隆武二年(1646年)四月,“安置靖庶人于连江,敕奉新王严加钤束,不许令见一人,透出一字”,“寻命掌锦衣卫事王之臣缢杀之,托言暴疾死”。《红楼梦》中写了两次芒种节,其中一次即这个“遮天大王”被缢杀的暗喻。

贾琏之“琏”与“连”通假,《说文解字》:“琏,本作连,瑚连也”,贾琏,暗喻“连江庶人”。

红楼梦中经典的十个故事(明末三代君王的末世悲歌)(11)

朱亨嘉死后,部下追谥其为“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平皇帝”,简称“平帝”。《红楼梦》中以王夫人、王熙凤暗喻了“莽操遗容”中的王莽,王莽篡夺的就是平帝皇位。“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其实就是朱亨嘉监国大明,做代理皇帝的隐喻。而贾琏的通房丫头平儿,又是贾琏为“连江庶人”的补充符码。

这是从贾琏的隐喻中说桂林靖江王,真正能代表桂林靖江王的是来自“西方灵河岸上”的林黛玉。灵河,指的是发源于灵渠的广西桂林靖江王城旁的漓江。林黛玉,本作“林代玉”,与贾家“贾代化”这一辈齐辈——这是题外的话。

朱由榔与桂林靖江王并无交集,但是,多灾多难的朱由榔曾经袭封过桂王。在桂王的位置上,被确认为万历嫡派子孙,被拥立为南明皇帝。

却说永历十五年(1661年)十二月初二日旁晚,朱由榔被蒙骗进吴三桂大营。当他知道落入吴三桂之手时,反倒表现出帝王的威严,严厉斥责叛将吴三桂。《阳秋杂录》记载这一历史情节:

少顷,三桂进见,初甚倔傲,见王长揖。王问为谁?三桂噤不敢对。再问之。遂伏地不能起。及问之数至,始称名应。王切责曰:“汝非汉人乎?汝非大明臣子乎,何甘为汉奸叛国负君若此?汝自问汝之良心安在?”

三桂缄口伏地若死人。王卒曰:“今亦已矣,我本北京人,欲还见十二陵而死,尔能任之乎?”对曰:“某能任之。”王令之去,三桂伏不能起,左右扶之出,则色如死灰,汗浃背,自后不复敢见。

《红楼梦》第六十九回“弄小巧用借剑杀人,觉大限吞生金自尽”中,几乎是复制了这一历史情景。

红楼梦中经典的十个故事(明末三代君王的末世悲歌)(12)

尤二姐被王熙凤设计蒙骗进荣国府,受了一个月的暗气,“恹恹得了一病”,夜里合上眼,只见了尤三姐手捧鸳鸯剑前来,劝说姐姐以此剑斩了王熙凤。尤二姐不听所劝,三姐长叹一声而去。尤二姐惊醒,知是一场梦,此刻,就已经“觉大限”了。

贾琏见尤二姐得病,肚子又怀着自己的骨血,便派小厮去请军中的王太医。小厮没有请到王太医,却请来了给晴雯下虎狼药的胡太医。胡太医名叫胡君荣,书中说他是庸医。胡太医来到荣国府,给尤二姐把了脉,然后如张太医那样论病,说尤二姐“若论胎气,肝脉自应洪大。然木盛则生火,经水不调亦皆因由肝木所致”。

尤二姐之病大致与秦可卿一样,都是经水不调、肝木旺盛之类的病原。原本,他们都是木字辈的皇帝。论罢病原,胡庸医说:“医生要大胆,须得请奶奶将金面略露露,医生观观气色,方敢下药。”贾琏听说,不得已命将帐子掀起一缝,尤二姐露出脸来。

此时,书中写了一个非常诡异的细节,当胡太医看到尤二姐的脸时,“魂魄如飞上九天,通身麻木,一无所知”。这一幕,就是吴三桂见永历皇帝的情节再现,“胡君荣”,即因为投靠大清而荣华富贵的吴三桂。胡太医,即胡天一,吴三桂最终称帝。九天,即九天薄命司,麻木,其中隐藏了“三木”,红楼三尤都是九天薄命司的薄命红颜。

半晌,胡庸医回过神来,说“不是胎气,只是迂血凝结。如今只以下迂血通经脉要紧”。当下开了处方,告辞而去。贾琏吩咐抓药,尤二姐服了胡庸医的方子,当夜流产,“将一个已成形的男胎打了下来”。

当年,吴三桂在篦子坡以弓弦缢杀朱由榔时,同时缢杀了朱由榔世子朱慈煊。朱慈煊时年十四岁,尚未成丁,但却是永历储君。从此,朱明皇统断绝。所谓“吞生金”,即死于大明末世之难,朱元璋家本是“淘金户”。

红楼梦中经典的十个故事(明末三代君王的末世悲歌)(13)

结语:回首相看已化灰

吴三桂以弓弦缢杀了朱由榔父子,同时罹难者,还有王维恭之子。吴三桂当即令昆明知县聂联甲带领员役搬运柴薪,把三人棺木焚化于北门外。第二天,清兵至火化处拾取大骨携回作证,向朝廷表功。

秦可卿托梦凤姐,说贾家将经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其实是预言贾家最终的结局。这个结局,书中早就有很多的伏笔进行了“预警”,结束尤二姐生命的人,正是王熙凤。

贾元春的判词“虎兔相逢大梦归”,总共暗伏了大明三段历史:大明亡于顺治,顺治属虎;靖江王虎年亡于属虎(1650年)的大明叛将孔有德;南明亡于虎年。所谓“虎狼药”,其实是“虎郎药”,亡大明者,虎郎也。

贾元春元宵节制灯谜,谜面有一句“回首相看已化灰”,更是靖江王城被化为灰烬,永历皇帝被吴三桂焚化的真实写照。

红楼梦中经典的十个故事(明末三代君王的末世悲歌)(14)

红楼三尤,即朱楼三由,隐写的是明末时期的三个木字辈中由字辈的皇帝。这其中所蕴含的主题,是皇统争夺,藩镇之乱,因为“封建诸子”而导致的末世悲剧。南明时期的藩镇相互火并、内讧,才是令作者痛心疾首的哀叹。正如贾探春所说的:“可知咱们这样大族人家,若被人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古人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读《红楼梦》,每为此而唏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