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饼叔在路上

纳米比亚

2019年是幸运的一年

幸运的开始,未知的旅行

幸运的开始,要从这次旅行说起了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1)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2)

在蔚蓝的大西洋海岸线上有一个令我十分向往的国家--- 纳米比亚

红沙漠成形于八千万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旱的沙漠

我知道,撒哈拉沙漠的成形也只是250万年

然而这片古老的沙漠,早在8000万年前就已是一片勇气之地了

光阴的洗涤,岁月的雕琢

上帝在这里留下了一片干涸之地

在这里生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

零星可见的植物也只是沙漠的点缀

因此时间在这里似乎被定格了

古老的沙漠似乎对生命变得漠不关心

置身于此,时光,让我感受了生与死的对话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3)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4)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5)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6)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7)

与此同时,我的纳米比亚之行启程了

虽然一切都是未知的,但是很期待,更渴望惊喜,或许这就是旅行的目的吧

饼叔在路上,出发了

you could call my life on the road, Prior to that I could always dreamed of……

解锁第16国-纳米比亚-前往首都温得合克

温得和克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8)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9)

这一次旅行解锁了我的第16国,同时我也踏上了非洲这片土地,收拾好一起,带着期待的心情,我飞了长达17小时,12000公里抵达了首都,温得和克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10)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11)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12)

出发的第一天,在飞行中度过,不能偷懒,北京出发飞机横跨欧洲向南飞行,非洲像是一副油画写在了我的记忆里,城市,沙漠,山川,湖泊,火山,尽收眼底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13)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14)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15)

初遇温得和克,干净,整洁,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热,到了酒店后,计划出来吃些美食,打开行李,拿出我的滑板,出门我们去吃饭了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16)

走在街道上,莫名的有意思熟悉,但是我的确没有来过,这个城市和我去过的塞班岛有些相似,一边滑,一边拍拍照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17)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18)

每一个到达温得和克的人似乎都在比亚韦斯托克大教堂拍照打卡,从机场到酒店,接机的司机沿途还带我们参观了纳米比亚的总统府,总统府的院子很大,在郊区,好了,我们也算是和总统假装打过招呼我们来过了。

出发前往那片8000万年的红沙漠

纳米比亚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19)

期待已久的红沙漠今天就要和它面基了

早上,司机开着我们定的车早早的就到酒店来接我们了

收拾好行李我们在城市的商场里买了一路的补给,矿泉水,红牛,水果

作为接下来的3天的路粮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20)

离开城市之前,我们加满了油箱,检查了每一条轮胎,准备好了一切,保障我们顺利出发

关于纳米比亚自驾,在来之前我也看过很多的攻略,纳米比亚自驾的一些交通事故也听说了不少

来过的朋友都不建议自驾,所有我们此行还是劳驾小黑向导给我们带路吧

这样我们才能安心欣赏沿途美景。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21)

细心的向导中文名字:小何

当然这是为了方便,他让我们这样称呼他的,至于他的英文名.......

enmmmm......

我似乎忘记了,记忆里真心和英语一样烂

哎,每次出行都为我的英文担忧

每次旅行都下定决心,发誓回国好好学习英语

但是回来后大概只需一顿火锅,这个誓言就抛之九霄云外了

准备出发了,仅凭着-我那俄里头英格力士,我已经玩转纳米比亚了

哈哈 可能我在吹牛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22)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23)

眼看车子开出了城市,曾经在动物世界和国家地理摄影师拍摄的纪录片里看到的画面开始映入眼帘

非洲真的有着辽阔壮丽的美,我用我仅有的英文词汇量开始赞叹:哇 俄梅賊,搜bu的佛!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24)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25)

路程的前半段,还是可以看到很多灌木植物,树木也是很多的,很多鸟类在树上栖息安家

草原上的鸟窝真的有些大,大的鸟窝可以住几百只鸟,鸟窝都是它们用一根一根的干草搭建的,

真的是一个庞大工程,为此我们停下车来近距离的参观了它们的巢穴,也目睹了它们在用小树枝维修自己的巢穴,当然它们也很聪明,有的小鸟会从人类的茅草屋房顶来窃取稻草,稻草自然要比树枝要舒服和温暖。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26)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27)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28)

开往红沙漠的沿途其实并不是观赏动物的最佳地方,但是沿途我们还是会看到野生的狒狒和野生的斑马群,初见斑马群还有些激动,小何缓慢的停下了车,换上长焦,准备开始拍摄了,这一波,万分激动中带着一丝沮丧,真的好远啊,加上增倍镜后400mm也拍不到特写,但是还是看的很过瘾的,看着它们奔驰而过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29)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30)

中午我们在沿途的途经点休息,吃了午饭,在这里可以拍拍照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31)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32)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33)

夕阳落日下我们终于踏足了这片红沙漠

纳米比亚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34)

下午不到3点钟,我们顺利的抵达了纳米比荒原保护区,办好了营地手续,蹬着我的小滑板先去踩踩点,看看营地周边都是什么样子的,适不适合晚上观星,进沙之前小何带着我们去沟通,因为我们很想晚上在死亡谷拍摄星空,这是我们此行最大的愿望,开始我们沟通了保护区的办理手续的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说是不可以拍摄的,要求我们晚上20:40必须返回到保护区,这是这里的规定,当然晚饭也是限时的,如果回来晚了就没有晚饭,工作人员建议我们去保护区和园区的酒店咨询

我们的司机小何很有耐心,随之我们到酒店咨询,酒店的大堂工作人员热情的给我们倒了几杯果汁,让我们静静等候它们经理的消息,半小时过去了,终于有消息过来了,负责人告诉我们说:我们没有旅游局的拍摄许可证是不可以在死亡谷拍摄星空的

仅存的最后的希望破灭了,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理解的,尊重纳米比亚旅游局的一些相关政策,

首先是对环境的保护,对大自然的尊重,其次也是出于安全起见因此不允许晚上拍摄

保护区-45号沙漠相隔45公里,从45号沙漠到死亡谷开始还要10几公里,然后徒步走进沙漠还要2公里,这一串的数据也彻底的说服了我们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35)

日落之前终于踏足了这片红沙漠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36)

沙丘的下面有很多枯树,这些枯树已经沉睡了有近千年的光阴了,千年之躯,不朽之木,在这片沙漠中一直屹立不倒,静静地守护着这里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37)

苏丝斯黎,最有名气的就是45号沙丘了吧

距离保护区大门45公里,因此命名为45号沙丘,当然也有40号沙丘,每一座沙丘都是依照公里单位命名

每一座沙丘的海拔都很高,由于地域开阔通风,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座沙丘都有它图特的曲线。

在苏丝斯黎沙漠群中,每一座沙丘我都认真的做了对比,45号沙丘的美果然是名不虚传。

每天日落黄昏,在阳光的照射下,沙丘形成S型曲线

一半是红色一半是黑色,红的亲和而热烈,黑的神秘而宁静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38)

当然落日余晖下如果你幸运的话,是可以看到斑马群和大羚羊

似乎每个人都有一颗贪婪的心,希望在沙丘之上看到它们奔跑

我觉得在这片干涸的沙漠中就连植物都难以生存,似乎这里出现的羚羊和斑马也只是路过这里吧

虽然我们不是那个最幸运的,但是我们的确看到了一群奔跑的斑马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39)

亮相一下我的神器,我有一个不好的预感,接下来的几天里,纳米比亚的疯狂动物城,我要全程拿着长焦拍摄,感觉我的手可能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40)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41)

终于见到羚羊了,羚羊们应该是这里最常见的生物了

回来后我对照图册仍然傻傻分不清楚到底是哪个品种,主要根据角的形状来辨别。

高角羚,又名黑斑羚。呈竖琴状或S形,向后弯,再向上弯。

纳米比亚直角大羚羊,是被印在纳米比亚国徽上的存在,象征着勇气、优美和自豪

难怪大羚羊这么的帅气,守卫这这片勇气之地,印在国徽之上也非他莫属了。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42)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43)

落日余晖下,我们收获了美景准备回营地进餐并且安营扎寨了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44)

晚餐过后,小何把车子看到了我们的营地,每个车辆都登记入住营地对应的位置

每个营地都有一个号码,有一颗大树,车子停靠在树下

我们是15号营地,这颗树很大,车子停了次才算停在一个合适的位置

因为这颗树虽然大,但是树枝很矮,有的位置停下来打不开车顶的帐篷

今晚要睡在星空下还是有些激动的,第一次体验睡在车顶帐篷里。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45)

简单的介绍一下今晚营地的实际住宿情况吧,我们一辆车包含司机小何一共4人

吃过晚餐,天色已黑,拿出手电我们四人开始扎营,其实这个车顶帐篷很方便

打开防雨布,帐篷是折叠的,打开后有两个伸缩梯子到地面,帐篷有3层,一层遮光防雨抗风

两层透气有卷帘拉链,内置空间2人睡很有富裕,帐篷内内置海绵睡垫(我管它叫席梦思床垫)

两个帐篷安置好后,可以洗漱休息一下了,司机小何住在车里,我单独睡一个帐篷,

同行的两小伙伴睡另外一个帐篷里。(后面介绍我同行的小伙伴)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46)

保护区内很安全,也很安静,每个营地附近都有可以洗澡的卫生间

我很意外的是这里的营地很干净,公共区域垃圾分类,卫生间干净整洁无异味

这是我万万没有想象到的一点,颠覆了我对非洲的错误认识,我以为非洲是那种脏乱差的

但是在纳米比亚的这些天里,在路上,在保护区我没有看到一个垃圾。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47)

安顿好了一切,睡觉前,当然是欣赏要欣赏一下纳米比亚的星空

虽然我们的死亡谷星空梦破灭了,但是在营地还是可以拍几张的

毕竟在非洲这片土地上我们可以看到和北半球不一样的星空

穿过云海去寻找那片死亡谷

死亡谷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48)

清晨4点半,我们从帐篷里爬了起来,确切的来说,我晚上可能就睡了2小时吧

每一次旅行都打鸡血了一样,感觉一天可以拆成3天来过,收帐篷我们需要半个小时

45号沙丘我们有45公里的车程,期待我们会有意外的收获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49)

天还没有亮,我们爬上了沙丘,这里是日出最佳观赏地,纳米比亚的游客并不多

所以你并没有拥挤感,据有关数据显示,纳米比亚每年中国的游客比例少之又少

赴纳旅游度假排行榜中,德国保持第1位,美国排名第2,大部分数据显示都是欧洲国家的游客

不过必定中国飞过去要17个小时,很不方便,然而欧洲过去几个小时就到了

走到沙丘的顶端坐下来,等着太阳从沙丘的另一端跳出来,我身边有三五个韩国阿姨和几个美国人

纳米比亚未知之谜(纳米比亚8000万年的勇气之地)(50)

太阳升起来了,阳光照亮了宁静中沉睡的红沙漠,远处的热气球也已经随着日出一起升空了

坐在沙丘的顶端懒懒的晒着太阳,心里默默的打了一个✅

去纳米比亚红沙漠看一次日出✅

太阳升起来了,远处隐约可见的红沙漠形成了一片云海,这样的画面我真的是第一次看到

云海的末端就是我们要寻找的死亡谷了

笔直的一条公里,我们把车子开进了云海中

身临其境,或许这就是我们意外的收获吧

出发之前有朋友问我

饼叔你要去哪? me:纳米比亚!

纳米比亚是哪里?非洲吗? me: 恩 是的在非洲的南端,大西洋的海岸线上

哦,那你是去看动物世界的吗? me:不是,动物世界在坦桑尼亚,我去纳米比亚看死亡谷

死亡谷是个什么景点?听上去没啥意思。

me:你懂啥,去死亡谷看枯树,红沙漠有8000万年的历史上,上千年的枯树

枯树?有啥好看的?不就是干树叉子吗?

me:enmmm ,此处冷场,对方已把天聊死

你大老远的跑非洲去看枯树?

me:是的,我就是飞了12000公里跑来寻找这片迷失在云海之中的死亡谷

什么是旅行?

我觉得 旅行是为了满足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很多人说:世界那么太大, 我们去看看吧

是的,太多的未知等我们去揭晓

有生之年能够走完自己想去的地方就已很不易了。

所以纳米比亚也是被我列为【有生之年系列】这句话源于我的好朋友:小花(此处@Aria 小花)

你的有生之年系列有多少?小本本上又写了那几个国家呢?

比如冰岛的极光,又比如埃及的金字塔木乃伊,还有很多未知等着我去一一揭晓

毕竟人生的答卷是交给自己的,别人眼中的景点再好与我又有何相干?

我的机票是我自己花钱买的,我想飞哪里就飞哪里

每个人对旅行的憧憬都是浪漫的,可能你脑海中憧憬的旅行城市是浪漫之都巴黎

巴黎我曾经也去过,但是这个城市并没有给我带来震撼

即便是那华丽的灯光下的卢浮宫也触动不到我的心灵

而纳米比亚死亡谷的千年枯树更是我想用心灵去触摸的神圣之地

开到云海边缘,我们有幸看到了雾虹,这样的景象真的是【有生之年系列】第一次看到

彩虹我们常见,但是雾虹我真的是第一次看到,并且这云海再次形成一个断层式的界限

但是它还在移动。放慢车速,我们开进了那片云海

云海之中沿途的枯树每一眼画面都如同电影般映入眼底,但似乎我来到了另外一个星球

是星际穿越吗?小何说我们要在云海里继续行驶大约10公里就到死亡谷了

心里似乎有些忐忑

死亡谷会不会也是被云海笼罩呢?

云海笼罩下的雾何时散去?我并没有看到任何关于死亡谷遇到云海的图文

大雾之下能看到枯树吗?带着忐忑的心情,我终于到了这里

云雾之中的沙丘下就是我敬畏的死亡谷

我终于到了

眼前浮现的画面超出了我的预想

勇气之地生命本该如此,让我想起了一步电影

电影的名字叫做:时间陷阱

难道云雾之下的死亡谷也是一个时间空洞吗?这种感觉愈发的强烈

电影之中是考古学家哈波(Hopper)为了找到四十年前父母失踪的真相,找到了传说中的不老泉。但是进入山洞后他随即失踪。洞穴的入口有一段温层区,闯过这区域,洞内洞外便是两个世界

两天后为了寻找他的消息,他的孩子们再次来到了洞穴外面

只是与他们想象中的寻人救援不一样,保护着不老泉的洞穴似乎与世隔绝

洞内一天,洞外千年,转眼学生们经历了无法想象的变故

于是为了找到逃出洞穴的方法,他们不得不继续深入

孩子们与洞内的原始人展开厮杀与逃生,

洞口的光影变化代表着四季光阴的变迁,穿过这洞口才能回到现实世界

穿过云海,走进死亡谷,我似乎幻想我已走进时间陷阱

会不会云开雾散之际,已经过去千年?

这些枯树因此会再次复活吗?

站在这枯树前,聆听生与死的对话

这些枯树或许就是上帝安排它们守住在这里,让它们屹立在这勇气之地

就像电影中的时间空洞保护着上帝的不老泉一样

如若云开雾散可以逆转千年,我想看一眼曾经茂盛如夏的谷底

也许那时候这里还不是盐碱地貌

这里或许是沙漠里的一片绿洲,谷底的树下有羚羊再这里饮水

动物们栖息在这里,红沙漠也并没有现在那么的寂寞了

望着枯树,等待云开雾散,这里的每一株枯树都不一样,但是它们却牢牢的在这里守护了千年

云开雾散,一束阳光射入谷底,照亮了死亡谷,时间从云海中苏醒过来

虽然这不是电影故事情节,但是上帝给予了我不一样的感受

当云雾散去阳光洒在枯树上的时刻

我感受到了万物复苏的那种栖息,那是生命的力量

死亡谷是有生命的

如今的死亡谷虽然是纳米比亚旅游景点之一

但是当地旅游局把这里作为保护区我真的赞同

我希望来访的游客都能有一颗敬畏之心来访

记得刚下了飞机刚进机场, 一行巨大的标语映在眼前

“They call it Africa, we call it home”

人们称这里是非洲,我们叫这里是家

就是这么朴实的一句话,写出了非洲人们对家园的热爱

虽然我们是来旅游

但是同样生活在这个星球之上,无论哪里都是人类的家

来到这里,每一个人都是回家。

只是短短20分钟云开雾散,此时此刻,天地间只剩下我与这千年枯树

我只想放空一切,我是谁?我来自哪里?这一切并不重要

置身于此和天地融为一体,向前狂奔,便是整个世界了

刹那间来自心灵深处的放纵,一切都是自由的

离开了死亡谷,我们打算返回保护区营地吃午饭,沿途时间还很多,于是我们停了下来合影留念

当然在我们强烈建议下,小何给我们跳了一段很厉害的舞,简直是吊炸天

时间还早,那我拍几张照好了,沿途的公路还是比较危险的,并不适合在这里玩滑板,当然拍拍照还是可以的,必定我懒得换滑板鞋了

隆重介绍一下我同行的小伙伴:小小喷子和杨杨姐

喷子哥是我在马蜂窝结实的一位好朋友。喜欢挑战极限,酷爱风光摄影,他去过的地方都是我向往的「有生之年系列」比如冰岛,芬兰,北极,西藏

圈粉一波把,喷子哥新浪微博@小小喷子

杨杨姐当然是喷子哥的妻子了

这一次纳米比亚之行,杨杨姐全程帮我们英文沟通

我的英文水平,此处就不过多介绍了,就是一点点吧

但是,喷子哥的汉式英语,堪称最棒,小何的最高评价是和喷子交流完全无障碍。

回到保护区,我们吃过了午饭,下午入住了酒店红沙漠营地酒店休息了一下午

俯瞰我们酒店无人机上了500m 我发现除了酒店这里什么都没有,那晚上在拍几张星空吧

一半沙漠一半海洋,纳米比亚冰与火的传说

斯瓦科普蒙德

2015年,《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在全球的热映,那个时候我得知拍摄地是非洲的纳米比亚

电影中故事的主人公一行人带着炫酷的车队穿行的末日荒漠,荒凉而狂野

虽然电影中有很多特效画面,但是电影基本上展现了纳米比亚真实的样貌。

那时候遍种了草「有生之年系列」

电影里的场景有多梦幻,现实中的纳米比亚就有多美。

有人将纳米比亚誉为世界上最不像地球的地方。

这绝非过誉,因为真实的纳米比亚,远比照片魔幻的多

纳米比亚上帝谱写着它冰与火的传说

海水是它流动的血,沙漠是它燃烧的心

斯瓦科普蒙德- 鲸湾港,这里是我们此行中转城市,但是也是我们必打卡之地

斯瓦科普蒙德被誉为极限运动的天堂,这里有着全世界最齐全的各类极限运动

当然跳伞是最不例外的,4000英尺高空一跃而下,俯瞰纳米比亚冰与火的传说

这个城市我依然种草为拔,由于我们抵达的当天,天气不佳下午小雨

我在红沙漠保护区拍摄星空那一晚着凉感冒,到了鲸湾港吃过午饭就去药店买药

原计划下午去跳伞,却只能留在酒店休息了

午饭过后,打鸡血一样吃过感冒药,在海边看了火烈鸟,航拍了沙海一线天

入住酒店我们定的两个单间少了一个房间,所有酒店临时调整,让我们住进了酒店最大的家庭房

推开窗子就可看到沙海

此景此经我想吟诗一首:啊 面朝沙海,无花盛开,吃了感冒药还是睡觉吧

一觉醒来坐在阳台看着对面的沙丘上,有人在遛狗散步

这一大片沙丘,4只大狗狂奔嬉戏

幸福感油然而生

人家遛狗家门口有一望无际的沙丘,狗狗可以随便跑

无人机飞到500,俯览沙漠,看不到边际,左边是海水,右边是沙漠

斯瓦科普蒙德短暂的停留,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埃托沙国家公园的神奇动物世界

埃托沙国家公园

期待已久的神奇动物世界终于到来了,沿着一望无际的公路一直向南开

埃托沙国家公园等我,能否完成下一个心愿呢?我开始期待了

出行前我便渴望在这片非洲的土地上可以看到狮子

狮子座的我总小最迷恋的动画片就是《狮子王》了

期待可以拍到狮子

埃托沙国家公园(Etosha National Park)德国殖民者于1907年建立

最初面积100,000 km,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

当然现在也是纳米比亚最重要的动物保护区

但是如果你想看动物大迁徙,还建议你去坦桑尼亚和肯尼亚

翻阅一些资料,埃托沙(Etosha)在当地语言中意思是“白色干水之地”

其实就是个长130公里,宽50公里,面积达4800平方公里的巨大的盐沼。

埃托沙野生动物园地域辽阔,地势复杂,是许多珍禽奇兽的栖息之地

动物保护区在建立的时候遍分布在草原里不同的地方都设立了人工饮水湖

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的埃托沙国家公园已经有着100多年的历史了

这里的动物们虽然是野生,但是它们已经习惯了人类的车辆经过,

习惯了人类为它们设立的饮水湖泊

抵达埃托沙国家公园天气不妙,当晚便下了雨,纳米比亚的雨季马上就要来临了

这便意味着雨季到来之际,动物们是有水可以喝的,如果晚上下过了雨,可能明天我们去饮水湖泊是看不到很多的动物的,但是还是抱着期待的心情

见到最多的动物要说就是斑马了

在红沙漠就看过来斑马,来国家公园自然不例外,在这里斑马可以尽在眼前

每次看到斑马和大象的时候就能想起赵忠祥老师解说的动物世界栏目片头

并没有想到我可以在这片非洲大草原上按下快门拍到成群的斑马,看它们在湖边喝水,吃草

早上我们出发后,就一直念叨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大象啊,在我们回来要吃早饭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一只年老体衰的公象,看它的牙齿变可看出它真的是一只很老的并且脱离象群的大象

远远望去它的路线和方向似乎是朝着基地酒店观赏区的人工湖方向而去,我们看着它很缓慢的移动,小何说,一会我们吃完早饭,它刚好能走到人工湖,果然被小何说中,我们抵达湖边时候刚好看到它远处走来,似乎有一种终于可以喝水了的心情,我们安静的看着它,无意打扰,看着它用长鼻子喝水给自己洗澡降温的完整过程。真的是很萌很可爱

当然傍晚的时候我们也幸运的看到了象群在湖边喝水,成年象会带着小象和象群们围在一起,很安静只是喝水,大象在我的记忆中一直是亲和力最强的食草动物

在红沙漠就已经领教过羚羊的颜值,它是纳米比亚的象征,在纳米比亚一定能看到野生动

羚羊一定是排首位,其次就是斑马

羚羊喜欢成群进食喝水,这样作为食草动物的种族对自己也是一种保护

这次我看到长颈鹿并不多,但是第一次看它喝水的样子

原来长颈鹿喝水是蹲下去的,曾经只是在动物园看到过它吃草喝水,

人工饲养的长颈鹿都专门的饮水器,但是草原中野生长颈鹿喝水是要蹲下身体俯身去喝水的

想看到的动物基本上都看到了,羚羊 大象 斑马 长颈鹿 各种鸟类

只是遗憾还没有看到狮子和豹子,沿途我们返回营地的路上,绝望之际,豹子出现了,就在我们行驶的路边休息,打盹,安静的像一只猫,我们停下来看了它20分钟它才离开,想必已经完全对人类无抗拒了,翻阅了一些资料,豹子在纳米比亚国家公园存活的数量并不多,能看到它算是很有运气了,为了保护它,纳米比亚成立了Cheetah Conservation Fund猎豹保护基地(距奥奇瓦龙戈车程50min)在这里有很多饲养的猎豹。

看过了猎豹心中留有遗憾的便是我们没有看到狮子,好多朋友说怎么可能看不到狮子能看到豹子呢?

大概在雨季到来之际看到动物的数量就是会很少吧,那些动物进食捕猎的画面也是没能看到

有机会下一次一定要去坦桑尼亚看一场动物大迁徙的视觉盛宴。

让我记忆深刻的要说是那天晚上,我们吃过晚餐后在湖边观赏区休息

变看到很多猎狗过来喝水,动物夜间饮水变得警惕性十分强,取保安全无误后才放心饮水,猎狗三五成群的喝完后纷纷离去了,远处走来一只长颈鹿和2只犀牛,犀牛动作很缓慢,等长颈鹿喝完后离开才下湖饮水洗澡,隐约的能感觉到的是犀牛似乎视力很差,来过纳米比亚的朋友说,埃托沙国家公园的犀牛也很少,能看到的也是运气很好了

篝火露营,纳米比亚给我的星空梦

埃托沙国家公园

满载而归的一天,营地里我们搭好帐篷后,喷子哥开始给我们烤肉了

今晚我们要吃最好的牛排,喝最好的红酒

当然这些食材我们是在营地的超市里购买的,只需用炭火烤熟即可

搭好帐篷之后,小何给我们准备我桌椅和餐具就去跑步了

我来烧炭,喷子哥来烤肉,这是此行纳米比亚最美的晚餐(星空下的野味)了

酒过三巡,回到帐篷睡了2个小时,等月亮落下后起来完成纳米比亚的星空梦

今天是最后一晚露营了,一定会拍到我期望已久的最美星空

纳米比亚被命名为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

这也是我们此行极度想在死亡谷拍摄星空的目的之一

这里拥有着全世界最黑暗的夜空

在这片非洲土地上,我们可以看到和北半球不一样的银河

月亮落下后,银河逐渐升起,我们可以用肉眼清晰看到大小麦哲伦星系

真的是太美太美了

红泥村的辛巴人还保留着500年前的生活方

红泥村

未被遗忘的原始部落

旅行的尾声我们去了红泥人村

红泥人村住着古老的辛巴族

辛巴族又俗称“ 红泥人”,因显著的红色外表及不着上衣而著称。辛巴族部落散居于纳米比亚北部,

所以返程沿途回到温得和克时候会经过他们的村庄

辛巴族总人数不足两万,一切都保留着原始的生活形态。

辛巴女子喜欢把一种红石碾成粉末和着牛油、羊油涂抹全身,就连头发也要裹上一层

因其族人以此为美,也为了抵御烈日暴晒和蚊虫叮咬,一经抹上,用水都很难冲洗掉,可以保持一周不褪色。由于缺水,辛巴女人都不洗澡,一辈子裹在红泥中,只是偶尔在清晨用特制烟熏沐浴,以除体臭,辛巴人保留着500年前的生活方式

在去红泥村之前,小何给我们介绍这里

辛巴族人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原始的生活方式,辛巴族只有成年女子才会用红泥裹住头发,未成年的辛巴族女孩会把头发向前梳起两个羊角辫。

辛巴族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导致活到成年的男性极少,所以有很多边劳作边带孩子的辛巴族女人。

我们抵达村子的时间已经临近中午,这也是此行我最想去的地方,必定到了非洲

还是想感受一下人土风情的,这样可以拍到一些人文的照片。

中午,村子似乎有些安静,家里的男人已经出门牧羊了,羊圈里不见羊群在家

家中剩下都也都是女人和孩子了,如今的红泥村有很多游客来访

所以访者来访拍照也是要收费的,每一人费用大约人民币50块钱左右

年轻的女子带着精致的头饰,头发裹着红泥,孩子们在村子里嬉戏打闹

虽然贫穷但是它们很快乐,看到它们手中的玩具,想象我们儿时的童年

如今孩子是多么的幸福,或许我们已经不喜欢的玩具它们都不曾见过

我很喜欢拍一些记实的照片,但是不愿去破坏这里的氛围,不愿多语

默默的记录它们的生活,记录孩子们的快乐,希望他们幸福

村子里房屋非常简单,用树木搭建的框架外部以棕榈叶覆盖用泥浆跟牛粪混合的(混合土)搭建而成

这是最古老的土屋制作方式了

村子的中心,围绕着小树,扎一个圆形的篱笆墙,这便是羊群圈养的场所了

行程路线

纳米比亚

1月11日:北京-温得和克(埃塞俄比亚航空转机飞行17小时)

中午抵达,入住希尔顿酒店酒店,下午租车公司取车,纳米比亚首都城区半日游

1月12日:温得和克-索苏维来红沙漠

上午出发购买沿途自驾补给,中午抵达红沙漠营地,下午45号沙漠踩点式拍摄

晚上住纳米布荒原保护区营地(车顶帐篷)

1月13日:红沙漠45号沙漠日出-死上午亡谷打卡

晚上入住红沙漠营地酒店1晚

1月14日:上午出发4斯瓦科普蒙德- 鲸湾港 中午抵达下午办理入住

下午俯览 鲸湾港 一半沙漠一半海洋(可以航拍)看火烈鸟

此行作为中转休息城市,没有深度游

备注:喜欢这个城市的朋友可以在这里尝试极限运动跳伞以及出海看鲸鱼

1月15-16日:埃托沙国家公园-拍摄动物2天

住宿:埃托沙国家公园营地帐篷2晚

备注:(可以住公园内酒店)

1月17日:上午离开营地途径南回归线

中午途径红泥人村,可以付费进部落拍摄人文图片,参观部落生活

下午抵达奥奇,奥奇作为18日去机场的经停城市,保障18日有足够时间抵达机场

备注:如若埃托沙国家公园直接到温得和克机场,时间过长,风险过高

避免路上耽搁时间所以在奥奇停留一晚

1月18日:奥奇-温得和克机场-北京

上午退房离开,沿途可以留出时间购买一些当地纪念品

1月19日:下午18点抵达北京

签证-机票-酒店-包车

纳米比亚

签证费用1813元

纳米比亚签证费用还是偏贵一些的

由于这次出行时间比较紧张所以加急在飞猪出签

机票费用10130元

纳米比亚的机票没有直飞,最合适的航段就是在亚的斯亚贝巴转机,共飞行17小时

去程转机中转间隔2个多小时,时间合适

返程中转间隔5个小时,间隔时间便与购物

酒店费用共计:3065元

1.11温得和克希尔顿

1.12住营地一晚

1.13红沙漠营地酒店(含晚餐)

1.14斯瓦科普蒙德

1.15-16 住营地2晚

1.17奥奇

关于包车 营地

3人AA=7600元

明细

包车费用3200元x6天=19200元

营地每人费用400元x3天x3人=3600元

共计费用22800元

赠送接送机以及转化插头和当地电话卡

个人物品清单(旅行必备)

纳米比亚

随身携带文件:

护照(含护照和有效签证 )

酒店住宿确认单

信用卡(境外可以使用)

美金1000刀

国际驾照或驾照(以防备用)

文具「本-碳素笔」

必带衣物:

短袖6件 衬衫2件 防晒衣1件 冲锋衣1件 薄羽绒服1件 短裤2件 长裤3件 (足够的内裤 袜子)

拖鞋1双 高邦户外鞋1双 滑板鞋1双

防晒防风护脸2个

必带生活用品:

洗漱用品:洗发水 沐浴露 电动牙刷 牙膏 防晒霜 护肤水 面膜 乳液 唇膏

隐形眼镜 (日抛)

太阳镜 2个

手表1个

U形枕1个

眼罩1个

国际转换插头 1个

国内插线板1个

充电宝1个

各类数码产品充电器 数据线 (手机充电线)

常用药品急救包:

驱蚊膏 风油精 薄荷鼻通 感冒药 肠胃药 创可贴 纱布 小剪刀 碘酒 退烧贴

辅助道具:

对讲机2部

手电筒1个

头灯1个

彩色面粉4色

营地彩灯2条

滑板1个

关于摄影

纳米比亚

电脑:mac 移动硬盘2T 读卡器

相机:佳能5d4

镜头: 70-200/f2.8 100/f2.8 16-35/f2.8 50/f1.4 增倍镜 减光滤镜 储存卡n张

无人机:精灵3 (3块电池/2套机翼)

gopro7: 5块电池 自拍杆(沿途只是录制了一些短视频)

三脚架1个

星云斜角5100稳定器1个(此行并没用上,因为时间不太够)

关于拍摄动物:

由于第一次去非洲,其实并没有什么拍动物的经验,出行前在淘宝租了佳能增倍镜

增倍镜有x2的效果,所以70-200增倍后可以到400,不过会损失一部分画质

作为尝试,这一次只能满足拍摄欲望,但是并不能达到自己的期望值

建议想去撸豹子拍动物的朋友一定带(租)一个150-600焦段的镜头,这样在可以拍到很远的动物

不过70-200 增倍镜的一些使用心得还是有的,例如录制视频时候,建议你把相机的设置开到4k的画质

5d4的机身4k是放大后的4k,所以说这样录制视频会更近一些

关于航拍-禁飞:

在纳米比亚的红沙漠以及埃托沙国家公园都是禁止飞行的

红沙漠死亡谷:纳米比亚5A级保护区,禁止一切航拍拍摄,可以理解为是对文化遗产的隐私保护

埃托沙国家公园:国家公园在入园是,就有经常检查,报备入园游客是否携带飞行器,如若携带,首先要登记无人机的机身编码,其次会把你的无人机统一锁起来(将无人机的背包拉索封起来不得私自打开)在离开时官方会统一拆除封锁,动物保护区不可航拍

剩余的沿途还是可以航拍的,但是要注意,低调飞行。

后记

纳米比亚

#杰克.凯鲁亚克#

you could call my life on the road, Prior to that I could always dreamed of……

凯鲁亚克在书中说:在路上 永远年轻 在路上 永远热泪盈眶

so 饼叔总是在路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曾经年少时,我用脚步丈量世界,渴望走遍世界的每个角

脚下的路,沿途的美景

每一次旅行都是对自己的一次洗礼

每一次旅行都是对世界的一次亲和

非洲这片沙漠留下了我的足迹

离开时我没有带走一粒沙

带走的只有这一张张照片

2019在纳米比亚给予了我一场美好的旅行。

未来,我也会一直保持一颗有热情的心,一直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