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尤以女性为甚。2001年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对武汉地区426例18岁以上成人进行尿失禁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尿失禁患者136人,占被调查人群的31.9%,女性93人,男性43人,分别占各自人群的40.3%和22.1%。在了解所有调查对象的就医倾向时,只有34.04%的调查对象有就诊意向。

尿频尿急尿失禁的原因是啥(尿频尿痛尿失禁)(1)

引起尿失禁,一般有三种情况:

其一,可能是膀胱过度充盈。

前列腺增生等疾病造成的尿潴留,随着膀胱内尿液积聚,使膀胱内压不断增加而超过尿道阻力时,尿液便可持续由尿道流出,临床上叫充溢性尿失禁

其二,可能是尿道括约肌松弛。

产妇和老年妇女尿道括约肌退行性病变、重症肌无力以及会阴手术、分娩等括约肌损伤都可引起尿失禁。尿失禁常在负重、行走、咳嗽、大笑、打喷嚏等情况下发生。临床上称之为压力性尿失禁

其三,可能是中枢神经损伤或病变。

外伤等造成支配膀胱的脊髓神经损伤,或者神经传导功能发生障碍,使排尿的初级中枢与大脑皮质失去联系,引起尿失禁。

尿频尿急尿失禁的原因是啥(尿频尿痛尿失禁)(2)

应对策略

尿失禁虽不能致命,但却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所以,应积极预防。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慣,防止尿道感来。

保持有规律的性生活。

加强体有锻炼,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疾病,以免引起腹压增高而导致尿失禁。

妇女生小孩后要注意休息,不要过早负重和芳累,每天应坚持收缩肛门5-10分钟。

平时不要憋尿,还要注意减肥,如果有产伤要及时修复。

注意饮食清淡,多食含纤维丰富的食物,防止因便秘而引起腹压增高。

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发现阴道有堵塞感或其他各种不适的感觉要及时就诊。

尿频尿急尿失禁的原因是啥(尿频尿痛尿失禁)(3)

盆底肌群锻炼法

盆底肌群锻炼法有助于提升盆底肌张力,改善膀胱功能。

① 每日进行45-100次紧缩肛门及阴道运动,每次3-5秒。

② 平躺在床上,每天至少进行仰卧起坐运动2次。

③ 平卧在床上进行快捷而有规律的伸缩双朋运动,每日3次。

④ 提倡蹲式排便,蹲式排便有益于盆底肌张力的维持或提高。

尿频尿急尿失禁的原因是啥(尿频尿痛尿失禁)(4)

尿痛

如果排尿时疼痛,可能是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十分常见,在感染性疾病中,它的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居第二位。由于女性解剖与生理上的原因,更易患尿路感染(如新婚夫妇性生活不洁常会造成女方尿道、膀胱细菌感染发炎)。

尿道、膀胱细菌感染发炎,致使尿道黏膜充血肿胀,排尿时会产生剧烈的疼痛。

尿路感染的特征是尿频、尿急、尿痛的膨胱刺激症。

急性尿路感染可伴有发热、寒战、腰痛;慢性尿路感染可见低热、腰酸、轻度水脚,患者肾区有叩击痛,尿液混浊,尿的臭味很重。

有以上症状,就基本上可确诊为尿路感染。但是,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很多、医生还要根据病情做一系列化验与检査才能明确诊断。因此,患者应给予积极配合。

尿频尿急尿失禁的原因是啥(尿频尿痛尿失禁)(5)

如果排尿时疼痛,有血尿,可能是结石、肿瘤压迫尿道所致。

血尿伴有腰部胀痛或一侧腹部绞痛,以肾、输尿管结石的可能性最大,疼痛大多向下腹部或低尾部放射,疼痛银转不安,多为输尿管结石。

并不是所有的结石都会引起尿痛,主要与梗阻程度、积水速度以及结石活动程度相关。较大的结石,或者在肾脏、输尿管、膀胱里不活动的结石,如果没有造成突发的梗阻和感染,不会出现疼痛。较大的尿路结石活动较少,大多数疼痛不厉害;而较小的结石容易活动,一旦堵在输尿管内突然引起梗阻,疼痛就非常剧烈,常称为肾绞痛

尿痛应从防治各种生殖道疾病开始。

尿频尿急尿失禁的原因是啥(尿频尿痛尿失禁)(6)

尿急

如果排尿急迫,常与尿频、尿痛同时发生,可能是泌尿系炎症所致。

憋不住尿,稍有排尿意愿就已排出尿液即为尿急,大多是由于膀胱、尿道及前列腺急性炎症或膀胱容量显著缩小所致,常与尿频、尿痛同时发生。

如果排尿急迫,可能是心理性因素所致。

人们总有一种感觉,在即将上火车、登机、出发的时候,习惯性解一下小便,可不少人解了以后很快又有尿意,这就是精神作用的结果。

精神紧张或与排尿相关的神经病变,均可引起神经系统反射紊乱,发生尿急、尿频。神经性多饮多尿症、神经性膀胱炎,就是常见的精神神经性因素所致。

经常失眠、消化不良,或严重的神经衰弱,在睡觉之前常常小便频繁、急迫,这种情况多见于中年女性。精神性因素引起的尿急,一般表现为小便较少,明显有精神作用的“迹象”。精神紧张引起的尿急,对身体健康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可进行心理治疗和调节神经的药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