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为了丰富小记者们的学习生活,开阔他们的眼界,江西晨报小记者团组织小记者们走进玛雅音乐教育,开展了一堂趣味横生的特色课堂——体验非洲鼓!小记者们平时或许只能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东西,现在就这么真实地出现在了他们眼前,大家一个个张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惊讶之余,更是难掩内心的激动,都兴奋地欢呼起来。

了解非洲鼓的起源

学习打鼓基本要领

在正式练习之前,章老师首先向小记者们介绍了非洲鼓,让孩子们知道非洲鼓起源于西非部落,属于土著民族的传统乐器。它的功能和用途在非洲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用于音乐外,有时还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或用来传递各种信息,即所谓“会说话的鼓”。

介绍完非洲鼓文化,章老师给孩子们示范打鼓的一些基本要领,如:鼓面的打击位置,手要如何放置,手掌如何击打鼓面……又向大家介绍非洲鼓的三个基本音:低音、中音、高音,看似如此简单的音,却在老师娴熟的击打下变成了自由奔放、强劲有力的鼓点,那一个个充满节奏的击打,时而高、时而低,那巧妙的衔接,小记者们的整个身体也会忍不住随着节奏动起来。简单的学习之后,小记者们掌握了打鼓的基本技巧,都争先恐后地要体验一下,场面真是热闹非凡!

奇妙的打击乐之旅

传递出粗犷的原始能量

理论课程结束以后,接下来,就是小记者们期待已久的体验环节了。

每个小记者们都挑选了自己喜爱的非洲鼓,在老师的指导下,小记者们学习了《小苹果》和《小宝贝》两首曲目的表演,手法也越来越娴熟,双手跟着节拍在鼓面上一起一落,欢快的鼓声就从他们手下飞出来了。虽然曲子不如专业鼓手演奏的那么动听,可里面流淌着童真的快乐,蕴含着对世界的认知,包裹着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小记者脸上洋溢着天真的笑容,热闹的场面让人不禁感慨生活的美好和世界的精彩!

一堂课下来,在场的小记者和家长们都意犹未尽,他们热情地邀请章老师再表演一个节目。精湛的技艺、灵活的手法、生动的表情,在高低音的转换中,在激昂惬意的鼓点中,跳跃的节奏传递出粗犷的原始能量,敲出人生应有的单纯快乐和愉悦,让在场的小记者们和家长们赞叹不已。

看似简单的非洲鼓,通过双手技巧配合,从简单到复杂的肢体动作,使小记者们在集体生活中真正体会到了节奏乐的魅力,小记者们也在非洲鼓的打击中释放自我,体会着团队合作的乐趣,最后大家在热情的鼓点中结束了有趣的音乐之旅。

非洲鼓和其他乐器配合(小记者体验打击乐器非洲鼓)(1)

小记者认真地听老师讲授非洲鼓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