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2日讯 今年以来,郓城县不断深化对脱贫事业连续性、稳定性的认识,不断激发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以更大决心巩固当前脱贫成果、更强力度攻坚克难,善做善成,确保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继承黄文秀精神推进脱贫攻坚(善做善成质量为先)(1)

苑爱菊老人家住郓城县黄泥冈镇周庄村,她的老伴和子女以前在外地企业打工,一家人的生活过的还不错。但是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6月份以来的南方洪灾影响,她的家人外出务工受阻,本来已经脱贫的家庭收入出现变数。为帮住这个家庭实现稳定增收,镇党委政府给她找到了在家门口扶贫车间加工酒盒的工作,每天有了六七十元的收入。

继承黄文秀精神推进脱贫攻坚(善做善成质量为先)(2)

正是靠着这些家门口的扶贫车间,让众多的贫困群众重新找到了奔康致富的自信。但是,这些扶贫车间目前也受到了扶贫产品滞销、加工费用回款困难等影响。

只有让扶贫车间健康发展下去,才能消除已脱贫人口因失业造成返贫风险,边缘人口存在的致贫风险,因此郓城县黄泥冈镇持续加大了对扶贫车间的扶持力度。

继承黄文秀精神推进脱贫攻坚(善做善成质量为先)(3)

郓城县黄泥冈镇侯楼村扶贫车间是一家专门生产冷链食品的加工企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其中周边五个村的贫困户就有30多人在这里就业,脱贫效能明显。黄泥冈镇一边做好因疫因灾致使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的群众,一边精准施策,对企业出台真金白银的帮扶措施,促使扶贫车间日益红火。

郓城县黄泥冈镇一直把发展产业作为贫困户实现脱贫、防止返贫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就业,富裕群众、稳定了扶贫成效。

继承黄文秀精神推进脱贫攻坚(善做善成质量为先)(4)

目前,郓城县通过激发“扶贫”又“扶智”的内生动力;千方百计提升县域内脱贫的可持续性,在700多个村庄的广大农村,逐步建立起了一个个富民产业,打造出了一处处扶贫长效企业。由于在广大农村有了产业支撑,保证了贫困人口在家门口有就业岗位,有就业机会,为农民的持续稳定增收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郓城融媒记者 曹金磊 闫兆任 鹿兰哲 编辑 马晓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