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翻阅印度文化》的第二部分,接上篇《这就是印度》)

恒河流经瓦拉纳西时,浩然荡荡,好不壮观,恒河中的鲤鱼,长达两三米。一跃可达数米,可谓:鲤鱼跳龙门。住在瓦拉纳西的印度人十分讲究捕鱼的艺术,他们把用灌笼捕获的水獭经过一段“培训”后,在背上系上绳,放在水中,十几只水獭一起发力,把河中的鱼撵到渔夫事先撒下的网中。

印度的恒河祭祀 印度恒河的祭奠(1)

印度人也狡猾,恒河发怒之时,河水暴涨八米,瓦拉纳西一片泽国, “人或为鱼鳖”。印度人退洪水的办法就是把湿婆的巨像一排排在水面上供起来,然后再一排排随水放去,让湿婆大神去安抚恒河女神 。人皆不吃、不喝、不动、不睡,全部赤裸裸淋在雨中、站在水中,直到恒河女神在湿婆大神的安抚下悄然而退时,他们才重新生活,有许多人就此而随恒河女神而去,印度人并不悲伤,他们会继续祈祷,作法事,祝愿他们随女神一路走好。

印度的恒河祭祀 印度恒河的祭奠(2)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据说五百年中,每当恒河女神震怒之前,瓦拉纳西一带河畔就会出现成千上万的甲鱼爬上岸来,似乎在等待着女神的降临。据说最大的甲鱼大如巨伞,重达数百斤。瓦拉纳西的印度人会把湿婆神像请出神殿,放在河畔,一望无际的甲鱼会悄然而去,数十年女神都不在发怒。当然印度人从来不敢“染指”甲鱼,甲鱼也是神。

印度的恒河祭祀 印度恒河的祭奠(3)

瓦拉纳西是印度神的所在地。瓦拉纳西城是印度教徒心中的圣地。犹如穆斯林信徒向往麦加,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佛教圣地蓝毗尼一样。“饮恒河水,敬湿婆神,结交圣人,住瓦拉纳西。”是印度教徒一生中的四大追求,神圣而高崇。瓦拉纳西是因恒河女神之恩而建而兴,又是湿婆神的领地,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庙宇、神殿竟有1500多座,各种宗教节日有430多个,瓦拉纳西的善男信女整日是在神殿庙中行走啊!

印度的恒河祭祀 印度恒河的祭奠(4)

有人说,恒河流域的印度人口多达六亿多,几乎所有印度教的信徒不惜“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咽树皮”来到恒河朝拜、朝圣,见到心中时刻思念的、最神圣的恒河,千言万语、千朝万拜,首先化为一声从内心发出的“长哭”,把心中想的一切,跪在恒河河边,“哭诉”,没有人能听懂他们在“哭诉”什么?但他们都“哭诉”那么认真、那么虔诚,泪水会顺着指缝流到恒河之中,没有人能分清哪是泪水,哪是“圣水”?

其实那些都是序曲,真正朝圣、朝拜是在“大壶节”的第一天。天色尚黑,东方欲晓,达萨斯瓦梅朵河坛上,早已人头攒动。几十个伸入水中的石台阶,莫说跪下朝拜,就是站着也是先到有空隙,再迟尺寸皆无。

印度的恒河祭祀 印度恒河的祭奠(5)

太阳初升,数十万人蜂拥而至,摩肩接踵,气势如潮,这中间还有搀着、扶着、架着、背着的,也有躺在担架上,坐在轮椅上的;更有一队队抬着死尸的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死尸被放在木架上,用金色或红色写有经文的丝绸包裹着,头部边上有盏长明灯,小红灯泡发出一种刺眼的光束。四位抬着死尸的人,似唱似喊,拖着长长的尾音有节奏地叫着号。据说恒河岸边每天火化三百具死尸,都是架上数层木柴焚烧,再把烧过的柴灰和骨灰一起扬进恒河,让他们的灵魂得到宽恕,罪孽得到流涮,转世得到幸福。

印度的恒河祭祀 印度恒河的祭奠(6)

在瓦拉纳西的许多地方,都躺着、卧着许多病人,有的已经奄奄一息,但他们一不吃药,二不求医,都在等待着死亡的降临。他们中间的许多人,是在觉得自己重病缠身以后,便不远千里,被抬着、架着、背着、用车推着,来到恒河边,当他们望见恒河河水时,他们便不再进食,每天早晨要求用恒河河水浇灌他们的天灵,然后再喝下发混变黑的恒河水。他们会由衷地、幸福地微笑。因为他们可以在瓦拉纳西的恒河边得到火化,得到升华,方知真正用幸福和微笑迎接死神的,只有印度教徒。

印度的恒河祭祀 印度恒河的祭奠(7)

在恒河边焚烧尸体,是一项规定极严格的“入河”法事。抬尸上架,干柴垒叠,死人穿戴,裹身衣衫都有规定,也是印度教文化的一页。这些界乎于阴阳两界中的苦活都是由印度最卑下的阶层人去完成,印度人称其为“贱民”。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分为贵民和贱民,是印度文化最卑鄙、最肮脏的一页。

恒河边焚尸场上堆着一垛干柴,由“贱民”把尸体抬到干柴垛上,又在尸体上撒上开败的菊花,然后把尸体身上穿的尸衣脱下来,让他们裸体转世。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罪恶的肉体中解脱出来。为了防止烧尸的恶气伤人,还要在死尸和柴垛上一把一把撒上各种香料。好在印度也产那些在燃烧后发出各种刺鼻气味的香料。

印度的恒河祭祀 印度恒河的祭奠(8)

“贱民”并没有权力点燃烧尸的柴垛,那是由死者的儿子,在为亲人送行之前剃头削发后,亲手点燃它。

念经声起,祈祷声起,送行的乐器吹奏起来,浓烟起、火焰起,各种刺鼻的味道起,唯独没有哭声。最后由“贱民”把烧后的骨灰用双手捧进骨灰筐中,然后用头高高顶起,一步步走向恒河水中。恒河河面上蒙上一层又一层灰色的骨灰,浑浊发暗的河水,缓缓而去。这时候,家人把放在河中的小纸船上的招魂灯点燃,在梵文的曼陀铃声中缓缓放走,一直看着它漂走,远去......

印度的恒河祭祀 印度恒河的祭奠(9)

朝霞终于升起,河面上一片闪耀的鳞光,朝拜的人群开始一步步走下台阶,走向“圣河”,男人们赤裸着身体,仅着一小兜遮羞布,女人们裹着薄薄的纱丽,他们用手轻轻捧起“圣水”,深情地喝着,虽然恒河的河水已经严重污染变质,但教徒们都虔诚地把水捧起,让水流过自己的头发、脸庞,流进嘴里。有的教徒干脆把脸浸进“圣水”中,感受圣水的神圣,每喝一口“圣水”,他们都向着太阳喃喃地叨念,没有人去听他们的“念词”,也没有人能听懂,他们在忏悔,在洗刷自己的人生的污点和罪孽,在让“圣河”的“圣水”洗干净自己的灵魂。

印度的恒河祭祀 印度恒河的祭奠(10)

女教徒们一般都披绸裹纱地坐在达萨斯瓦梅朵河坛的石头台阶上,默默地念着经文,静静地观看着恒河,然后轻轻地起身,慢慢走进“圣河”之中,她们虔诚地捧起河水,神圣地喝下去,再把“圣水”淋到头上、洒在脸上,让“圣水”和泪水一起流下来。她们双手捧起“圣水”,敬献给湿婆大神,把“圣水”洒进自己的胸膛,对着想象中的“恒河女神”,湿婆大神会边哭边诉说,边诉说边淋水,直到哭泣难止。终于她们蹲在水中,浸泡全身;打开头发,湿透一切,一层层解去包裹身体的衣物,让“圣水”洗净自己的身体、自己的灵魂;让泪水伴着“圣水”诉说自己的人生。

印度的恒河祭祀 印度恒河的祭奠(11)

入夜,还有夜祭。“恒河女神”是不睡觉的,“圣水”是昼夜流淌的。每晚七点半,夜祭开始。一眼望不到边,四周都是黑压压的夜祭人群。不知是教义的哪一条规定,参加夜祭的人,要双手合十,叨念经文;还有哭的、唱的、喊的、叫的,发出一声高过一声的惨叫,黑暗中时不时地突然响起,有些瘆人。最终他们要把手上恭恭敬敬托着的小小“彩灯船”,在一片绿叶上放着一小块油蜡,点燃后放入恒河中,让它随波而去,漂流向远方,他们理想中的天堂......

但恒河的圣水变质了,变灰了、变混了、变味了。恒河上有一层时薄时厚的垃圾,甚至会有人的尸体飘过;瓦拉纳西的所有街头巷尾都有一股冲鼻的“怪味”,让人不得不掩鼻皱眉。但在信仰印度教的印度人心目中,那是人世间最值得信仰,最值得崇拜,最值得一去的地方;恒河的“圣水”是最洁净、最神圣,世间还有能冲洗罪孽、洗净灵魂的水吗?这是宗教文化,也是印度文化。

印度的恒河祭祀 印度恒河的祭奠(12)

同样创造印度文化的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就曾说: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就是一个世界;一千个太阳和一千个月亮就是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就是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就是一个大千世界;那么大千世界中究竟有多少个太阳和月亮呢?有十万万个太阳和十万万个月亮。

这就是释迦牟尼能见到的世界观,也是他的文化观。印度文化似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睁开眼就能看透的。但我们也相信,恒河女神也会希望能恢复她五百年前的“圣水”。

印度的恒河祭祀 印度恒河的祭奠(13)

这是一本难得的回顾时代的书,一本对潮流和运动深刻反思的书,一本记载着知识青年复杂多重情感的书,这就是白头翁新作《也是三春也是秋:我的知青岁月》,值得阅读,值得拥有,值得置放在案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