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氏家族的来历(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1)

贾氏家族的来历(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2)

《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

东王村贾氏家族文化(二)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泽武整理

序言

据1991年《洛宁县志》记载:1987年户口册统计,洛宁县全县贾氏人口6296人,贾氏在洛宁县姓氏排名第十三名。

据2005年《洛宁县志》记载:洛宁县全县贾氏人口7698人,贾氏在洛宁县姓氏排名第十二名。

洛宁县贾氏家族主要有五大宗派:1.赵村镇东王村贾氏家族;2.赵村镇东山底贾氏家族;3.故县镇窑瓦村贾氏家族;4.城郊乡温庄村贾氏家族;5.河底镇范店村贾氏家族。

《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根据洛宁贾氏家族的主要宗派,分章介绍。该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首先介绍贾氏来源、迁徙、分布、郡望及堂号;第二章,赵村镇东王村贾氏家族文化;第三章,赵村镇东山底村贾氏家族文化;第四章,故县镇窑瓦村贾氏家族文化;第五章,城郊乡温庄村贾氏家族文化;第六章,河底镇范店村贾氏家族文化。

今年春节期间我在整理完善《洛宁段氏文化》专刊时,涉及到谷圭村贾氏,故而萌生顺便将《洛宁贾氏文化》一并整理出来,这项工作现在已经告竣。在征集资料期间,先后得到谷圭村贾显军、贾永生、贾爱民;东王村贾铁振、东山底贾书光、贾书敏;窑瓦村贾振禄积极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捐赠故县窑瓦村《贾氏族谱》,范店村贾平安等许多贾氏家族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会内人员张红歌积极提供范店村支书贾平安的电话,老会长张泽民为我提供东王村贾景堂简历,马红军跑前跑后了解河西村贾氏基本情况等,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我个人能力有限以及多种原因,可能会有一些遗漏。这个专题只是我个人对“洛宁贾氏家族研究”的一个初步尝试,难免会顾此失彼,存在不足之处,还有待洛宁姓氏研究各位同仁进行补充和完善。

非常感谢社会各界人士,长期以来一直对洛宁姓氏研究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真诚感谢那些奋战在姓氏研究工作战线的同志们,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和默默无私的奉献。洛宁姓氏研究工作是一件旷日持久的攻坚战,任务艰巨,任重而道远。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的基本思路和主导思想是,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洛宁县档案史志局马松民局长的正确领导下,研究会内顾问、骨干群策献力,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有一大批姓氏研究骨干、理事、会员和民间各家族热心家谱研究者勤奋敬业,通过大家长期不懈地努力,持之以恒,洛宁姓氏研究工作必将迎来一个又一个高潮,最终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现将《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主要内容列举于后:

一、贾氏来源、迁徙、分布、郡望及堂号

二、赵村镇东王村贾氏家族文化

三、赵村镇东山底村贾氏家族文化

四、故县镇窑瓦村贾氏家族文化

五、城郊乡温庄村贾氏家族文化

六、河底镇范店村贾氏家族文化

二、东王村贾氏家族文化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泽武整理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员贾铁振 贾永生审阅

(一)东王村贾氏家族概况

(二)东王村概况

东王村村名由来及沿革概况

(三)东王村文化古迹

①东王村的古寨

“老寨” “西寨”, “兴龙寨” “卧龙寨”。

②东王村各大家族祠堂及碑记

③东王村的庙宇

3.东王村历史文献

【东王村村志】

【东王村各家族家谱】

(四)东王村贾氏家族支派

1.东王村贾氏家族支派

①东王村贾氏支派概况

②东王村“贾、冯”两家族世代不通婚

2.谷圭村贾氏支派

①谷圭村贾氏支派概况

②谷圭村贾氏祖茔

③谷圭“贾、尚两姓”世代不通婚

3.东宋镇上宋行政村贾窑村贾氏支派概况

(五)【贾氏家谱】

(六)【贾氏祠堂】

(七)贾氏人物志

(八)东王村贾氏家族堂号

(九)贾氏家族楹联

(十)关于贾氏始祖迁居洛宁的历史记载

贾氏家族的来历(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3)

二 东王村贾氏家族文化

(六)【贾氏祠堂】

1.【东王村贾氏祠堂】

①【东王村上村贾氏祠堂】:

位于东王村东上村东沟口下。贾氏后裔于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修建有贾氏祠堂一座,座北朝南,主要建筑有:有大门一座,正殿三间,戏楼一座三间,建筑均为土木结构。雍正十三年(1735年),修建卷棚三间,偏殿三间,建筑为砖木结构。1968年偏殿、戏楼被拆毁。贾氏祠堂雕梁画栋,建筑宏伟,1983年农历十月三日晚有人在正殿生火取暖,引起火灾,将正殿及卷棚全部烧毁。1996年贾氏后裔为纪念先祖,在贾氏祠堂原址树立“始祖贾公大人讳秀贺氏并列祖列宗之灵位碑”一通。

民国中期《修建贾氏祠堂碑》:残碑尚存,上边记载有:九世,十世179人,十一世185人,其中西门十一世人名有8个带三字的人。东门捐款29元,西门捐款29元,南门捐款10元,共捐款68元。

②【东王村东门贾氏祠堂】:

在东王村东上村西沟口内,贾氏东门后裔于清朝中期修建有贾氏祠堂一座,座北朝南,主要建筑有:有大门一座,正殿三间,建筑均为土木结构。已毁。

③【东王村贾氏西门祠堂】:

在东王村东下村“卧龙寨”(即西寨,大寨里)东边路北处。贾氏西门后裔于清朝中期修建有贾氏祠堂一座,座北朝南,主要建筑有:有大门一座,正殿三间,建筑均为土木结构。已毁。

贾氏家族的来历(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4)

贾氏家族的来历(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5)

贾氏家族的来历(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6)

贾氏家族的来历(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7)

始祖贾公大人讳秀贺氏并列祖列宗之灵位碑

2.【谷圭村贾氏家庙】:谷圭贾氏于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谷圭村下村贾家胡同北侧建有贾氏家庙一所。贾氏家庙有大门一座,正殿三间,1963年被拆毁。

贾氏家族的来历(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8)

贾氏家族的来历(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9)

贾氏家族的来历(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10)

贾氏家族的来历(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11)

谷圭村贾氏家族神祗

(七)贾氏人物志

贾巨:字颖,东门九世人。生于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春,东王村上沟(东上村)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自幼聪颖,勤奋好学,成绩优秀,(1701年)考为秀才。后选拔为贡生。任山西省解州督学,后任陕西督学官。在任清廉公正,为人耿直,为民分忧,扶贫助资贫寒学子,深受人民爱戴。康熙五十二年(1717年)陕西省大荔县一带久旱无雨,禾苗枯死,颗粒无收,公派贾小湾回家乡,变卖家产筹款五千五百两纹银,四处筹粮,救助百姓,从外地购买玉米、小麦十余万斤运回大荔县,让百姓渡过饥荒之年,百姓感念,称公为“再生父母!”大荔县百姓送匾额八面,以感恩德。雍正八年(1731年)在山西夏县骑马时从马上跌下,以致成疾,病故于山西省运城,年仅五十岁。

贾长令:东王村上沟人。(1800年)恩贡生。

贾长城:东王村上沟人。(1802年)考为秀才。

贾清朝:东王村上沟人。(1883年)为童生。

贾虎:1906年生于东王村,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任东王村民兵连战士,1948年1月与敌作战,光荣牺牲于洛南县四区故县村,年仅42岁。为国殉职,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

贾学:1908年生于东王村,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任洛南县二区东王村民兵连班长,1948年1月与敌作战,光荣牺牲于洛南县二区东王村,时年40岁。为国殉职,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

贾秀卿:东下村人。1983年晋为畜牧兽医助理师。

贾秀卿:1914年9月14日生于东王村,卒于1992年4月十四日,终年78岁。公少小失怙,门衰祚薄,孤苦零丁,依母程氏成人。少年时期毕业于洛宁县立第一小学,随母务农,尝见牲畜患病而不治,遂立习医疗畜之志。昼随族伯临诊实习,夜则苦读牛马经,深钻细研,三度春秋,医道渐通,弱冠之年即行医桑梓,疑难杂症手到病除。及至成人,人畜医术俱通。《洛宁县志》记载:“公观其面,听其音,知其病,有神医之称。”公不抽烟,不嗜酒,每当集日倚门而立,待患者就诊。公在五十年代行医洛宁兽医院,先后培育了兽医三百余人,编写大小家畜疾病验方万余言,退休后欲编辑出书,可病魔缠身未能如愿。六十年代当选为县人大代表,人民委员。八十年代任县政协委员,洛阳市畜牧兽医学会理事,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奖章证书,获市县级老有所为荣誉证二次,一生获县局奖励十八次。行医六十余载,救危畜成千上万,医活病人难以计数。医道之精妇孺皆知,医德之高有口皆碑。给人诊病,不论贫富老幼,随叫随到,有求必应。在文革期间,公住牛棚内依然隔着门缝为患者诊治疾病。公存惜贫之心,待病人如亲人,凡有就诊者,广行方便。公常用田间野草治病,且方之奇特,药理之怪,曾用白马尿治愈食道病患者。所开处方药贱疗效好,在乡间深受百姓爱戴。公临终之际告诫儿子,行医之道,切忌用名贵药品治病,要用普通的常用药来治大病,尽量降低药费开支,为求医者减轻负担。公的医德和医术赢得了世人的尊敬,病间探望者络绎不绝,去逝后吊言者千人之多。出殡时,灵棺一改传统用木椽抬的习惯,乡邻用双手将棺材抬到墓地,礼遇至隆!四方乡邻自发捐款为公碑树立传,著名剪纸艺术家李笑白为碑额作画:“俯首甘为孺子牛",河南大学教授韦东晨亲撰碑文,称颂公“德似崤山高,道比洛水长,你的名字不用刻在石头上,恩德永远镌刻在洛宁人民心中。 ”

贾氏家族的来历(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12)

1991年《洛宁县志》“人物志”中“贾秀卿”

贾京雷:1917年生于东王村,1947年参加洛南县县大队,任县大队一连二班班长,1948年5月与敌作战中,光荣牺牲于河南嵩县,年仅31岁。为国殉职,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

贾氏家族的来历(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13)

《洛宁县人大常委会志》中的“贾景堂”传

贾景堂:东王村上沟人,生于1919年8月15日。1938年6月在洛宁县立简易师范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毕业后,党组组织派他回原籍进行地下工作,发动群众,传播革命道理,进行革命活动,组织农民武装,开展地下工作。当时按照党组织安排和村外党员成立了一个党支部,贾景堂任党支部书记。1939年在本村又发展了贾鸿初、贾克仁两个党员,相继又培养了李占成等人为党员对象。由于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有利于开展工作,同年6月,经上级党组织批准,贾景堂兼任东王村党支部书记。发动劳苦大众,组织地下农民协会,在地方开展工作,传播马列主义,领导群众组织地下农民协会,反对贪官污吏,开展减租减息斗争。1944年12月任河南鲁山县物价管理委员会干事;1945年奉调回洛宁,任洛南县办事处民政科长;同年8月调任太岳军区王屋二区、王屋县委、豫西二地委政治交通员和秘书工作;1947年在洛宁县农民协会工作。建国后,任洛宁县委秘书;1954年—1960年历任洛宁中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洛宁高中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洛阳卫生专科学校校长;1961年—1963年先后任洛宁县财贸委员会秘书、主任;1963年5月—1967年3月任洛宁县副县长;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曾下放上戈公社接受教育;1972年任洛宁师训班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1973年5月—1978年4月任洛宁县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革委会主任;1978年4月—1981年3月任洛宁县革委会科教办副主任;1981年3月—1984年8月洛宁县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1985年6月离休,享受地专级待遇。1994年4月13日病逝,享年76岁。

贾鸿初:又名长海,1920年7月1日出生于东王村上沟贫寒家庭,1938年接受马列主义教育,从事革命工作。193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展地下革命活动。1942年受党组织委托参加县土地申报工作,任办事员。1944年为开展农民减租减息运动,受党组织委派回村任保长,领导劳苦人民开展农民减租减息运动。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国民党为争夺胜利果实向豫西进犯,我党为保存洛宁地方革命力量,洛宁共产党党政人员分期分批北渡黄河,于9月间随军北渡到山西阳城县一带开展革命工作,任阳城县民政科科员,积劳成疾,于1946年4月1日病故于阳城县,年仅26岁。为国殉职,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

贾念祥:又名鸿范,1924年2月1日生于东王村上沟,1945年北渡黄河参加革命工作,194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随陈赓谢富治大军南渡黄河,挺进豫西,于8月30日解放了洛宁县城。后返回故乡,受党组织委派在洛南县任公安大队队长。后在剿匪、反霸时任三区(陈吴乡)民兵大队长兼指导员。1948年春国民党胡宗南部队进攻豫西洛南县三区民兵武装,由洛宁转战嵩县,嵩县被围。1948年2月与敌作战,光荣牺牲于河南嵩县陶村,年仅24岁。

贾金海:1926年生于东王村,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任东王村民兵,1948年1月与敌作战,光荣牺牲于洛南县二区东王村,年仅22岁。为国殉职,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为国殉职,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

贾德林:1930年生于东王村,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3年光荣牺牲于朝鲜金城,年仅23岁。为国殉职,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

贾应申:东下村人。1948年在广西省援军分区模范。

贾京付:东王村上沟人。1952年在荆江分洪中立大功一次。

贾丙邦:东下村人。1953年在援军部,荣立三等功臣。

贾学海:东王村上沟人。1955年洛宁县简易师范毕业。

贾建舟:东上村人。1962年郑州大学毕业。新华社记者,人民时报记者。通讯报道:1969年写有《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上世纪八十年代《好支书王廷江》等在《人民日报》发表。曾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贾振华:东王村上沟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任东王村党支部书记,八十年代任洛宁县卫生学校办公室主任。多次走访山西省洪洞县县志办公室,洛宁县地名办、民政局和知情人,结合老村志,历经数年,殚精竭虑,费尽心血,于1985年修成《东王村村志》传世,对研究东王村的村名由来、历史沿革、文化古迹、及各姓氏来源、堂号、家庙、家谱、迁徙、分布和人物生平事迹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传承东王村历史文化,有重大意义。

贾氏家族的来历(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14)

贾振华所修的《东王村村志》

贾根智:东上村人。1964年武汉通讯学校毕业。

贾怀亮:东上村人。1964年长沙政治学校毕业。

贾鸿耀:东下村人。1964年南阳医专毕业。

贾梁:东上村人。1981年开封师范毕业。北京时代风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任。中国作家万里行组委会秘书长,编辑、记者、作家、曾策划宜阳县李贺杯诗歌大奖赛等各种文化活动。主要作品有散文《送母亲回家》《纪念一棵树》《时代的呐喊》《金钱的审判》等。任河南贾姓委员会《中华贾姓通史》文化顾问。

贾献堂:东上村人。1982年豫西农专毕业。

贾书有:东上村人。1982年西安大学毕业。

贾克礼:东上村人。1982年西安师专毕业。

贾松贤:东上村人。1983年洛宁师范毕业。

贾绍岭:东上村人。1984年在“全国农村青年书法比赛中获三等奖。

贾西有:东上村人。1985年西安工业大学毕业。

贾献杰:东上村人。北京时代在昆明电影制片厂从事录音工作,曾录制《黑面人》《叶赫娜》《绿色的网》《台湾情侣的奇遇》等影片。

贾荣韬:东上村人。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全国资深戒除网瘾专家。《和润万青》微信平台创办人,著有《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贾红艺:东上村人,河南贾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贾富水:光阳村人,原中国老龄委员会外事处处长。

贾法坤:田洼村人,1970年任长水公社党委书记,后调任洛宁县委组织部部长。

贾金铭:谷圭村人。清光绪年间邑庠生。

贾万全: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邑庠生贾氏后裔九世贾万全续修谷圭村《贾氏家谱》。毛笔抄本一册,保存基本完好。

贾金镜:谷圭村人。礼生。学识渊博,精通传统礼仪,经常为村中段氏家族主持祭祖等大典,深受乡里敬重。民国二十三年续修谷圭村《贾氏家谱》传世。

贾芝荣:谷圭村人。民国中期毕业于黄埔军官学校,曾在国民军第二十九军宋哲元部任连长、营长等职务。1937年,“七七事变”中,在宛平县卢沟桥英勇奋战,抗击日军,身负重伤,战功卓著,荣立二等战功,所在连队荣获“铁连”称号。解放后,解甲归田,隐居故里。

贾延荣:谷圭村人。生于1919年,毕业于西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六期,曾在国民军任教官等职务。解放后从教数十年。

贾法起:谷圭村人。共产党员。在抗日战争中,多次与日军作战,英勇杀敌,多次身负重伤,多次荣立战功。在解放战争中,随军南下,任排长、连指导员等职,荣立二等战功。后转业回乡务农。

贾钢:谷圭村人。共产党员。在解放战争中,随军南下,任连指导员。后转业回乡。后任洛阳市林科所科室主任。

(八)东王村贾氏家族堂号

东王村贾氏家族堂号为“长沙继美”。

在清代东王村贾氏家族祠堂里有匾额,上书堂号为“长沙继美”。家庙对联横额书“长沙继美”,贾氏家族用的最多,许多人并不清楚它的出处。这是为什么?出于什么典故?

贾氏家族的来历(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15)

汉太傅贾谊像

“长沙继美”是由汉文帝歌颂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贾谊的高度赞誉,是皇帝赐给贾氏家族的褒奖之词。贾氏家族的先祖功勋,皇帝的恩宠,荣耀无比,这是一件值得后世子孙无比自豪的荣光。

贾谊的生平

1.少年得志针砭时弊

汉高祖七年(前200年),贾谊出生于洛阳(河南郡郡治所在地),少有才名,师从荀况弟子张苍。汉高后五年(前183年)即以能诵诗书善文闻名于当地,河南郡守吴公将其召致门下,对他非常器重,在贾谊辅佐下,吴公治理河南郡,成绩卓著,社会安定,时评天下第一。

汉文帝登基,听闻河南郡治理有方,擢升河南郡守为廷尉,吴公因势举荐贾谊。汉文帝征召贾谊,委以博士之职,当时贾谊21岁,在所聘博士中年纪最轻。出任博士期间,每逢皇帝出题让讨论时,贾谊每每有精辟见解,应答如流,获得同侪的一致赞许,汉文帝非常欣赏,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

贾谊初任太中大夫,就开始为汉文帝出谋献策。汉文帝元年,贾谊提议进行礼制改革,上《论定制度兴礼乐疏》,以儒学与五行学说设计了一整套汉代礼仪制度,主张“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兴礼乐”,以进一步代替秦制。由于当时文帝刚即位,认为条件还不成熟,因此没有采纳贾谊的建议。

文帝二年(前178年),针对当时“背本趋末”(弃农经商)、“淫侈之风,日日以长”的现象,贾谊上《论积贮疏》,提出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主张发展农业生产,加强粮食贮备,预防饥荒。汉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下令鼓励农业生产。在政治上,贾谊提出遣送列侯离开京城到自己封地的措施。鉴于贾谊的突出才能和优异表现,文帝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等人都嫉妒贾谊,进言诽谤贾谊“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汉文帝亦逐渐疏远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

2.谪居长沙

文帝四年(前176年),贾谊被外放为长沙王太傅。长沙地处南方,离京师长安有数千里之遥。贾谊因贬离京,长途跋涉,途经湘江时,写下《吊屈原赋》凭吊屈原,并发抒自己的怨愤之情。

时周勃被捕系狱,贾谊上疏《阶级》,建议文帝以礼对待大臣。文帝时,把蜀郡的严道铜山赐给邓通,又允许吴王刘濞开豫章铜山铸钱,因此,“邓氏钱”和吴钱遍布天下。汉文帝五年(前175年),贾谊在长沙又向文帝上《谏铸钱疏》,指出私人铸钱导致币制混乱,于国于民都很不利,建议文帝下令禁止。

贾谊做长沙王太傅的第三年,有一只鵩鸟(猫头鹰)飞入房间,停在座位的旁边。猫头鹰像鹃,旧时视为不吉祥之鸟。贾谊因被贬居长沙,长沙低洼潮湿,常自哀伤,以为寿命不长,如今鵩鸟进宅,更使他伤感不已,于是作《鵩鸟赋》抒发忧愤不平的情绪,并以老庄的齐生死、等祸福的思想以自我解脱。

3.再入宫廷

谪居长沙三年后,汉文帝想念贾谊,征召入京,于未央宫祭神的宣室接见贾谊。文帝因对鬼神之事有所感触,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原本。贾谊详细讲述其中的道理,一直谈到深夜,汉文帝听得不觉移坐到席的前端。谈论完了,汉文帝说:“我很久没看到贾生了,自以为超过他了,今天看来,还比不上他啊。” 贾谊这次回到长安,朝廷人事已有很大变化,灌婴已死,周勃遭冤狱被赦后,回到绛县封地,不再过问朝事。但文帝还是没有对贾谊委以重任,只是任命他为梁怀王太傅,任职所在地更近朝廷,而且梁怀王刘揖是文帝的小儿子,很受宠爱,也算是对他的一种重视。

4.政论天下

贾谊任梁怀王太傅,虽在梁国封地,但仍体察政事,居安思危。这一时期,匈奴强盛,常侵犯汉朝边疆;汉朝刚刚建立,法规制度粗疏而不严明;诸侯王超越本身的权力范围,占据的土地超过古代制度的规定,淮南王、济北王都因为谋反而被诛灭。贾谊因此多次上疏陈述政事(《治安策》),大体上围绕匈奴侵边、制度疏阔、诸侯王悟凝等三个问题而展开论述。 文帝前元七年(前173年),淮南王刘长阴谋叛乱,文帝把他流放到蜀郡(今四川中部),刘长在途中畏罪自杀。第二年(前172年),文帝又把刘长的四个儿子封为列侯。贾谊担心文帝接着还要把刘长的几个儿子由列侯进封为王,上疏文帝,进行劝告,但是文帝并没有采纳贾谊的意见。

5.英年早逝

汉文帝十一年(前169 年),贾谊32岁,随梁怀王入朝,梁怀王刘揖坠马而死,贾谊感到自己身为太傅,没有尽到责任,深深自责,经常哭泣,心情十分忧郁。梁怀王无子,按例他的封国就要撤销。贾谊认为,这样做对整个局势不利;建议为梁王立继承人,或者让代王刘参迁到梁国来;扩大梁国和淮阳国的封地,使前者的封地北到黄河,后者南到长江,从而连成一片。文帝听了贾谊的建议,迁淮阳王刘武为梁王,另迁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从后来吴楚七国之乱中梁王刘武坚决抵御的作用来看,根据贾谊的这个建议所作的部署,确实是深谋远虑。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贾谊在忧郁中死去,年仅三十三岁。汉文帝刘恒为追念贾谊忠于皇上,于国有建言功勋,挥泪荣笔亲题“长沙继美”四字以示褒奖。

(九)贾氏家族楹联

1.东王村贾氏祠堂楹联

祖功宗德衍世业,子昌孙荣振家声;

忠孝有声贾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

贾氏家族的来历(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16)

东王村贾氏家族神祗

贾氏家族的来历(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17)

东王村贾氏家族神祗

2.谷圭村贾氏祠堂楹联

孝思堂

明典周道昭显百代,直偕长沙永垂千秋。

是训是行纂为祖考,有典有则贻厥子孙。

每以农桑恢祖业,还欲诗书报宗功。

贾氏家族的来历(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18)

谷圭村贾氏家族神祗

(十)关于东王村贾氏始祖迁居洛宁的历史记载

①1985年贾振华《东王村村志》记载:

“贾姓二世祖,贾仲义,乳名孝,贾仲泰,乳名道,是贾秀之子。仲义,仲泰是一母所生,兄弟二人!仲义,仲泰同邻居李应菓,李应花等,当时遵照皇帝圣旨迁移河南,恢复生产,振兴中原。于明朝永乐十四年(即公元一四一六年)从原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岭南里岭南村,迁往河南省永宁县陈宋里东王庄落户。”

“但仲泰,应菓到别处另找良地。他们顺川而上,选定山清水秀的东山底定居下来。随后仲泰,应菓前来请兄弟同到东山底落户。李应菓和贾仲泰在东山底居住不久,又有其他原因,同表兄等人迁卢氏县(今栾川县)山川镇芦轴沟村定居,这说明了同祖两地分居的原因。”

“姓贾的立世是贾仲义带来韦氏所生(名不详)的长子贾应侃,次子应灵,在山西迁此后立世的。仲义在原籍来时,父亲秀,母吴氏己故。他把父母的牌位从原籍带来埋在西原张营村北一里处,有墓无尸是个空墓。他把父亲立为一世,自己为二世,以此类推,世的来历以此起源。”

“分门的来历,仲义到东王村后又生一子,名应佳。这样按三子的先后进行分门。应侃为大立为东门,次子应灵立为南门,三子应佳立为西门。东王村贾姓立门的来历是以三子所立并无他因。”

②2018年7月25日贺清波编辑的《洛宁县赵村镇东王村贾姓起源》;

③2018年贾绍彩 编辑的《东王村贾姓由来》;

④2018年9月23日贾红艺供稿的《河南洛宁赵村镇东王村 东山底村贾氏源流》。

以上三篇专题均取材于《东王村村志》,内容和观点与村志相同。村志中关于贾氏家族来源,记载准确,考证严谨,真实可信。

⑤1996年农历3月东王村东上村《始祖贾公大人讳秀贺氏并列祖列宗之灵位碑》记载:“贾氏始祖讳秀配贺氏,有三子,仲泰、仲仪、仲礼,自洪洞迁民至此。

二世长祖仲泰配杨氏,生二子世强配赫氏,世贵配马氏;二世次祖仲仪配韦氏,生三子应侃配宋氏,为东门;应灵配赵氏,为南门;应佳配韦氏为西门。二世三祖仲礼。”

⑥1998年农历3月东山底《重修贾氏祠堂纪念碑》:“吾祖贾公讳秀先逝,其妻贾门贺氏于明永乐十四年自山西省洪洞县岭南村,携吾二世祖长讳道,字忠泰,次讳孝,字忠义,奉官府之命迁于今籍河南省洛宁县东山底和东王村。”

⑦《东山底贾氏祖祠神祗》记载:“贾氏二世祖长讳道配杨氏,次讳孝配刘氏。”

⑧东山底贾氏祖祠《祠序》记载:“吾氏之始祖者,尊讳贾秀,德配贺氏孺人,生养堂前二子,长子道,字仲泰;次子讳孝,字仲义。”

⑨东山底贾氏祖茔

《贾门始祖讳秀配赫氏之墓碑》记载:“贾门始祖讳秀配赫氏。”

《贾门二世祖讳道字忠泰配杨氏之墓碑》记载:“贾门二世祖讳道字忠泰配杨氏。”

贾氏家族的来历(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19)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