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之父——冯特

心理学入门妙趣横生的70堂心理课(一定要认识的心理学几位大咖)(1)

(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1871年,冯特撰写了《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1875年他被德国莱比锡大学聘为教授。1879年,他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后来,他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心理学队伍,为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学识渊博,著述甚丰,一生作品达540余篇,研究领域涉及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逻辑学、语言学、伦理学、宗教等。

◎条件反射的发现者——巴甫洛夫

心理学入门妙趣横生的70堂心理课(一定要认识的心理学几位大咖)(2)

1849年9月26日—1936年2月27日),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1904年,巴甫洛夫因在消化系统生理学方面取得的开拓性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他是俄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巴甫洛夫发现,狗在被喂食后会分泌唾液,配合食物同时响起铃声的几次实验后,狗在只听到铃声的情况下也会分泌唾液,此时铃声就是所谓的条件刺激。在随后的几次实验中,巴甫洛夫又发现,不仅铃声,任何视觉、听觉、嗅觉的刺激在与食物配合之后,都能成为对狗分泌唾液的条件刺激,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条件反射。这项研究让巴甫洛夫名声大噪,他被推向了心理学领域,可他极其抵触心理学,直到老年的时候,才对心理学的态度稍微有点好转,但他依然不愿意被人称为心理学家。不过,人们最终还是把他归在了心理学家的行列中,且称其为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

心理学入门妙趣横生的70堂心理课(一定要认识的心理学几位大咖)(3)

(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1885年在维也纳综合医院担任医师,从事脑解剖和病理学研究。然后私人开业治疗精神病。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1919年成立国际精神分析学会,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最终形成。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1936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8年奥地利被德国侵占,赴英国避难,次年于伦敦逝世。

弗洛伊德在心理学界可谓神一样的存在,既备受称赞又广遭非议。不过,他对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影响,绝对不容小觑。弗洛伊德原本是学医的,后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直到有一天,他的一位医生朋友跟他分享了一位患歇斯底里症的病人安娜的案例,引起了弗洛伊德的注意,他开始用自由联想和催眠的方法治疗精神疾病。对于安娜病例的研究,是心理分析学的第一份个案报告,精神分析就是从这里萌芽的。

弗洛伊德致力于研究人的潜意识,认为人们真实的想法都隐藏在潜意识中,我们在生活中不会意识到这些。梦是无意识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通过梦的解析可以觉察到人内心隐藏的心理内容。尽管这一说法有泛性论的色彩,但他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开创了心理学对无意识的研究,甚至改变了当时的西方社会。

◎分析心理学先驱——荣格

心理学入门妙趣横生的70堂心理课(一定要认识的心理学几位大咖)(4)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1907年开始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合作,发展及推广精神分析学说长达6年之久,之后与弗洛伊德理念不和,分道扬镳,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提出“情结“的概念,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曾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国际心理治疗协会主席等,创立了荣格心理学学院。1961年6月6日逝于瑞士。

荣格是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他提出过不少影响至深的心理学理论,现在我们常用的人格分类、内向外向的说法,都源自荣格。在内向和外向的基础上,他将心理活动划分为感觉、思维、情感、直觉四种基本技能,与内倾和外倾共同组成了八种人格类型。同时,他还提出一个人的意识中不仅有个人意识和前意识,还有集体意识和潜意识,集体意识与种族文化紧密相关。

◎动物心理学首创者——桑代克

美国动物心理学研究者桑代克做了一个实验:把一只饿猫关进紧闭的笼子里,猫在笼子里可以通过拉绳或按按钮等方式逃出来。起初,猫只是四处乱撞,乱抓乱咬,经过一段时间后,猫无意间碰到了打开笼子的机关,逃出了笼子。

桑代克把逃出来的猫重新关进笼子,猫再次重复了上述过程,最终打开笼子。桑代克每次都把逃出来的猫抓回去,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逃出来的时间,结果发现,猫打开笼子的时间越来越短。最终,猫发现了规律,学会了如何从笼子里逃跑。

猫在逃出笼子的过程中,进行了一种“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错误尝试后,学会了打开笼子的正确方法。后来,人们将他这种观点称为“试错说”。在实验的基础上,桑代克提出了著名的学习三定律:准备律,学习需要提前准备;练习律,学会的东西要重复强化;效果律,学习者需要看到学习带来的效果,运用奖惩方式。

◎环境决定论者——华生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小时候是个“问题少年”,懒惰、叛逆、考试不及格、不擅长社交、没什么朋友,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缺乏热情的人,却在日后改写了心理学的方向。1903年,华生获得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教,在此期间开始探索行为主义心理学。

他特别强调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他曾经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便挑选其中一个婴儿,把他们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们父母的职业及种族。”

◎儿童心理学之父——皮亚杰

让·皮亚杰出生在瑞士的纳沙特尔,父亲是历史学教授,为人一丝不苟,因而皮亚杰几乎没有童年生活,大概因此缘故,他日后才那么喜欢跟孩子待在一起。

皮亚杰心理学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人类的认识。他认为,人类的认识再怎么高深复杂,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期,甚至追溯到胚胎时期。儿童出生后,认识是怎样形成的,智力是怎样发展的,受哪些因素制约,内在结构是什么……都是他试图探讨和解答的问题,而他解答的主要科学依据是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马斯洛出生在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父母是俄罗斯移民,都没有受过教育。他是一个生活在非犹太地区的犹太人,在图书馆里度过了不怎么幸福的童年。最初,父母想让他学法律,可他不感兴趣,后开始攻读心理学。

马斯洛一生致力于对健康人格和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并且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证明了这一思想。他的理论中最著名的就是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从低至高有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与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本主义的代表——罗杰斯

罗杰斯出生在美国芝加哥郊区,父母都信教。童年时期的罗杰斯比较害羞,但非常聪明。他从威斯康星大学毕业后,去了纽约联合神学院,准备当一个牧师,但在纽约的学习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他开始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临床及教育心理学。

罗杰斯主要从事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实践和研究,坚信人类有自我实现的潜能,以及积极自主性,并以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经验论证了人的内在建设性倾向。他认为,这种内在倾向虽然会受到环境影响,但可以通过外在无条件关怀、移情理解和积极诱导使障碍消除,继而恢复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