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溪管道和克里米亚大桥先后爆炸后,普京终于出手报复了。
俄罗斯通过路基、空基、海基导弹向乌克兰发动了密集的攻击,虽然部分的导弹被乌克兰的防空系统拦截,但仍有大量的导弹攻击以基辅为首的乌克兰城市,甚至有一枚导弹落在泽连斯基办公室附近街道。
普京还警告称,如果乌方再对俄罗斯联邦领土进行恐袭,俄方将采取更加强硬的应对措施。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比国足主帅位置还危险的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刚刚换人,一波宝贵的导弹就这么打了出来,让十余座城市燃起了大火。
虽然这些准头极差的导弹并没有对乌克兰造成什么伤害,连给克里米亚大桥被炸找面子也算不上,甚至还掏空了俄罗斯本就不多的精准武器库存。
但是仔细看一下被导弹攻击的城市就会明白导弹的弦外之音。
本次攻击堪称雨露均沾,很多城市都中招了,而且主要挨揍利沃夫、捷尔诺波尔地区、波尔塔瓦、切尔卡瑟、赫梅利尼茨基、捷尔诺波尔、第聂伯罗,都是乌克兰的西部大后方。
如果没猜错的话,俄新总指挥显然是疯狂暗示,只要将常规弹药更换成核弹头,乌克兰全境都在战术核打击的范围内。
因此,政事堂判断,这一波导弹颇有战略核讹诈的意味,为防止乌克兰趁着俄罗斯30万动员部队到位前扩大军事战果,为俄军下一阶段调整部署和人事,逆转战略颓势争取时间。
不过,就像政事堂在《谁炸了北溪管道?》中结尾处推演过俄罗斯可选的两条路,这次俄罗斯没有选择“99年”委曲求全团结欧洲的“上策”剧本,而是选择了“22年”对乌克兰无差别攻击的“下策”剧本。
普京选的这条“下策”虽然可凭借军事威慑,获取国内民众的支持率,止住军事上的颓势,但也意味着在西欧的外交博弈中恐迎来惨败。
在西方媒体的渲染俄罗斯对乌克兰平民的打击之下,德法为首的欧盟将大幅倒向乌克兰,不再居中调和,还会对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对俄罗斯进一步加码的制裁。
而获得了欧洲外交坚决支持的泽连斯基,则会在全球的外交舞台上继续对普京以及普京的朋友们施压,以印度为首的一些国家会被迫跟俄罗斯拉开距离,甚至过生日都不去一个电话。
这一顿弹道骑脸,虽然让普京在军事上缓了一口气,但是也标志着俄罗斯在外交领域上除了靠特朗普外,没有了翻盘的可能,只能不断投入力量,做视野战争一步一步的激化。
这种激化会进一步恶化全球的经济形势,并驱动着资本与产业链撤离欧洲,也会让俄罗斯的中央逐步丧失对亚洲地区的控制力。
大国分崩离析之际,苟住的国家,才能在这一轮混乱的阶梯中成为最大的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