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这是发生在北宋名人张邦昌亡妻身上的一起“诈尸”事件,它似乎暗示张邦昌的倒霉跟他与妻子的一个约定相关。无风不起浪,倒霉或者幸运,背后总会自有原因。

张夫人是哪个地方人 张夫人(1)

【原文】

张子能夫人郑氏,美而艳。张为太常博士,郑以疾殂,临终与张诀曰:“君必别娶,不复念我矣。”张泣曰:“何忍为此!”郑曰:“人言那可凭?盍指天为誓。”曰:“吾苟负约,当化为阉,仍不得善终。”郑曰:“我死,当有变相,可怖畏,宜置尸空室中,勿令一人守视,经日然后敛也。”言之至再三,少焉气绝。

张不忍从,犹遣一老妪设榻其旁。至夜半,尸忽长叹,自揭面帛,蹶然而坐,俄起立。妪惧,以被蒙头,觉其尸行步踸踔,密窥之,呀然一夜叉也。妪既不可出,震栗丧胆,大声叫号。家人穴壁观之,尽呼直宿数卒,持杖环坐于户外。夜叉行百匝乃止,复至寝所,举被自覆而卧。久之,家人乃敢发户入视,则依然故形矣。

后三年,张为大司成,邓洵仁右丞欲嫁以女,张力辞。邓公方有宠,取中旨令合婚。成礼之夕,赐真珠寝帐,其直五十万缗。然自是多郁郁不乐。尝昼寝,见郑氏自窗而下,骂曰:“旧约如何,而忍负之?我幸有二女,纵无子,胡不买妾,必欲正娶,何也?祸将作矣。”遽登榻,以手拊其阴。张觉痛,疾呼家人,至无所睹。自是若阉然,卒蹈奇变。

张夫人是哪个地方人 张夫人(2)

【白话版】

张子能(即张邦昌)的夫人郑氏长的很美艳。他在做太常博士的时候,郑氏得病去世,临终前跟张子能诀别说:“我死以后,夫君你一定会再娶妻,也不会再想着我了。”张子能哭着说:“你怎么忍心说出这番话来?!”郑氏说:“人张嘴说话有什么可凭信的?你要不另娶应对天发誓!”张子能发誓说:“我要是负约,就会变成像被阉割的人一样,而且还不得善终!”郑氏说:“我死之后,会有变相,肯定会吓着人的,你应该把我的尸体放在一间空房里,不要让人在傍看守,隔一天后再把我入殓到棺材里。”郑氏叮嘱再三,过了一会,她就断气了。

张子能不忍心听从郑氏的遗言,他还是派了一个老婆婆在郑氏停尸的旁边设了一张床榻看守。等到半夜时分,郑氏的尸身忽然一声长叹,自己揭开蒙在脸上的巾帛,呼啦一下坐起来,过了一会,又站起来。看守的老婆婆见此情景吓坏了,她用被子蒙上头,感觉着郑氏的尸身走起路来是一蹦一跳的。婆婆很隐密的偷窥“郑氏”,那家伙身体打开,完全是个一夜叉的样子。婆婆蒙在被子里不敢出来,吓的浑身颤抖,失魂落魄,大声嚎叫。

在屋外面的张家人把墙弄了个洞往里看,还赶紧把值班的几个兵卒都找来,兵卒们拿着大木杖子环坐在门外防范。那“夜叉”在屋里走了一百多圈才停下来,而后它又走到刚才停尸的地方,掀开被子又自己盖上,而后躺下了。很长时间过去,张家人才敢开门进来看情况,此时郑氏的尸体已经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三年后,张子能官拜大司成,邓洵仁右丞相想把女儿嫁给他,张子能强力推辞。那时邓公正受皇帝宠信,他甚至求得皇帝的谕旨命令张子能跟自己女儿成婚。婚礼之夜,皇帝赐给张子能夫妇珍珠寝帐,价值五十万缗。但从此之后,张子能经常郁郁不乐。

有一回睡午觉,他忽然看见郑氏(的鬼魂)从窗户那儿下来,冲他骂道:“以前我们的约定怎么样了!?你怎么忍心负约?我幸好还生了两个女儿,纵然没生儿子,你为什么不买妾?非要再正式娶妻,为什么?这下你的祸事要来了!”郑氏说话间就登上床榻,用手抓住了张子能的阴部,他感觉很疼,大声疾呼家里人。等家人来到,发现屋里没别人。但从此以后,张子能整个人就像是被阉割了一样,而且他最终的结局可谓是“奇变”。

【祥宏点评】:张邦昌(1081-1127年),字子能,北宋大臣,曾被金人扶持做了傀儡皇帝,国号大楚,后来自知力微,向宋高宗交还宋朝传国玉玺,结果仍被赐死;太常博士,太常寺属官,平时掌教弟子,国有疑事,则备咨询,其职相当于后世的国子博士,也掌管祭祀事宜;踸踔chěn chuō,一脚跳行、跛脚走路的样子;夜叉,又称“药叉”,一种吃人恶鬼或腾飞空中、速疾隐秘的恶鬼。本是印度神话中的妖怪,因佛教传入中国,也成为传统文化中对某种妖怪的别称。其他引申义还有:相貌丑陋、凶恶的男人,或强悍且美丽的女人;呀yā然,(身体)张开的样子;大司成,官名,本为教导“世子”(贵族子弟)的官员,唐高宗时一度改国子监为司成馆,祭酒称大司成,职守类似于现在的教育部部长;邓洵仁,北宋成都双流(今四川双流)人,邓绾长子,邓洵武之兄。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步其弟洵武后尘官拜尚书右丞相;中旨,皇帝的诏谕;真珠,即珍珠;fǔ,拍,又同“抚慰”的“抚”;奇变,这里就指张邦昌被金人胁迫称帝,后又被宋朝皇帝赐死。总归他是个悲剧人物。

张夫人是哪个地方人 张夫人(3)

(文图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中华文库”-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帙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修证地圆融道家,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表面看,它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又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