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养殖技术培训推广会上,不断有养殖户朋友问及关于延长蛋鸡产蛋周期的问题。这个问题有两个侧面,一是如何更好的延长?二是延长好不好?

怎么看待延长产蛋周期(关于延长产蛋周期的思考)(1)

这第二个问题不叫问题,可有养殖场户不以为然,说从经济效益上考虑,并不是每批都延长就好,也不是越延长越好。为什么呢?因为这要与现时蛋价与未来蛋价挂钩,还要与玉米价格、鸡蛋旺销季节的持续时段、蛋价上扬或平抑的提早与延迟、雏鸡苗价、淘汰鸡体重、淘汰鸡价格、破蛋率、产蛋后期的产蛋率的维持巩固程度挂钩,有时候,培育新鸡会比延长周期更划算。对此,老王认同。这是鸡场经营管理的范畴,自然要多方权衡才好。但是,从更宏观的角度看问题,产蛋周期的延长,更好的延长是会有更好的经济效益的。

怎么看待延长产蛋周期(关于延长产蛋周期的思考)(2)

从技术角度说,现有的高产蛋鸡的产蛋性能遗传水平的发挥应该是20公斤,可实际上,由于饲养环境和管理水平所限,一般只能达到17~18公斤,提升空间肯定有。欧盟提出的100—500计划,既蛋鸡饲养100周龄产蛋500个,据说在实验条件下是完全能够达到的。我国蛋鸡养殖素来称500天,可近些年这个时限已有所突破,许多养殖场都可以达到530~560天左右仍能保持80%的产蛋率,有管理好的还可以延长至600天。所以,有家禽育种技术和饲养管理技术的双重提高,更长的有效益的产蛋周期是肯定能做到的。

怎么看待延长产蛋周期(关于延长产蛋周期的思考)(3)

并不是完事大吉,蛋鸡延长产蛋周期还有具体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在老养殖区,病原积累多,环境污染重,青年鸡育成指标不理想,饲料品质参差不齐,会导致产蛋高峰期过后产蛋幅度下衰过快,难以维持盈利点以上的产蛋率;这就要从上述几个方面加以改善才能奏效。再比如,尽管饲养管理做到位,但随着产蛋周期的延长,会出现蛋重增大、蛋壳增厚或相反——蛋壳变薄的自然生理现象,进而影响装箱销售。随着鸡的日龄增大,对日粮中钙的吸收率也会降低,骨骼健康程度会下降,代谢疾病会增多,机体生殖激素分泌降低,忽然停产和畸形蛋、破蛋率的现象也会增多。老王以为,要解决这种问题,最关键的不是遗传或管理,而是饲养营养。一方面全价配合饲料要更加精细化、精准化、时段化、类型化;又一方面,要有更好的微生态制剂辅以更完善的消化吸收,尤其是对钙磷的吸收。大家都知道一枚蛋壳形成需要机体动员输出2.2克钙,蛋内物质含有大约28毫克的钙,假设产蛋到72周龄,产300枚鸡蛋,理论数据是大约700克钙,这包括了无壳蛋、软皮蛋、薄壳、裂纹、沙皮蛋的钙消耗量。而实际上,连同不同阶段的生理性流失在内,鸡体累计要输出超过850克钙(0.85公斤钙),这其中,有三分之二的钙来源于日粮,三分之一的钙来源于髓骨,髓骨在产蛋启动前10天便开始形成,这种形成需要机体有提早充足的钙储备和减少流失。这方面的“开源节流”不应在高峰期过后才开始,而应在盛产期就实行。日粮钙源充足有余容易做到,而要达到髓骨钙源储备有余、日粮钙源吸收充分、流失钙补充及时,就不容易了。这需要机体吸收的钙磷比例适当来协助来完善。这于老龄鸡,是个不易掌握的难题。

我国蛋鸡养殖群体是以中小规模为主的,5万只以下蛋鸡养殖场存栏合计占全国总存栏的比例很大,这是巨大的群体,如果这个群体的蛋鸡每只能多产一枚合格鸡蛋,那宏观效益是非常可观的。所以,延长产蛋周期对于单个养殖户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总体的延长会对整个蛋鸡行业产生一些列的影响,这是值得我们行业同仁和国家有关方面给予关注的。

怎么看待延长产蛋周期(关于延长产蛋周期的思考)(4)

亲爱的养殖朋友们从现在起,关注(天行健生物科技 / txjdwyy),有什么养殖方面的问题,行情分析,养殖疑惑,疾病防治,政策解读我们会有专业老师第一时间给你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