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有两种

一种是直流

一种是曲流

以上分类是我瞎编的

对河流的变化怎样进行分析(巧用字意字型法讲河流的侵蚀和堆积)(1)

在考虑河流两岸的侵蚀和堆积时

直流主要是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

北半球河流右岸侵蚀、左岸堆积

南半球河流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而曲流主要是考虑凹凸岸的影响

凹凸岸不分南北半球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在考试中,除了在讲地转偏向力的时候

偶尔考下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大部分时候是考凹凸岸

对河流的变化怎样进行分析(巧用字意字型法讲河流的侵蚀和堆积)(2)

如以下高考题

河流在弯曲段

存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

法国罗纳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1177年

13世纪和15世纪曾大修和重建

1668年被废弃

1669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流右岸的桥墩

后来左岸的残桥(下图左侧图中粗实线)成为旅游景点

圣贝内泽断桥

对河流的变化怎样进行分析(巧用字意字型法讲河流的侵蚀和堆积)(3)

通过比较断桥处河流左右岸附近

河水的深浅及流速差异

说明该断桥能保存至今的原因

那么,这里常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学生记不住河流哪里是

凹岸?凸岸?凹凸是个什么鬼

记忆凹岸和凸岸

有两种方法

一是字意法

凹岸者,岸凹也

凸岸者,岸凸也

如此一说,再一画图

学生想想就能明白

在此基础上

又加上第二种方法:字型法

更加深学生印象

凹和凸,字型本身就有弯曲

凹字向里弯曲,凸字向外弯曲

正好符合河流凹凸岸的形态

好,说的再好也不直观

不如画图来的实在

请上眼看下图

对河流的变化怎样进行分析(巧用字意字型法讲河流的侵蚀和堆积)(4)

对河流的变化怎样进行分析(巧用字意字型法讲河流的侵蚀和堆积)(5)

这样的图不如自己在黑板上画出来的直观

因为自己在黑板上画

可以随意的改变凹凸两个字弯曲处的宽窄和长短

使两个字更加契合河流的弯曲

通过字意法和字型法

学生马上就能明白哪儿是凹岸哪儿是凸岸

至于以后做题的时候是不是就能用上

还要看学生的用心程度及记忆牢固程度

对河流的变化怎样进行分析(巧用字意字型法讲河流的侵蚀和堆积)(6)

凹凸岸的侵蚀和堆积

也有两种讲解方法

一是物理法

用物理原理来解释

二是字型法

凹字中间凹下一块儿

是被侵蚀所致

凸字中间凸起一块儿

是被堆积所致

对河流的变化怎样进行分析(巧用字意字型法讲河流的侵蚀和堆积)(7)

这样通过两种讲述

也让学生对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印象

比较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