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是孩子与家长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亲子阅读能让孩子觉得读书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有利于提高孩子自发阅读。

首先,"亲子阅读"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家长往往在孩子幼儿和低年级阶段都乐于陪伴孩子阅读;当孩子到了高年级,家长觉得,孩子有一定的阅读习惯了,就觉得不太理解"亲子阅读"的做法了。其实,这时候的孩子往往第一次接触和阅读古典名著(原著),更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满足孩子探究人生、探究世界的好奇心,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亲子阅读的六条建议(34亲子阅读)(1)

其次,"亲子阅读"舒缓孩子的"吃力感"。

为了舒缓孩子读原著的"吃力感",家长可以利用"喜马拉雅"等音频APP,在上学、放学的接送孩子时间里,播放所看的那本古典名著的故事,在家里休息时专挑名著的影视作品看,适当"剧透"或使用言语的引导,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当孩子很想知道情节的发展时,就会拿起自己想看的"名著"阅读了,这样就有动力继续阅读。

亲子阅读的六条建议(34亲子阅读)(2)

再次,"亲子阅读"保持孩子的兴奋感。

家长在陪伴阅读时,可以进行猜一猜等游戏,答案可以是成语、歇后语、俗语、名言警句、古诗歌等,既有趣又促进家庭和睦,更能让孩子对古典名著阅读保持兴奋感。

亲子阅读的六条建议(34亲子阅读)(3)

第四,"亲子阅读"增强孩子的荣誉感。

家长还可以结合学校布置的课外阅读作业,完成电子文档、手抄报、电子小报等作品,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阅读感悟,并能在作品选送中"鹤立鸡群",增强孩子继续阅读名著的荣誉感

亲子阅读的六条建议(34亲子阅读)(4)

第五、"亲子阅读"引导孩子的价值观。

当孩子阅读整本古典名著后,家长可以让孩子制作一份人物关系的思维导图,或让孩子把自己喜欢的个人物画像,帮助孩子分析人物关系和个人的性格特点;也可以与孩子一同完成作业,在与孩子的共读阅读和讨论中,孩子的阅读热情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时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想法,写出一篇读后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亲子阅读的六条建议(34亲子阅读)(5)

总之,家长要坚持通过"亲子阅读",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勇气、热情和信心。

亲子阅读的六条建议(34亲子阅读)(6)

本文原创是@暖阳鸽说教 ,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周末开大课##教育那些事#,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和建议,欢迎留言与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