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脍炙人口的女性数不胜数,前有为了汉匈和平而远嫁匈奴的王昭君,再有续写《汉书》的班昭,还有将叱咤武周官场的上官婉儿;近有张爱玲、萧红等等。

可上下五千年来,有且仅有李清照一人担得起“千古第一才女”的称号。

宋代的李清照 宋朝文艺圈大姐大(1)

古今扫眉才子,无出其右

相比李清照而言,其她才女流传下来的诗词名篇却很少,现如今我能说出来的也就只有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悲愤诗》,卓文君的《白头吟》数篇经典。

反观李清照,传唱至今的名篇比她们们多得多。

有表述无奈地“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有表述悲切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有表述豪情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等等。

当我们听到这些名句时,第一时间我们也能联想到李清照。

在这里我想做个简单的比对做,我们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一名句,可是却少有人知这一名句出自卓文君的《白头吟》。

宋代的李清照 宋朝文艺圈大姐大(2)

再以近代的张爱玲、萧红为例。

不可否认张爱玲所著之小说精妙无比,但也无法走不出自身的局限。这与李清照相较,就逊色很多,影响力更是比不上李清照从宋朝流传至今的诗词,要知道张爱玲可是民国之人,占据了时代优势,知名度上还是远不及李清照。

至于萧红,因生病早逝,遗留下来的作品少之又少,算是一大遗憾,名气上自然是比不过李清照的。

此外,李清照与其丈夫赵明诚还有一个特殊的爱好——收集古文物。而且夫妻二人在收集古文物的同时,还共同创作了《金石录》,这是中国史上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著作之一,对推动中国古文物研究活动起到一定作用。其次,李清照个人所著《金石录后序》,更是成为史学家们重点考究的著作。

相较之下,其他才女在著作上具有一定的狭隘性。而李清照不仅诗词更广,并且对中国古文物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这也是为何李清照能“出尽风头”的最大原因。

宋代的李清照 宋朝文艺圈大姐大(3)

巾帼不让须眉

李清照虽然只是一个婉约的词人,可她也一样有豪情壮志。

《夏日绝句》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方面是对宋朝廷面对金人时软弱的讽刺,另一方面则是对那些奋起反抗的有识之士的激励。

《渔家傲》中的“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就更不用说了,一直以来都是激励着世人勇往直前的经典名句。

试问,写出这样诗词的李清照,我们还能将她当做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么?不能!我们在她的诗词中看到的是那股“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

宋代的李清照 宋朝文艺圈大姐大(4)

相较之下,蔡文姬、卓文君等才女,全都输给了李清照。哪怕是有着“巾帼宰相”美誉的上官婉儿,虽说在家国情怀上高于李清照,然而在诗词传唱度上,不知道输给李清照多少。

总的来说,李清照他的形象不仅只是一个热爱诗词、贪图儿女情长的小家碧玉,她还是一个身怀远大理想与抱负的巾帼英雄,这点直接让李清照的人格魅力升华了不止一个档次。

宋代的李清照 宋朝文艺圈大姐大(5)

李清照的浪漫爱情

自古以来,“才”与“情”相辅相成,说到才气便离不开一个“情”字。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二人情谊相投且一见钟情,这在当时更是成为一段佳话,才子配佳人。

婚后的李清照,有了爱情的滋润,更是写出了无数的千古名篇,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一剪梅》中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请问,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爱情又怎能不令人向往呢?

相比之下,其她才女们的情感之路要比李清照坎坷得多。

宋代的李清照 宋朝文艺圈大姐大(6)

蔡文姬一生中结了三次婚,虽然这三段婚姻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但我们深究其背后,却不难发现,蔡文姬的每段婚姻都是身不由己,她没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卓文君倒是洒脱,她不惧世俗的眼光与司马相如私奔,这放到我们现在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不能以现代的标准去评判古代的食物,卓文君这一行为在当代毋庸置疑是一件“羞耻之事”,自然没有李清照那样受人推崇。

再说说近代,张爱玲的恋人胡兰成是公认的浪子,难免会有人“厌屋及乌”,因为接受不了胡兰成而不喜欢张爱玲。

李清照与赵明诚这一段令人传唱的爱情佳话,亦是她名气盖过其她诸多才女的原因之一。

宋代的李清照 宋朝文艺圈大姐大(7)

休夫之举“惊世骇俗”

在首任丈夫赵明诚去世后,为了更好地保护在战火中保存自己与赵明诚收藏的文物,李清照无奈选择了嫁给了张汝舟。

可是婚后,李清照才发现,原来银河张汝舟之所以和自己成亲,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自己手中的那些文物,可这些文物是李清照与自己首任丈夫赵明诚一同收藏的,又怎么可能交给张汝舟呢?

张汝舟自知无法得到这批价值连城的文物,竟对李清照施以施虐;面对张汝舟的施虐,李清照并没有选择屈服,而是给张汝舟留下一纸休书后,将他告上了官府。

要知道这可是在宋朝,“礼法”鼎盛的年代,而李清照此举无疑是狠狠抽了所谓的“礼法”一巴掌。毫无意外,李清照迎来了牢狱之灾。

李清照没有丝毫地惧怕,她无惧世俗理念,毅然决然休掉了自己的丈夫,这种摒弃男尊女卑的精神,哪怕到了现代有能有几个?

这也为她“千古第一才女”名号锦上添花。

宋代的李清照 宋朝文艺圈大姐大(8)

以我们熟悉的才女班昭为例,其为兄班固续写《汉书》,令人敬佩,她算得上是千古难出的才女。可就是这样的班昭,却著有《女诫》。并在自己著作的《女诫》之中,不断宣扬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及提倡三从之道、四德之仪,不敢打破世俗的枷锁。

班昭的《女诫》若是放在宋、明、清无疑是迎合时代的,可若放到现代呢?

男女平等与否,是评判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最重要准则之一,《女诫》极力宣扬的思想却严重偏离。

所以,我选择不惧时代枷锁的李清照。李清照的休夫举动,不仅在现在大受赞叹,在当时也是俘获了众多百姓对她的敬仰。

李清照休夫迎来了牢狱之灾,却也迎来了百姓的钦佩,无数百姓纷纷向官家求情,最终官家也拗不过百姓,也只能为李清照“减刑”。我们在这里也可以看出李清照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这也是为何李清照担得起“第一才女”的重要原因。

宋代的李清照 宋朝文艺圈大姐大(9)

当然“千古第一才女”的名号,不可能只当局限于一个“才”字,李清照她有的不止诗情画意,还有浓烈的爱国之情,同时骨子里还刻着对男尊女卑社会的抨击,这都为她加分不少。如此,方能配得上“千古第一才女”的名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