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夜谭狂飙为何能成为(春城夜谭狂飙为何能成为)(1)

2月1日,扫黑题材电视剧《狂飙》正式收官,不过其热度并没因剧情的终结就此打住,反而在剧集落幕24小时后依旧霸榜热搜。

说这部兔年首部“爆款”剧

重启了“全民追剧时代”

一点也不过分

有网友表示,上一次家中老中青三代人,齐齐坐在电视机前,追同一部剧的情景似乎是在10余年前,而《狂飙》让这份“回忆杀”重现。

春城夜谭狂飙为何能成为(春城夜谭狂飙为何能成为)(2)

作为一部“黑白分明”的反黑剧

《狂飙》有一个特点

那就是

对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

都有十分出色的刻画

其中尤其以头号反派——张颂文饰演的“黑老大”高启强为最。对此,多数观众都给出了很高评价,认为编剧和演员的用心演绎,让这部电视剧更有真实感和时代感,加强了文艺作品的现实意义。

相比之下,常见于同类作品中的“脸谱化”反派,坏是够坏,但缺乏警示性,只会让作品的质地变得轻飘飘的。

除了高启强,本剧中不乏其他形象立体的反面角色,其中既有嚣张跋扈、老奸巨猾,却善于在上下级面前扮演“两面人”的腐败官员赵立冬,也有早年犯过轻罪,本有机会重新做人,却又因为生活碰壁被黑恶势力拖下水的杀手老默。

这些角色,有的让人恨得牙痒痒,也有的让人觉得可悲可怜,但其共同点在于:他们的恶行都不是悬浮在空中、只为剧情设定而服务的,而是有着肉眼可见的现实根源。

春城夜谭狂飙为何能成为(春城夜谭狂飙为何能成为)(3)

作为一部具备独特题材优势

和现象级潜质的优秀剧作

《狂飙》在叙事手法、人物塑造

价值引导等方面

给当下涉案剧创作提供了创新之法

故事借由刑警安欣、黑恶势力高启强两个角色的人生轨迹,不仅展现了一场跨越20年扫黑除恶的斗争故事,还再现了时代变迁下黑恶势力的形成与崛起,几条线索齐头并进为观众勾勒了一幅正义与邪恶斗争的画卷。

涉案剧中的角色照进现实,观众看似在剧中,又身处现实,引发人们对社会与人性黑暗面的反思,从而实现现实主义题材涉案剧的警示和教育效果。

《狂飙》通过时代交替叙述的方式,抽丝剥茧,带领观众了解黑恶势力崛起的缘由以及扫黑除恶的艰辛,剧中案件发人深省,写实的生活场景,权与法、情与理、善与恶等问题的思辨性,折射出人民对打击有组织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拥护和支持,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与教育意义

《狂飙》以剧集为媒介,与观众对话,在戏剧故事和现实投射的平衡基础上构建了作品的深度和力度,其所聚合的主流价值,正是与观众高度共情的

春城夜谭狂飙为何能成为(春城夜谭狂飙为何能成为)(4)

《狂飙》应算是一部

主旋律电视剧作品

但它是一部

很深入的主旋律作品

这部剧艺术再现了扫黑除恶,同时具有强烈的自检自省精神。

不虚美不隐恶,这是优秀作品应该做的;而敢于自我揭短亮丑,有着纠治积弊的决心意志,这正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所展现的。

一直以来,主旋律影视创作总丢不掉一股浓浓的说教气,故事内容往往成为一种理念的载体,而人物角色往往成为一种价值的工具。

我们看到太多影视剧是那么急不可耐地教育观众,模式化的人物、打了鸡血的口号、先反转再煽情的套路,将观众假想为无脑小白,但何曾想过观众比我们的许多文艺创作者聪明得多。

我们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还有今天发生在中国社会各个领域正本清源的硬仗,都是在直面沉疴顽疾、重病老病的,国家治理向沉疴顽疾亮剑,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创作领域,我们也期待着敢于发声、敢于批评的作品。

掌上春城综合整理

来源:中青评论、工人日报、九派评论等

责编:李佳怡

编审:沙兰梅

终审:周健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