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记者 唐晓蓉

2013年书记曾经来到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走访慰问,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拉家常、话发展。正是在这次交流中,书记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今年两会期间,书记来到湖南代表团,关心了十八洞村大龄男青年“脱单”问题。让十八洞村着实又火了一把。作为“精准扶贫”的首倡地,如今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我们就是十八洞村人,再也不用冒充别村的人了”

“我们去年解决了7位大龄男青年个人问题,现在大家都以十八洞村自豪,甚至别村的男青年在谈朋友的时候都有冒充是来自我们村的哩。”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龚海华感叹道,我们村的男青年之前谈朋友的时候,都说自己是别村的人,要不姑娘们一听是我们村,都吓跑了,实在是因为村子太穷了。

来自重庆的孔铭英和十八洞村施全友2011年在网上认识的,2012年的时候,孔铭英随施全友回老家过年,让她陷入了沉思。“生活太苦了,这样下去还能在一起吗? ”2013年视察十八洞村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发展乡村旅游似乎很有前景,他们俩2014年结婚后,就办起农家乐,一年纯收入能达到4万元,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孔铭英在做苗家美食

“孔铭英和施全友虽开办了我们村第一个农家乐,可是起初并不顺利。”据花垣县委驻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工作队副队长龙志银介绍,当时很多游客前来,但是村子里没有吃饭的地方,游客只能跑到很远的镇上,于是他们就动员村民,甚至带着几位可能会开农家乐的村民到其他地方考察,考察后,村民心里有了数,才有了开农家乐的勇气。

目前,十八洞村梨子寨有8户村民办起了农家乐,其中有两家可以提供住宿。曾在浙江打工了5、6年十八洞村村民杨超文于今年2月份回乡办起了农家乐,现在每个月的纯利润可以将近3000元。“我们是按照每位30元收费的,我这边可容纳100个人同时吃饭。”杨超文欣喜地表示,农家乐还促进了他们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特别是腊肉,深受游客喜爱。

想富得修路,百年苗寨旧貌换新颜

媒体融合深度不够的整改措施(网络媒体走转改)(1)

通向村里的路

走在十八洞村梨子寨的路上,硬化的路面代替了之前的土路,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并且村里还拉上了网线。自从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整个村子都在大力推进“三通”“五改”,所谓“三通”指通水、通电、通路。“五改”指危房改造、改厨、改厕、改圈、改浴。但由四个寨子组成的十八洞村,发展并不均衡,在其他的寨子基础设施还十分不完善。

“相关的配套设施正在逐步地改进,相信过不久,大家会看到一个更好的十八洞村。”花垣县委驻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队员杨建军说。

我们诞生在苗寨多产业发展相辉映

媒体融合深度不够的整改措施(网络媒体走转改)(2)

村里的绣娘

杨建军介绍说,如今他们正联合225户村民进行千亩精品猕猴桃建设,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同时他们也带领村民发展养殖业,主要饲养黄牛、山羊、牲猪等。

苗绣也是十八洞村脱贫致富路上的一大亮点,村里成立了十八洞合作社,带领着50多位绣娘,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和公司签订定单苗绣协议。从小就深谙苗绣精髓的50多岁的麻大姐,如今利用闲暇时间光靠苗绣一年就能挣2000多元。

两年多来,十八洞村一直秉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指示,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15年的3580元,减贫了269人。

据了解,十八洞村接下来将着力打造乡村旅游产业,他们初步拟定了一个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利用优势,将打造十八洞山水立体景观长廊、峡谷观光体验区、森林观光体验区等。

媒体融合深度不够的整改措施(网络媒体走转改)(3)

友好提示:本文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