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3市:济宁市、枣庄市、临沂市,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山东枣庄市中区规划图?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山东枣庄市中区规划图(山东省南部3市济宁市)

山东枣庄市中区规划图

鲁南3市:济宁市、枣庄市、临沂市

济宁市

夏朝时期,太昊(伏羲氏)后裔有仍氏在此置仍国,周朝仍国被封为任国。春秋战国时任国先后隶属于鲁、宋、齐国。秦废任国改置任城县。南北朝北魏518年,任城县治于今市区。因地濒济水,五代时设济州。金1150年,巨野发山洪,遂迁济州州治于任城。元1271年,升济州为府,因济州地势高而水患不至,取吉祥安宁之义,更府名为“济宁”,任城县因改称济宁县。后济宁县名未变。1946年,析济宁县城区及附近区域置县级济宁市。

新中国成立以来,今济宁市所属县区市的隶属有多次变动。1949年,今济宁所属2区4县隶属鲁中南行署的尼山专区、邹县泰西专区。1950年行署撤销后,尼山、台枣2专区合并为滕县专区。1952年,平原省撤销,梁山、鱼台、金乡、嘉祥4县自平原省划属山东省荷泽专区,后陆续划属济宁(专区、地区)市。1953年,滕县专区与湖西专区合并,组建济宁专区,辖14县市。1958年曾与菏泽专区合并,1959年分置。1967年,济宁专区改称济宁地区。

1983年,济宁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济宁地区和济宁县,济宁市升为地级市。原济宁地区所属兖州、曲阜等7县交由地级济宁市管辖,所属汶上、泗水2县划属泰安地区。至2020年末,济宁市共辖2区7县,代管2县级市。 任城区:1949年以前为济宁市和济宁县,1949年,济宁县并入嘉祥县。1951年,济北县改称济宁县,后经多次区划调整,至1958年,基本恢复了原济宁县的区域。1958年,济宁县并入济宁市,1965复置。1983年,原县级济宁市改设地级济宁市市中区,济宁县改设济宁市郊区。1993年,济宁市郊区改设任城区。2013年,济宁市市中区并入任城区。1949年属尼山专区,1950年属滕县专区,1953年属济宁专区(1967年改称济宁地区)。1983年属济宁市。1949年属尼山专区,1950年属滕县专区,1953年属济宁专区(1967年改称地区),1983年属济宁市。

兖州区:春秋属鲁国负瑕,隋改称鲁郡,唐称兖州,宋称袭庆府,金改嵫阳县。明、清皆设兖州府,府治滋阳县兖州镇。1958年,滋阳县并入曲阜县,1962年自曲阜县分置改称兖州县。1992年,兖州县改设县级兖州市。2013年,兖州市改设济宁市兖州区。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济宁县相同。

微山县:1953年,划出山东、江苏2省6县4镇302个村庄和4个水上渔民乡,合并组建微山县,因境内微山湖得名(微山湖因孔子先人殷微子葬于此地得名。1953年属山东省济宁专区(地区),1983年属济宁市。

汶上县:殷商为厥国,春秋属鲁中郡。唐天宝元年改为中都县,金1153年改汶阳县。1208年改汶上县,因地处汶水上(北)而得名。1949年属泰西专区,1950年属泰山专区,1953年属济宁专区(地区),1983年属泰安地区,1985年属济宁市。

泗水县:商为卞明国,春秋末设卞邑。西汉置卞县。隋591年易名泗水县,因泗河发源于境内而得名。1949年属尼山专区,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汶上县相同。

梁山县:1949年改昆山县为梁山县,因境内梁山得名。1949年属平原省菏泽专区,1952年,平原省菏泽专区划属山东省,仍设荷泽专区,1958年属济宁专区。1959年复属菏泽专区(1967年改称菏泽地区)。1999年属济宁市。

鱼台县:秦置方与县。唐宝应元年改鱼台县,因境内有鲁隐公观鱼台得名。1943年改称鱼丰县,1945年恢复鱼台县。1956年并入金乡县,1964年恢复鱼台县。1949年属平原省,1952年,划属山东省荷泽专区,1958年属济宁专区(1967年改称济宁地区)。1999年属济宁市。

金乡县:夏商时有缗国,周设缗邑。西汉属山阳郡,东汉设金乡,隋朝置金乡县,因境内有金山而得名。1949年属平原省,1952年属山东省。1953年属济宁专区(地区),1983年属济宁市。

嘉祥县:东汉废爱戚城,置金乡县。金1147年析任城、巨野置嘉祥县,相传春秋时期鲁哀公西取狩猎获一麒麟,取嘉美祥瑞之意命县名。1958年,并入嘉祥市和郓城、巨野、金乡3县,1963年复置。1949年属平原省湖西专区,1952年属山东省菏泽专区,以后的隶属与金乡县相同。

曲阜市:商为奄国都,周为鲁国都。公元前249年,楚灭鲁国后始设鲁县。隋584年,改汶阳县,596年,易曲阜县,因“鲁城中有阜,逶曲长七八里”得名。627年曲阜并入泗水,634年恢复曲阜县。1012年改为仙源县,1129年复为曲阜县1958年,滋阳县并入曲阜县,1962年分置。1986年,曲阜县改设县级曲阜市。1949年属尼山专区,1949年以后的隶属现济宁县相同。

邹城市:春秋为邾国,公元前221年,秦始设驺县(因古邾、驺同音而名),唐初改邹县,县因境内邹山名。1992年,邹县改设县级邹城市。1949年属清河专区,1949年以后的隶属现济宁县相同。

枣庄市

夏属鄫,商属即。战国属楚,汉设丞县。三国属魏,晋称丞县,南北朝先属刘、宋,后属元、魏。隋设州及兰陵县。唐复为丞县,金升丞县为峄州。明1326年始设峄县。1928年设峄县县治枣庄镇,因唐宋时村落中多枣树(指“酸枣树”即棘)而命镇名。1960年,撤销滕县专区峄县,改设县级枣庄市,取枣庄镇名命市名。

1961年9月,枣庄市升为山东省直辖市,辖4区1镇。1979年,增辖滕县。至2020年末,枣庄市共辖5市辖区,代管1县级市。

峄城区:原为峄县。1960年,峄县改设县级枣庄市。1961年,县级枣庄市改设地级枣庄市峄城区。

山亭区、市中区:原为峄县和滕县地。1961年,枣庄市设立齐村区。1976年,划出齐村区部分辖区,增设枣庄市市中区。1983年,枣庄市齐村区改称山亭区。

薛城区:夏商时期称薛国(夏时奚仲封薛)。春秋战国时期,齐相国田文(孟尝君)治薛期间,大规模筑城,名薛城。西汉分属鲁南薛县、沛郡广戚县和东海郡新阳县、郡阳县。东汉分属鲁国薛县、彭城国广戚县和东海郡丞县、阴平县。隋至清,薛城隶属蕃县(曾更名为滕阳、滕县)、丞县(曾更名兰陵县、峄县)。抗战时期(一说1948年)设立临城县。1952年,更名为薛城县。1956年,撤销薛城县,并入滕县和微山县。1961年,将原并入滕县和和微山县的薛城县部分区域划出,设立枣庄市薛城区。1949年属台枣专区,1950年属滕县专区,1952年属济宁专区,1956年撤销。

台儿庄区:原为峄县地,1961年,设立枣庄市台儿庄区。

滕州市:周灭商后,武王封其异母弟叔绣于滕,乃称“滕国”。秦置滕县、薛县。金设滕阳州,后改称滕州。明初废滕州为滕县。1989年,滕县改设县级滕州市。1949年属尼山专区,1950年属滕县专区,1953年属济宁专区(1967年改称济宁地区),1979属枣庄市。

临沂市

今临沂市所辖区县,西周分属鲁、莒等诸侯国,战国属齐、楚。秦朝时属琅琊郡和郯郡,西汉时分属徐州之琅琊国、东海郡、城阳国和兖州之泰山郡。东汉分属徐州之利城郡、东海郡、琅琊郡、琅琊国和兖州之泰山郡、东莞郡、东安郡和城阳国。三国、隋唐至明清从略。

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府撤州,实行省、道、县三级制。1913年撤销沂州府,改莒州为莒县。1914年分山东省为4道,改兰山县为临沂县,临沂市境分属济宁道和胶东道。1918年撤销。1936年划为山东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抗日根据地。1940年8月,在沂南县青驼寺成立中共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1943年9月设立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1945年8月在莒南县大店镇成立山东省政府。抗战时期,这里相继建立过30多个县级抗日民主政府和县级以上红色政权。县级以上政权鲁中、鲁南、滨海3个行政区。解放战争时期,政权层次基本沿袭抗战时期。1948年7月,鲁中、鲁南、滨海三个行政区合并为鲁中南行政区,设鲁中南行政公署(驻临沂城),下辖7个专区,49个县。

至1949年10月,今临沂市所辖各县市区大多数属滨海专区,少数台枣、沂蒙、尼山3专区。1950年5月,鲁中南行政区撤销:以沂蒙专区为基础,成立沂水专区,辖9县;以滨海专区为基础,成立临沂专区,辖9县。1953年1月,将原属临沂专区的赣榆、东海、邳县、新县、海连市划属江苏省。1953年7月,沂水专区撤销,除日照县划属胶州专区外,今境内各县皆属临沂专区。至1961年4月,临沂专区辖临沂、郯城等13县市。1967年,临沂专区改称临沂地区,至1992年12月,临沂地区辖临沂、郯城等10县市。

1994年12月,临沂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临沂地区和县级临沂市,设立地级临沂市。原临沂地区所辖县市交由地级临沂市管辖和代管。至2020年末,临沂市共辖3市辖区9县。 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春秋时称启阳,西汉为开阳,东汉属琅琊国,隋置临沂县。明洪武初撤临沂县入州,清1734年称兰山县。1913年称临沂县。1958年改设县级临沂市,1963年复设县级临沂县,1983年恢复县级临沂市。1994年,撤销县级临沂市,改设地级临沂市兰山区、罗庄区和河东区。1949年属滨海专区,1950年属临沂专区(1967年改称地区),1994年属临沂市。

郯城县:周封炎族首领于此地,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为郯国地,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14年)为越国所灭。秦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所。唐贞观六年撤县入下邳,元和年间复置郯城县,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末复置郯城县,明清之后县域有变,县名未易。1949年及以后的隶属与兰山等市辖区相同。

临沭县:唐置临沭县,后撤销。1940年复置临沭县,因县临沭河和名。1956年撤销,1961年复置。1949年及以后的隶属与兰山等市辖区相同。

莒南县:1940年由莒县南部区域析置莒南县。1949年属滨海专区,1950年属沂水专区,1953年属临沂专区(地区),1994年属临沂市。

沂南县:1939年末设立南沂蒙联防办事处,1940年改称沂南县,因在沂水县之南得名。1949年及以后的隶属与莒南县相同。

沂水县:西汉设东莞县、盖邑、东安县和阳都县,后汉末置东莞郡、东安郡。晋东莞郡改置东安郡。隋初废东安郡,置东安县,隋596年改东安县为沂水县。因境内有沂水而得名。1940年至1944年,沂水县和临沂北部,莒县西部曾先后为莒沂边、沂中等7县。1949年,沂中县又改设沂水县。1949年属沂蒙专区,1950年属沂水专区,1953年属临沂专区(地区),1994年属临沂市。

蒙阴县:西汉初置蒙阴县,因在蒙山之阴(北)得名。曾名蒙恩县、新泰县。1949年及以后的隶属与沂水县相同。

兰陵县: 苍山县因山得名。抗日战争前期,分属费县、临沂、郯城三县。抗日战争时期为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1941年析郯城、临沂、费县、峄县部分地区建立边联县。1949年称兰陵县。1953年,撤销兰陵县,原辖区中5个区划属江苏省,3个区并入苍山县、6个区并入峄县。2014年,苍山县更名兰陵县。1949年属枣台专区,1950年属临沂专区,1953年撤销,2014年属临沂市。

费县:春秋为费国地。西汉置费县,以古国为名。1939年分费县置费东、费北、费南、温河四县。1946年春,温河县复称费县。1949年属枣台专区,1950年属临沂专区(地区),1994年属临沂市。

平邑县:西汉置干邑侯国,据平邑古碑载:“干邑者,季平子之采邑也。”三国、两晋,今县境均分属南城县、南武阳县。南朝宋改南武阳县为武阳县。北齐省南城县入武阳县。隋598年改武阳县为颛臾县。唐627年省颛臾县入费县。此后历经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至1939年,今平邑县境大部在费县境内。

1946年,析费县地置平邑县,因子邑镇得名。1949年属尼山专区,1950年属滕县专区,1953年及以后的属与其他各县相同。

谢谢各位看官老爷阅后加关注,欢迎指出缺点错误,我好更改(14天后就不能更改了)。欢迎评论点赞。非常感谢各位看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