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日起,伴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中国正式开启资管新规元年银行理财面临全面净值化,保本理财产品成为“过去式”,调整估值方法成为理财产品的新形势目前,21家已对外发行理财产品的理财公司均发布公告,宣布对理财产品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转换,调整理财产品的估值方法随着新估值方法陆续实行,关于净值型产品你了解多少?未来投资银行理财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净值型产品和非净值型产品的区别?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净值型产品和非净值型产品的区别(关于净值型产品)

净值型产品和非净值型产品的区别

2022年1月1日起,伴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中国正式开启资管新规元年。银行理财面临全面净值化,保本理财产品成为“过去式”,调整估值方法成为理财产品的新形势。目前,21家已对外发行理财产品的理财公司均发布公告,宣布对理财产品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转换,调整理财产品的估值方法。随着新估值方法陆续实行,关于净值型产品你了解多少?未来投资银行理财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1、新估值方法下,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和业绩比较基准有什么区别?

答:银行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是银行根据理财产品的往期表现,或同类型产品历史业绩而计算出来的投资者可能获得的预估收益。它的实际收益会围绕业绩比较基准波动。业绩比较基准现在主要包括单一数值型,区间数值型和指数型。预期收益率是理财产品成立时预期能达到的折合成一年的收益率。业绩比较基准是银行理财产品给出的一个参考值,而预期收益率是一个不确定的估算值。

2、为何理财子公司集体切换IFRS9估值法,对投资者有何影响?

答:2021年9月30日财政部发布了《会计新规》,明确资产管理产品的会计处理将严格实施IFRS 9,新规将自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的通知》相衔接。新规统一规范了各类资产管理产品的估值方式,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此外,由于目前理财子公司产品净值基本都处于正偏离的状态。同时,理财子开业的2年多来“冲规模”是关键词,而定开产品仍是期限错配,摊余成本法也并非“真净值”,这也加大了理财子之间的规模竞争压力,因此越早切换估值方式越好。

对于投资者来讲,短期来看,估值法切换初期,会一次性释放收益,因此切换初期可能会出现净值跳升,但之后一切将恢复常态,即如果市场回调,净值也会下降;长期来看净值波动加剧将冲击居民对银行理财的需求,从而引发潜在的定开理财到期后赎回的担忧。

3、在理财公告中,提示新金融工具准则转换可能会对部分理财产品的净值产生一定影响。估值切换对产品净值带来的影响具体是什么?

答:此前在摊余成本法的估值下,理财产品底层资产溢价与折价会在其剩余期限内平均摊销并每日计提收益,因此理财产品的净值曲线相对平滑,并没有实时真实地反应底层资产的收益表现。但随着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正式执行,摊余成本法的使用进一步受限,当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全部转成市值法估值后,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产品的净值曲线波动加大。就目前来看,因过去一年流动性体系相对宽松、债券市场收益率下行,不少产品在估值切换初期会释放此前浮盈,使得净值曲线向上跳升,后续随着初期浮盈释放完毕,理财产品净值曲线双边波动将成常态,产品的净值将更加及时准确的体现底层资产的收益和风险情况。

4、目前习惯了通过预期收益率挑产品的投资者,现在该如何挑选净值型理财产品?

答:对于现在市场上的净值型理财产品,首先,投资者可以看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它是衡量产品在某一期间内的业绩中枢,通常的指标有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近三个月年化收益率,7日年化收益率及上日年化收益率等。其次,投资者还可以查看理财产品的净值走势。净值走势图最能反映净值型产品的运作能力,通常横坐标是产品的净值日期,纵坐标是产品的累计净值。一款好的净值型理财产品投资目标更偏向于“稳”,也就是控制净值波动幅度、控制净值回撤的程度,尽量淡化短期市场波动带来的净值扰动,其净值曲线一般呈现平稳向上的趋势。最后,新产品发售时没有历史业绩做比较,投资者还可以参考业绩比较基准来判断收益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