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杨柏龙教授八段锦(体教融合创佳绩)(1)

参赛队员合影

北京体育大学杨柏龙教授八段锦(体教融合创佳绩)(2)

参赛队员合影

12月20日,为推广普及健身气功·八段锦项目,践行首都文化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第三届全国健身气功·八段锦交流比赛大会在北京市房山区良乡体育中心举行,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32支线上代表队和来自北京的24支线下代表队共450多人参加了这次比赛。本次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北京市体育局、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主办。本次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体育 互联网 居家”办赛模式,比赛全程进行视频直播,并开展健身气功·八段锦名师讲座,特邀北京体育大学杨柏龙教授精讲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的原理和动作要领。

北京体育大学杨柏龙教授八段锦(体教融合创佳绩)(3)

精神饱满候场

八段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气功导引功法,动作简单,易学易记,自宋元以降,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研究表明,八段锦具有柔筋健骨、养气壮力、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的功能,对人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运动器官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八段锦功法历史悠久,简单易学,功效显著,在全国乃至全球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今年抗疫关键时刻,具有养生、保健、康复作用的“八段锦”成为了网红。

一等奖参赛视频

海淀区太极拳协会选派了两支参赛队,由丁光豪、李勃、朱梦秋、杨艳玲、谭锡玲、季凤组成的一队以9.01分荣获一等奖(第四名),由梅苹、顾永珍、王蔚、袁惠琴、王玉莲、李芳组成的二队以8.91分(第八名)荣获二等奖,为海太协会在全国性大赛中争得了新荣誉,对促进协会健身气功·八段锦提高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

北京体育大学杨柏龙教授八段锦(体教融合创佳绩)(4)

庄教授讲授动作要领

北京体育大学杨柏龙教授八段锦(体教融合创佳绩)(5)

庄教授讲授动作要领

这次比赛时间紧,任务重,技术要求高,影响面大,面向全国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协会领导高度重视,精心挑选基本功好、接受能力强、有参赛经验的队员认真组织赛前训练。针对协会健身气功·八段锦高层次培训少、基础相对薄弱、不是强项的实际情况,王雁元会长亲自协调,专门聘请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委员、第十三届全运会八段锦冠军、北京体育大学导引养生系庄永昌教授为本次比赛的总教练,对参赛队员进行赛前强化训练。庄教授从八段锦的技术特点、功理功法、气息配合逐个进行示范讲解,对队员的不规范的动作逐一进行纠正,做到音乐节点和动作整齐划一、完美结合,为比赛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自2018年海淀区太极拳协会与北京体育大学正式确立战略合作关系以来,积极聘请高层知名次专家教授授课培训,组队参加全国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五禽戏,24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以及太极“八法五步”等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后的又一个项目突破。

北京体育大学杨柏龙教授八段锦(体教融合创佳绩)(6)

北京体育大学杨柏龙教授八段锦(体教融合创佳绩)(7)

北京体育大学杨柏龙教授八段锦(体教融合创佳绩)(8)

获奖的喜悦

附个人参赛体会:

赵燕妮: 这次比赛压力确实大,因为八段锦参赛队强手很多,八段锦不是咱们的强项,但是协会健身气功代表队知难而上,也是对队员心理素质的考验。会长的总结非常好,这次比赛开创海太协会健身气功的新思路,为推广国家规定套路做出贡献。

丁光豪:很感谢协会给小丁这次机会参加如此高规格的比赛,本次比赛也让我受益良多,让我对八段锦的动作规格有了更为细致的了解。我作为体大武术套路专项的学生,有幸得到协会老师们的厚爱参加比赛,因此在每次训练中都认真参与,积极配合老师训练,对每次训练中提出的问题及时改进。由于我并非养生专项出身,对于健身气功动作的规格也不太清晰,全靠在场的各位老师和我亲爱的学姐学弟们的悉心指导,才能改进动作,与大家并驾齐驱,走上比赛舞台,拿的一等奖的好成绩。虽然这次成绩不错,但略有遗憾,两组队员在整齐度上还是稍逊一筹。未来参加类似的比赛,首先统一乐点和动作,其次是统一动作的规格。前者虽然花费时间较长,但更能提高大家动作的整齐划一程度,庄老师赛前的突击也验证了这一点。我始终坚信,参加比赛夺取名次并非目的,而是为了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向众人展示自己因为健身气功而获得的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这也是我每次参加活动最大的感受。再次感谢协会,感谢各位队友们,我们明年春暖花开之际再会。

李勃:通过训练与比赛,队员们对八段锦、五禽戏等功法的功法特点、动作规格、细节的掌握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丰富了自身的比赛经验,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也通过比赛展示了风采。尤其是在训练过程中,学生扮演了教练员的重要角色,训练和执教活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及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实习平台,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利用自己硕士期间的所学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施展,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通过总结和完善为毕业后的就业提供了很好的锻炼。

楊艳玲:我第一次参加全国八段锦比赛,感悟太多:1、看到自身不足和差距。二、平时还是练的少。三、自己对八段锦还没有深的理解。四、团队配合更重要。最后要感谢海太协会和王会长给了我这次参赛的机会,让我再一次加深对八段锦的理解。

朱梦英:感谢王会长,感谢焉副会长,为我们提供了本次比赛机会,在各位老师们共同的努力下,海淀区太极拳协会一队二队共创佳绩。同时感谢协会提供的场地及各种便利,也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让我感受到海太协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团结奋斗的力量。每次比赛对我有莫大的帮助,一次一次的提升自己,展示自己,收获成功的喜悦。结束即开始,我会一如既往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和能力,积极进取,为全民健身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谭锡玲:祝贺咱们海太摘金夺银,我对八段锦有着刻骨铭心的喜爱,在这里感谢王会长给我这个学习、锻炼的机会,感谢焉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鼓励,感谢庄老师的培训、感谢体大的三位老师,使我收获颇多,感谢所有老师们的关照,通过这次比赛,我发现需要学习的还很多,动作有的不到位,有时候还会不由自主地让瞄一下其他队员。

顾永珍:海太协会在第三届全国健身气功八段锦交流比赛中摘金夺银,感谢王会长精心策划,给我们请专家培训,给了我这个学习、锻炼参加比赛的机会,感谢焉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鼓励,感谢我的队友们团结一心,刻苦训练,相互配合,勇于拼搏。虽然我们这次比赛成绩不够理想,但是通过这次比赛看到了自身很多不足,动作 协调不到位,基本功不够扎实等等。今后我要提高认识,加强对八段锦功法的理解和练习。争取在今后的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王蔚:感谢海太组织领导我们此次出征参赛,亲自现场督导一二队的训练,赛前为我们请来专家庄永昌老师对动作的规格、节分点、劲力、气息、意念以及比赛需要注意的环节教授培训指导, 使我受益匪浅。 由衷的感谢王会长为我们提供学习、训练及比赛的机会,并给予我们参赛队员的鼓励支持和信任,感谢焉老师从组队训练到比赛全程为我们辛勤的付出,陪伴服务虽然我们二队比赛成绩不太理解,但通过比赛看到了我们自身的成长以及存在的差距和需要努力提高的地方。我是第一次参加八段锦的比赛,收获颇多,我对八段锦的功法理论特点有了进一步深入理解,很享受我们团结合作,共同努力,愉快难忘。

袁惠琴:比赛已结束,但自己的心情还没有平复,晚上翻来复去脑海里浮现出好多画面,有王会长对我们队员进行的赛前动员和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和帮助并邀请庄永昌老师进行赛前最后冲刺辅导。焉老师对我们这两支代表海太协会参赛的队伍承担了很重的责任,非常的辛苦。我这次参赛的表现不是很理想,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从我接到任务后就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八段锦上,因以前接触气功少,这次协会把我选上是对我的信任,通过这次训练和比赛我自己的体会是:1、 基本功要苦练扎实,2、 动作要标准和规范,3、集体参赛要整齐化一,4、 动作和音乐点的准确性要一致,5、要增强精神面貌自信心,6、 要有场上的应变能力,第七 要备有预案。

王玉莲:祝贺一队取得了好成绩,为协会争得了荣誉。我的表现不好影响了成绩,只得了二等奖,辜负了会长的期望,心里很难受。通过参加这次活动,又学到和提高不少知识,丰富和开阔了眼界,看到队友们的身上许多值得自己学习的优点。感谢王会长和焉副会长给我这次机会,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会在今后的习练中不断改进提高。

梅苹:感谢协会领导让我参加八段锦的比赛,给予我们二队的支持和鼓励,给我们提供接受多位专家老师们培训指导的机会,八段锦是一套看似简单实则难练的健身气功功法。我们二队大多数队员以前练八段锦比较少,基础差,但大家团结一心刻苦用功,经过培训和训练,加深了对八段锦的了解,技术上都有长足的进步,感受到简单的动作中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涵,需要不断学习和消化。

这次比赛暴露了我们许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训练中加强:1、桩功,特别是马步桩有跪膝和八字脚的现象,2、 动作不规范, 3、动作和气的配合,4,、动作节点和音乐的配合5、场上的应变能力,6、精气神。

季凤:在王会长多次亲临督促指挥下,请来专家老师连夜督导修正下,一队二队共同取得佳绩。感恩王会长给了我这次参加全国健身气功比赛的学习锻炼机会,感谢庄老师细致入微教学修正,感谢焉副会长无微不至的提醒指导关照,感谢队友们的帮助。通过这次健身气功集体比赛,小白的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非常惭愧,一开场没有经验的我,满眼盯着前面看,定力不够很快就融入了前面队伍节奏,被带跑了,反应过来做了及时调整,但这个一定影响了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深感内疚,也意识到了平时功课做得不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继续努力学习修正。

庄永昌个人简介:

北京体育大学杨柏龙教授八段锦(体教融合创佳绩)(9)

庄永昌,北京体育大学副教授,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体育养生方向硕士研究生,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委员,第十三届全运会八段锦冠军,从事体育养生教学、科研、训练任务。

担任武术学院、教育学院体育养生专项、副项课程,全校体育养生的选修课,海淀区教学共同体选修课以及函授、高校教师班课程的教学任务。2013年1月,获得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优秀教学奖。2013年4月,荣获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在科研方面,参加《中度下肢残疾或功能丧失者轮椅健身术的创编及实验研究》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在训练方面, 2010年担任北京市健身气功代表队教练,参加了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并获得佳绩,2010年、2011年两次带领北京体育大学代表队参加全国健身气功高校比赛获得优异的成绩。

在社会工作方面,多次担任国际、国内健身气功重大赛事裁判工作。2009年、2010年、2012年多次在健身气功比赛中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多次担任全国健身气功功法推广教学、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主讲教师。2008年在对外推广健身气功活动中,被评为先进个人;2009年,获得“全国推广健身气功先进个人”称号。在对外教学方面,曾赴泰国、德国、美国、智利、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健身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宣传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