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曾为大家介绍了北美海獭皮贸易的起源,而因为篇幅原因,我并没有详细地为大家介绍整个贸易的细节,今天的这片文章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海獭皮贸易的发展,以及欧美各国在此贸易中的所作所为。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1)

海獭是什么:

海獭是一种毛皮非常漂亮的海洋哺乳类动物,属于鼬科海獭属,共有三个亚种,其中阿拉斯加海獭体型最大。成年海獭体呈圆筒形,体长一般在130-150厘米(雄性略大),体重30-50千克。海獭的前肢较短,后肢较长,趾间有蹼,成鳍状,适于游泳和潜水,能浅到50米深的海里捕食海胆、贝壳和甲壳类动物为食,有时也吃一些海藻和鱼类。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2)

可爱的海獭

海獭非常聪明,当爪子抓不了太多猎物的时候,海獭会将猎物挟藏在两个前肢下面松弛的皮囊“衣兜”中携带,而且海獭甚至还会使用工具!因为海獭爱吃的动物,其壳都很坚硬,靠牙齿很难咬烂。海獭会仰泳在海面,并在自己的肚子上放一块约有拳头大小的石头,当捕捉到贝类、螃蟹等硬壳动物后,海獭会用前肢抓着猎物在石头上猛砸,直到击碎其坚硬外壳为止。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3)

砸贝壳的海獭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4)

正在吃鲍鱼的海獭

当海獭吃饱之后,还会把石头和吃剩下的食物重新藏在皮囊中,这样即使有海浪冲击也不会掉落,而当海浪来临之时,各个海獭之间还会挽住彼此的前爪防止失散,若是海上刮大风暴,海獭则会躲到岸边,直到风暴过去。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5)

握住彼此前爪的海獭

海獭毛皮的特点:

海獭的毛皮特别漂亮,棕色的、红棕色的、黑色的都有,非常光滑顺亮。海獭的毛皮分为两种,一种是较长的鬃毛(较疏松,呈浅褐色至黄棕色),一层是柔软的绒毛(紧密、呈暗褐色至红棕色),全都生长的极为致密,每平方厘米皮肤达12.5万根毛发,为哺乳动物界之最,并且毛发上还有一层能保证滴水不透的脂肪,这也是海獭毛皮摸起来非常柔顺奢华的原因。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6)

吃手手的海獭

而且与其他哺乳动物不同,海獭不会随着季节变化而换毛,这是因为海獭生活在北太平洋的寒冷海域里,生活环境恶劣,其身上用于起保暖作用的脂肪层很薄,无法抵御低温,所以海獭必须要靠底层绒毛中留存的空气来保存体温。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7)

梳理毛发的海獭

要让这个体系正常工作,海獭必须花大量的时间梳理自己的毛皮,因为这样才能防水,而如果毛发乱蓬蓬的,或者沾上了污秽,海水就会直接浸透海獭的皮肤,把身体的热量散失掉,使海獭死于体温过低或肺炎。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8)

梳理毛发的海獭

不过,光靠一层浓厚的毛皮还不能让海獭在冰冷的海水里一直保持温暖,海獭还必须要吃大量的食物才行。因此海獭能量消耗大,每天要进食相当于自身体重1/3~1/4的食物来维持高速的新陈代谢,这个进食量为哺乳动物界之最。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9)

正在吃饭的海獭

海獭的繁殖率比较低,这和海獭种群的习性有关。

一般雄海獭会在雌性海獭活动的水域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与数只雌海獭交配。在交配的过程中,雄性海獭会变得极具侵略性,经常咬雌海獭的头或鼻子,会在雌性身上留下永久的伤疤,甚至硬生生咬出个洞来,有时还会撕扯掉对方的几片肉或意外溺死雌性,而雌性海獭每5年才有一胎,其怀孕期在10个月左右,并且通常一胎只有一只,罕见多胞胎。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10)

哺育幼崽的雌性海獭

海獭的糟糕命运:

早先,海獭因为生活在自然条件的较为恶劣的地方,少有人类大规模专门捕杀它们,可后来人类对海獭毛皮起了贪欲,认为海獭毛皮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自然物,开始肆无忌惮的索取海獭毛皮。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11)

吃海胆的海獭

海獭的繁殖率很低,短时间内的大量捕杀更会对其种群带来灭绝性灾难,但人类并不在乎!人类只知道海獭皮能卖上大价钱。就这样,海獭的栖息地被人类一个接着一个的破坏,最后只有人迹罕至的地方才有海獭出没。

可就算是这样,海獭还是不能逃过猎人的魔爪,随着征服者的不断探索,某地有大量海獭聚集的消息不断地传回“文明世界”,收到消息后的毛皮贩子就会收拾行囊,前往自己的梦幻狩猎场。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12)

可爱的海獭

最先靠着贩卖海獭毛皮赚到大笔金钱的毛皮贩子是俄国人,这些俄国毛皮贩子被称为“职业猎人”,其毛皮贸易的经验非常丰富,是俄国征服西伯利亚的主要功臣。早先这些职业猎人追求的是貂皮,当西伯利亚的貂鼠被他们大量屠杀,以至于无法再轻松捉到时候,他们又向东一路猎杀,转为屠杀太平洋沿岸的海獭赚钱。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13)

俄国职业猎人

当太平洋沿岸的海獭也无法轻松捕捉的时候,俄国的北太平洋探险队在1742年8月份传回了一个“大好消息”——阿留申群岛和北美洲沿岸有大量的海獭。于是俄国的职业猎人纷纷组织好队伍,向着阿留申群岛和北美洲大陆进发。正如苏联学者所说:

“数十名冒险家,被一本万利的毛皮业的传闻所吸引,接踵而来,把从堪察加到美洲的这条道路,变成了一条热闹一时的海上通道。”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14)

海獭母子

残暴的俄国职业猎人,学会了不花钱就能获得海獭皮的方法:

俄国的职业猎人非常残暴,几乎就是一活脱脱的土匪强盗!他们很少亲自猎杀海獭,因为海獭很机警,狩猎起来很麻烦,光靠职业猎人自己捕杀很难在短时间收获大量海獭皮,所以这些强盗就强迫当地的原住民帮自己捕杀海獭,而且还不给钱!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15)

职业猎人通常会突袭当地原住民的村落,抢劫当地土著的毛皮,然后将原住民的妻儿老小抓起来作为人质,胁迫身强力壮的土著猎手去捕杀海獭。

啥时候原住民上交的海獭皮数量让俄国人满意了,俄国毛皮贩子啥时候放人,而一旦有人胆敢反抗,俄国人就会开始疯狂屠杀可怜的原住民。曾经在一次冲突当中,残暴的俄国职业猎人就屠杀了将近3000原住民。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16)

俄国统治下的原住民

俄国人控制下的原住民除了暴力反抗以外,也曾寄希望于俄国人发善心。在1799年时,一名阿留申人就向沙皇保罗控诉:

“俄国人来到美洲,我们友好地接待了他们,但他们对待我们却非常野蛮,霸占我们的妻子儿女,一开春就强迫我们到约五百俄里以外的地方去猎捕海獭,一直让他们待到秋天,家中只留下瘸子、瞎子及其他病人。即使这些人,也被强令为公司去捕鱼或无报酬地干其他活儿。”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17)

俄美公司旗帜

但这种控诉基本上没啥用,因为当地的毛皮贸易,俄国政府已经交与俄罗斯美洲公司( Русско-американская компания)垄断,这家公司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就为俄国增收一两千万的卢布(俄国货币),在这种情况下,沙皇才不会在乎原住民的生死。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18)

俄美公司的地盘

当地原住民在无法反抗之后,只能想尽一切办法为残酷迫害自己的俄国人服务。

这些土著猎手非常熟悉海獭的习性,知道海獭是一种活跃、好动、喜欢群居的动物,会组成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的群体一起在海岸线附近嬉闹、觅食。所以土著猎手会仔细的探查海岸线,寻找在岸边休息的海獭,然后从下风口接近海獭群(海獭能迎风嗅到8千米外的野兽和人类气味),用简陋的棍棒、石矛等武器杀死它们。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19)

海獭群

但大多数时间里,海獭还是寝于海里生长的海藻上面。

海獭会寻找海藻丛生的地方,然后不断的打滚把从海底长出的长长海藻缠绕在身上,或是用四肢牢牢抓住海藻,然后枕浪而睡,让其发挥船锚的作用,以防止自己睡着之后被海浪冲走或沉入海底溺死。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20)

在海草上准备睡觉的海獭

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土著猎手就会划着一种只有3~6米长,不足60厘米宽,用兽皮覆盖的小船前往危险的海上寻找海獭。

海獭群里一般会有几只海獭轮流放哨,如果发现有危险靠近,它们就会用尾巴拍打水面,海獭群听到信号后会立即潜水逃跑。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21)

海獭群

为此,土著猎手会等到海獭群睡着之后,再慢慢接近,当海獭被惊醒开始潜入海中躲藏后,猎手们就会在附近围成一个包围圈,四面张网,等待慌不择路的海獭缠到网上溺死。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22)

一些没有被网缠住的海獭也不能幸免,猎手们知道与其它海兽相比,海獭的游泳速度较慢,每小时仅10-15千米,所以猎手会耐心的等待海獭不得不露出海面呼吸,然后用武器将其杀死。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23)

潜入水中的海獭

有时土著猎手们还会制作“诱猎海獭”,即将一根大小合适的木头削成海獭的样子,再用火碳化成黑色,当猎手们要捕猎的时候,就将木头海獭丢到海上,以吸引海獭群前来探查,然后乘机将其杀死。

靠着土著猎手的猎杀和职业猎人赤裸裸的勒索行为,俄国的毛皮贩子在短时间内就“收获”了大量海獭皮,并卖到中国广州换取白花花的银子。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24)

与残暴的俄国毛皮贩子相比,美国人和欧洲人就“文明”很多,虽然他们主要也是从原住民手中获取海獭皮,但人家大多数时间还是给钱的!

自从库克船长开启了欧洲人与北美洲西海岸印第安人的海獭皮贸易以后,当地印第安人就在一次次交易中学精明了,常常能用海獭皮跟远道而来的白人换到各种“好东西”。

据美国毛皮贩子留下的笔记记载,当地的印第安人,尤其是女性极为聪明,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英语和谈判技巧,所以与她们做生意很不简单。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25)

印第安人女性

这些“女商人”会利用各个交易者之间的竞争,然后将海獭皮卖给出价最高的毛皮贩子,而一旦毛皮交易者不能满足其要求,她们就不在进行交易,让毛皮贩子一张海獭皮都拿不到,以此逼迫毛皮贩子拿出让她们满意的货物。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26)

可爱的海獭

不过,总的来说,欧洲人和美国人常常都能花极小的代价从当地印第安人手中获得大量海獭皮,比如一艘美国商船就在一次交易中,用一个铁凿子换一张海獭皮的价格,从印第安人手中换来了二三百张优质海獭皮。

但这并不是说毛皮贩子和印第安人之间非常友善,事实上,双方也会爆发矛盾和冲突,而这些冲突常常是由白人先挑起来的。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27)

战争

远航来此的白人水手目空一切,瞧不上有色人种——印第安人,他们不尊重对方的文化,常常粗鲁的侮辱印第安人中的长者或酋长,肆意散播仇恨,甚至因为一点小事就杀死印第安人。当毛皮贩子不能通过交易收获更多海獭皮时,这帮“文明人”就会化身强盗直接动手抢劫!

这些白人从骨子里看不起印第安人,并不将其视为可以与自己平等交易的人类,所以他们可以毫不顾及人性和道德去劫掠印第安人。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28)

还有一些来到北美洲西海岸做毛皮交易的白人属于“临时交易者”,他们对当地印第安人的分布并不了解,他们会漫无目的地沿着海岸线航行,寻找岸边的印第安人部落。而一旦找到弱小的印第安人部落后,这些白人并不会进行公平的交易,而是对其进行坑骗或抢劫。

至于得罪印第安人以后怎么办,这些毛皮贩子并不在意,他们干的就是一锤子买卖,随时可以上船逃跑,并且他们很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来这片海岸了!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29)

所以,北美洲西海岸附近的弱小印第安人部落常常受白人毛皮贩子的压迫,在白人不计后果、不计手段的抢劫下瑟瑟发抖。那些实力较强的印第安人则信奉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他们会尽可能的报复施暴者,若是施暴者跑掉,那下一批来到这里交易的白人就有可能受到无辜牵连。

但总的来说,白人与印第安人的海獭皮交易还算比较成功,双方都获得了自己满意的东西。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30)

美国人的崛起:完全主导国际海獭皮贸易!

美国人比英国人晚一点接触海獭皮贸易,但是新建国不久的美国人在对外贸易上却非常活跃和重视,自从第一艘美国毛皮贸易船带着从中国赚到的大笔金钱和购买的茶叶等货物回到美国东部以后,美国的报纸就对其贸易成果大肆报道:

“这个国家(美国)应该感谢这些敢于探险的商人,因为他们进行了一项美国人从没有过的商业尝试,国家也应当感谢进行这次航行的航海家们,是他们的优雅和礼貌确保了我们国家能与他们所到之处的原住民建立友好关系,是他们的荣誉感和无畏精神为美国赢得了原本控制那些地方的欧洲列强的保护和尊重。”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31)

美国商船

通过报纸的传播,更多美国商人看到了中美海獭毛皮贸易背后的发财机遇,纷纷注入资金到这项事业中,这极大地刺激了美国毛皮贸易的发展,为美国人主导整个国际海獭皮贸易打下了坚实基础。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32)

海獭群

在当时,美国要与英国、葡萄牙、法国和西班牙等欧洲各国竞争海獭皮贸易的份额,为能从这些老牌欧洲列强手里抢到蛋糕,美国人不得不选择与同样不受西欧列强欢迎的俄罗斯人结盟,发展出一条更高效的贸易方法。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33)

白人画下的海獭

俄国人和美国人在海獭皮贸易上结盟后,由俄国人提供狩猎海獭经验丰富的土著猎手和捕猎工具,而美国人则提供海獭聚集的猎场和运输船只,然后双方得到的海獭毛皮卖掉之后按照比例分账。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34)

俄国人提供的土著猎手

靠着剥削土著猎手,俄国人和美国人的海獭毛皮获取量成功向上提升了一个档次,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占得了大块市场份额,每年能向中国市场上售卖近两万张海獭皮。待到1800年的时候,在北美洲西北海岸从事海獭皮贸易的商船中,其百分之九十都归美国人所有,整个海獭皮市场几乎完全被美国所垄断!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35)

到中国做生意的美国船

除了靠与俄国人结盟整合资源,减少内耗外,美国人也有其他几个国家交易者所没有的优势——自由处置权,美国人不像其他国家的交易者那样受到法规限制和各种监管,美国商人完全靠自己的意愿进行交易,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常常能抢先获得或售卖掉海獭毛皮。

这让各国的毛皮贩子非常羡慕:

“美国人买一张毛皮,就付给特林吉特人(印第安人)五六条大毯子,外加一些糖浆、面包干和谷米等,而我们却不能付出这样的数目。因为这比规定价格高一倍,有时也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商品。”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36)

到中国做生意的美国商船

天道好轮回,美国海獭皮贸易的崩溃:

美国人的海獭皮贸易在这时进入了垂死挣扎阶段,美国人向中国市场上售卖的海獭皮一年比一年少,到1830年的时候,美国人一整年才在中国市场上出售300张海獭皮,使得整个海獭皮贸易濒临崩溃。海獭的悲惨日子就要结束了,但这并不是因为毛皮贩子发了善心,而是因为经过人类几十年如一日的疯狂屠杀,海獭已经基本上已经灭绝了!世界各地的海獭栖息地都罕见海獭活动的迹象。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37)

海獭皮的主要消费者——中国的达官贵人

在18世纪商业捕猎开始之前,海獭曾分布很广泛,在千叶群岛、勘察加半岛、阿留申群岛和从阿拉斯加一直到加利福尼亚的海岸线上都生活着海獭,估计当时的海獭数量在数十万只以上,但欧美国家的毛皮贩子就是有能力在几十年内将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全杀光,甚至都不留下一对继续繁殖!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38)

海獭的早期分布图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39)

这让海獭皮贸易的参与者们在丢掉生意以后,不得不反思自己这些年的作为和失败原因:

“20年前,几乎完全被美国人控制的与中国之间的毛皮交易每年能够创造100万美元以上的收入,但是,由于人们对猎物毫无节制的屠杀,他们的数量已经缩减到不值得在进行捕杀了,已经没有毛皮可出口到中国了,这个时代结束了。”

是啊,一个时代结束了,但这些记录在国际毛皮贸易史实中的资料,却还一直向人们昭示俄国、美国等欧美国家纠缠在经济发展中的血腥、暴力乃至丑陋一面。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40)

如今经过多年的全面保护,海獭的数量终于有所回升,但还处于危险的境地,还在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如1989年发生的“埃克森-瓦尔迪茲”号油轮漏油事件,就5000多只海獭丧生!希望这些可爱的小精灵能继续扩大种群。

毛皮贸易场所变化(详解欧美国家在18世纪时所从事的毛皮贸易)(41)

这只双手抱十的动物其实是水獭,不是海獭,两者很相似


(谢谢大家的观看,本文的一些图片来源自网络,侵删。写作不易,欢迎关注)

参考文献:
  • 《动物改变世界:海狸、毛皮贸易与北美开发》付成双 著
  • 《毛皮征服历史》杜君立 著
  • 《征服西伯利亚》[俄]M.N.齐保鲁哈 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