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现场管理之1:如何管人。

生产现场管理之2:如何管物。

生产现场管理之3:如何管事。

生产现场管理之4:三公四导。

生产现场管理之5:目视化管理。

生产现场管理系列,我们接着讲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应该掌握的两个工具,PDCA和SDCA,即戴明圆环和标准化维持循环。

pdca管理体系结构模型(两个经典的循环管理法)(1)

一、PDCA。

管理,其实是解决问题,生产现场管理,也是如此。PDCA是解决问题之王,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工具。每一位管理者,不管是基层、中层还是高层,都必须熟练使用PDCA。

PDCA又称戴明圆环,PDCA为四个英语单词的首字母。

1、PDCA第一步是Plan,计划,我们解决问题首先要做的是制定解决问题的步骤、计划或方案,以及相对应的负责人。

2、做好计划后,进行PDCA的第二步,就是Do,也就是做,去做,去行动,去执行,按第一步计划好的去执行。

3、在执行的过程,我们执行的怎么样,有没有效果,有没有偏离我们的计划,这时,就需要进行PDCA中的第三步,Check,也就是检查。在执行过程中,我们要对执行过程和阶段性结果进行检查,以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哪些偏离了计划。

4、接下来是第四步,Act,即及时总结、修正与调整,对正确的部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错的或偏离计划的,进行修正与调整,而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后续重视。

一轮PDCA完成,总会存在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新发现的问题,这时,应该进行一轮新的PDCA。我们就是在PDCA不断循环中不断的解决问题,不断的完成工作,不断的提升自己。

PDCA的实施,除了以上说的P、D、C、A四个主步骤外,我们可以更细化一些。以下是进行PDCA常见的八大步骤。

1、分析问题的现状;

2、找出问题的原因,初步分析问题;

3、找出主要原因,深层次分析问题;

4、制定措施,也就是制定计划;

5、实施计划与措施,即执行计划,按计划进度及标准流程执行;

6、将实施结果与目标或标准进行对比,即我们在过程中检查;

7、对实施结果总结分析,并标准化、修正或调整;

8、将未解决的问题或新产生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

这八个步骤中,1-4步为PDCA的P,即制定计划,第五步是D,就是按计划进度及标准流程执行,第六步是C,过程跟踪与控制,第七第八步是A,即总结与纠偏。

重复一遍,PDCA为解决问题的最好工具,是每一位生产现场管理者都需要熟练掌握的工具。

pdca管理体系结构模型(两个经典的循环管理法)(2)

二、SDCA。

SDCA,是标准化维持循环,从字面看,SDCA和PDCA差不多,事实内容也差不多,仅P和S不同,P是计划,S是标准化,而DCA完成一样,即执行、检查与总结。

SDCA,也是一个循环。

1、S,标准化,制定标准化,确定标准化。标准化是SDCA循环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生产现场管理的法宝之一,工具之一,可以说,没有标准化,SDCA循环就不会构建为符合闭环法则的管理方法。标准化主要包括各项质量文件、工艺标准、流程、制度以及各项指导性、约束性文件。

2、D,执行标准化。严格按照各项文件、标准、流程、制度执行。

3、C,收集、分析、检查标准执行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执行过程检查与确认。

4、A,进行总结,提出标准更新需求。如需要更新,则进入下一个SDCA标准维持循环。

pdca管理体系结构模型(两个经典的循环管理法)(3)

三、PDCA与SDCA的关系。

在PDCA的A阶段,即总结与纠偏阶段,对正确的部分,成功的经验需要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这其实就是进入了SDCA的循环,即制定标准化,执行标准化,检查标准化执行情况,分析与总结标准化执行结果以便更新与提高。

在PDCA的A阶段,对错的或偏离计划的,我们需要进行修正与调整,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

根据以上两点,我们确定PDCA到A阶段后,有两个走向,一个是进入SDCA循环;另一个是进入新一轮PDCA循环。如下图所示。

所以,严格意义上讲,PDCA循环应改称为P(S)DCA循环。


PDCA、SDCA被管理界并称为两个经典的循环管理法。PDCA主要致力于项目改进,其目的是在提高整体流程的水准。而SDCA是维持,致力于日常改进,其目的就是标准化和稳定现有的流程。

可以这么说,为预防下滑,我们从PDCA到SDCA;为更一步提升与提高,我们需要从SDCA突破到PDCA。

PDCA循环和SDCA循环是管理活动中相辅相成,我们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均需要熟悉这两个循环并加以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