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鲍福玉  进入11月份以来,冷空气变得越来越频繁,岛城的气温也开始逐渐走低由于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已进入拉尼娜状态,不少网友担心今年冬天将会是“六十年最冷冬季” 不过对于这种说法,市气象台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来看,今冬出现偏冷的概率还是非常高的,但网友的这种说法还为时尚早,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今年青岛什么时候会冷?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今年青岛什么时候会冷(今冬青岛偏冷的概率挺高)

今年青岛什么时候会冷

半岛全媒体记者 鲍福玉

  进入11月份以来,冷空气变得越来越频繁,岛城的气温也开始逐渐走低。由于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已进入拉尼娜状态,不少网友担心今年冬天将会是“六十年最冷冬季”。 不过对于这种说法,市气象台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来看,今冬出现偏冷的概率还是非常高的,但网友的这种说法还为时尚早。

  11月4日,青岛市气象部门相关负责人共同做客《行风在线》,介绍了青岛近期天气情况、专业气象服务、新媒体气象科普宣传等方面的工作。针对网传今冬会是“六十年最冷冬季” 的说法,青岛市气象台给予解答。针对网传今年可能出现六十年来的最冷冬季的这种情况,青岛市气象台台长马艳介绍,关于最冷冬季的说法,确实有这样的一个倾向。因为现在处于一个受“拉尼娜”的影响期间,而且拉尼娜现象影响过程通常和较冷的冬季是密切相连的。也就是说,在它盛行期间,冷空气的活动比常年更加频繁,强度也比较强。像我们国家的很多地方,尤其是中东部地区的气温都会较常年偏低。

  目前天气越来越冷,供热也即将开始,很多市民也非常关心供热企业和气象部门是如何合作?青岛市气象局局长顾润源介绍,青岛市气象局和供暖部门已经合作了很多年,供暖企业会根据市气象台的天气预报,特别是温度的预报来进行研判,决定是否提前或者拖后供暖期。同时,供暖企业也会根据气温预报数据,在生产过程中提高或者降低供暖的温度。顾润源表示,青岛市气象局和一些单位都有专门的沟通渠道,当遇到一些特殊天气,特别是发布暴雨大风等红色预警信号之后,青岛市教育局等部门就可以根据预警信号的发布,制定相应预案,做出校车停运、学生停课的安排。

  还有网友感觉今年青岛的雨水比往年偏多?对此,顾润源也予以肯定,他表示,今年青岛降水量较往年明显偏多,特别是较去年明显偏多。截至11月3日,整个青岛市平均降水量达到了900多毫米,较常年偏多了40%多,较去年偏多了150%。但是时空分布极不均匀,1月2月降水明显偏少,3月4月降水偏多,从5月到8月降水又明显偏多,从9月到现在降水又明显偏少。同时,空间上分布也非常不均匀,到目前为止,下的最多是崂山区,下了1100多毫米,而莱西只有700多毫米。

  虽然雨水多,但岛城仍然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城市。人工增雨也是获取淡水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有网友询问,目前青岛设置了多少个人工增雨点?人工增雨的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青岛市气象局业务科技处处长薛允传介绍,青岛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承担了人工增雨的职能。目前青岛市人工增雨的手段比较多,有34门高射炮、35部火箭发射架,15个在山区布设的碘化银燃烧炉,在每年的3到5月和9月和10月,都会安排一架飞机在流亭机场随时待命,只要天气条件合适就会进行增雨作业。

  薛允传还表示,人工增雨作业不能“无中生有”,通常的手段是往云层里播撒碘化银来吸收水汽,到达一个程度以后把雨降下来。由于银离子属于重金属,气象部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经过长年的科学监测,人工增雨后产生的水体中银离子的浓度只有0.64微克/升,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是50微克的标准,因此市民无需担心环境污染问题。

预计今冬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近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介绍,根据会商意见,我国今冬总体冷空气比较频繁,势力偏强,北方可能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过程。

  贾小龙表示,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总体还是比较频繁的,势力总体偏强,冷空气路径以西北路径为主。

  在此形势下,今冬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是正常到偏低的分布,降水总体上北多南少。气温变化阶段性明显,冬季前期大部地区气温是正常到偏高的分布,隆冬季节(明年1月份前后)影响我国冷空气势力将明显转强,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可能会较常年同期偏低,北方地区可能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过程,南方发生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可能性较小。

  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已进入拉尼娜状态,预计冬季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其后期演变趋势和气候影响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同时,鉴于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非常复杂,加之近期气候波动性增大,预测难度大,国家气候中心将密切监视天气气候变化,加强分析研究,及时提供滚动订正的气候预测。

什么是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指的是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下降的气候现象,其名称起源于西班牙语,意为“小女孩”。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与其相反的自然现象,意为“小男孩”。“简单而言,我们所说的拉尼娜事件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与常年同期相比出现大范围偏冷,并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现象。”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说,在业务监测标准上,有一些关键海区的监测指数,这一指数如果低于-0.5℃且持续5个月以上,就可以定义为一次拉尼娜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