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这是一则感想贴。实在是因为印度归来,虽是走马观花,但感触很深。


看世界旅游印度恒河(走马观花看印度)(1)


印度人口12亿,是当今世界上人口仅次于中国的国家,但其国土面积则是中国的三分之一左右。一个300多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国家却承载着12亿多的人口,其人口的密度可想而知;

印度还是当今的金砖五国之一,有76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所属的一些岛屿,全国97%的国际贸易来自海上,保护其海上交通航线十分重要,所以印度又是世界上拥有航空母舰几个少有的国家之一。


在印度,你能发现贫富之间最大的差距。孟买拥有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一家私人住宅居然可以花30亿英镑,而他的家庭人口只有4人;在孟买的滨海大道游览,你会看到世界上最豪华的酒店和私人住宅,其现代化程度绝不次于西欧发达国家;在德里的市中心和使馆区,街道、建筑、绿化综合城市建设漂亮无比。

恒河的清晨

瓦拉纳西的清晨又是另一番景象。当你再度走向的恒河岸边,一路上虽然没有前一个下午那样拥挤,但晨曦朦胧之中,街道两旁的无家可归者一个接着一个,睡在路旁的屋檐下,这样的情景一直延续到恒河岸边的台阶上。

恒河边上的水泥台阶上,一些在此露宿的无家可归者还没有起床,恒河里早已站满了在圣河里洗浴的人们。太阳从恒河对岸的地平线上跳跃着升起,金色的朝霞洒满恒河,也照在那些希望在圣河中洗去罪孽的人们身上;乘上小船在恒河里游览,恒河岸边的建筑尽收眼底,这些多姿多彩风格各异的建筑是历代印度皇帝建造的宫殿或住所,在金色朝霞的辉映下,构成一幅幅色彩多姿的图景,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幅色彩艳丽的油画。


事实上,在大约数千米的恒河岸边,你会看到很多奇异的景象,在清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上游的岸边的火葬台上,正冒着浓烟,有刚刚去世的人正在被火化,火葬台边堆满火葬用的木材,一次火葬大约要3小时左右,火化后的所有余灰一块都推进恒河;距离火葬台几百米的下游,是信奉印度教的男男女女在清晨冰冷的恒河里洗浴;再往下游是一些洗衣工在河里为某些宾馆洗床单,并一片一片地将白花花的床品晾在恒河岸边,在早上金色的朝霞中格外醒目;再往下游看去,却见一老者在恒河里洗刷锅盆……这些似乎毫不相干的事物一起出现在同一恒河岸边时候,总会给你产生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我们从杰普尔到阿格拉乘坐的是印度的火车,这里没有我们国内的候车室,直接进入站台,站台上杂乱无序,人们随意跳下站台横穿铁轨,在停靠的火车上自由上下,无人管理;在一些城市的公交车上都没有车门,一些人就随意吊在车门外;一些长途汽车的外面车盖行李架上也常常坐满了人;火车的车门总是开着,车门口挤满了乘车的人群,有的还吊在车门的外面,这些使我想起了在埃及和柬埔寨看到的同样场景以及我们上个世纪60年代文革中所经历的“红卫兵大串联”……印度没有高速公路,200多公里的路程,要走上6个多小时。


应当说,印度是一个很有实力的国家,其IT产业发展令世人瞩目。但是毋庸置疑,印度却是一个穷人太多的国家。这种贫富差别的巨大反差,却没有造成社会的急剧动荡,在印度,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于在杂乱、无序、贫富差别巨大的环境中谋求生存所需的平衡。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是宗教的宿命深入人心?是古老印度种姓等级观念的根深蒂固?

走马观花,无疑只是看到印度的表层的某一侧面,当然对宏观、本质的认识不甚了了。但从旅游的角度,此次印度之行,是我在多次旅行中最为兴奋的一次,印度的古老文明比比皆是:阿格拉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泰姬陵和红城堡;孟买的世界文化遗产神像岛上的印度教三大神石窟和维多利亚火车站、印度门;杰普尔的风之宫殿、琥珀城堡、古天文台和城市宫殿博物馆;占西的奥查古城堡;克久拉霍的性爱庙群;瓦拉纳西盛大的恒河灯祭,世界四大佛迹之一的鹿野苑,和每当晨光微见的时候,成千上万个印度教徒将自己侵泡在冰冷的恒河里,力图洗去罪恶的盛况;德里最伟大的历史遗迹之一最具有代表性的伊斯兰建筑---古都塔,都会让你激动不已感叹不已,这些将给我的人生旅途增添不灭的记忆,在我的文化积累中增添新的内容。

这些,以后我将一一介绍。所以,跟着我来吧!


(老韦图文作品皆为原创,除授权转载外,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