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语言具有歧义性,有时同样一句话表达两种含义,利用它可以巧妙的构成语言的圈套,达到诱敌人彀中的目的。

唐朝有个人叫汪伦,家住安徽省泾川县,他十分仰慕当时的大诗人李白又恨无缘相识,一直想寻个机会,亲见一下这个诗仙的不凡风采并交个朋友,有一次碰巧李白遨游名山大川,到了皖南,汪伦寻思有什么妙法可以结识李白呢?

他忽然想起李白一爱桃花,二爱喝酒,便灵机一动,给李白写了一封邀请信,信上说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接信后欣然而至,汪伦便以实相告,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桃花潭水,其实这里并没有桃花,万家酒店是指万家潭西一个姓万人家开的酒店,其实这里并没有一万家酒店。

李白听完一愣,才悟自己上当,大笑不止

李白对汪伦表现出来的机智和友情十分感激,一时相中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情谊被传为诗坛佳话。

设置歧义圈套时,语言的迷惑性与灵活性特别重要

有个包公断案的故事,某地李财主有个儿子叫李正平,自幼同庄园外的女儿庄小姐订了婚,两人同年生的到了18岁的时候,李财主准备为他们操办婚事,不料一场大火将家产烧的一干二净,不要说喜事办不成了,连生活都有困难,嫌贫爱富的庄小姐不认这门亲了,转而同有钱有势的钱秀才订了亲,张小姐有了两个未婚夫。

李正平听说庄小姐要从钱秀才结婚了,就将其告到开封府包公那里。

包公便令差役将庄小姐钱秀才一起传上堂来审问

包公耐心的劝说,庄小姐,铜钱秀才解除婚约,希望庄小姐与李正平结合,但她执意不从

包公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他让钱秀才,张小姐,李正平三人面向包公案前竖排跪下,庄小姐在中间前面是前秀才,后面是李正平包公认真的对庄小姐说,公堂上不得戏言,宁愿同前夫结婚,还是愿同后夫结婚,由你自己选择,但一经认定就不得改口立据为凭。

庄小姐抬头一看,前面跪着,钱秀才便说小女子愿同前夫结婚.

包公大笑,一边请师爷成文让他画押,一边说庄小姐究竟贤惠不嫌贫爱富,还是认定前夫结婚,于是又对李正平说,庄小姐一自愿认定你这个前夫,你就好好领她回去成亲吧,退堂

庄小姐一时清醒过来,感到已无法挽回,但一看李正平举止文雅,人品也好,就跟他回去了

包工的问话,愿同前夫结婚还是愿同后夫结婚便是一个圈套,庄小姐如果答,愿同前夫结婚包公会说她愿同以前订婚的李正平结婚,如果她答愿同后夫结婚,包工又会说她愿同跪在她后面的男子李正平结婚,包工问话灵活激动,对方无论如何难以逃脱这一精心为她设置的圈套。

一些有歧义的问题(一种高级的错误)(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