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恐和伊恐一样吗(接连的恐同事件使)(1)

1990年5月17日,这本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可就在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做出了一个决定,这一决定改变了同志的命运,在5月17日这一天,WHO将同志(同性恋者、跨性别者与双性恋者)从“精神病名册”中移除,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 Lgbt不再被定义为一种疾病,而是和异性恋一样,成为了一种天然属性。

巴恐和伊恐一样吗(接连的恐同事件使)(2)

为了纪念这一天,在2006年《蒙特利尔宣言》中,将5月17日定为“国际不再恐同日”,消除人们对同性恋者或与之相关的事物持有的曲解仇恨,侮蔑敌视,排斥和恐惧,排除因为恐惧和歧视性倾向而产生的对同志的一切暴力及不公平对待。

巴恐和伊恐一样吗(接连的恐同事件使)(3)

到如今已经十几年过去了,世界并不如我们想象的美好,针对lgbt的恐同反同事件仍然层出不穷。

巴恐和伊恐一样吗(接连的恐同事件使)(4)

在人间四月天的4月,在拥有4万名同志且对LGBT友好的英国曼彻斯特城。却发生一起严重的恐同事件,22岁的摩根因身穿一件带有亮片的偏女士夹克,在中国城被一陌生男子骂死基佬,并对其进行暴力殴打。摩根被打至脑出血,医院为他进行开颅手术,伤口使用了40多个缝合钉,3颗牙齿折断,鼻梁、颧骨和眼窝等多处部位骨折。这已经是今年以来,曼彻斯特发生的第3起恐同事件。

巴恐和伊恐一样吗(接连的恐同事件使)(5)

同样在4月,在4月12日,美国的莫里斯顿,发生了2022年已知的第11起恐同至人死亡事件。4月12日29岁的跨性别费瑟在佛蒙特州莫里斯敦被刺身亡。费瑟几天前搭便车时结识了43岁的塞思·布鲁内尔,在得知费瑟的的真实身份后,布鲁塞尔用一把12英尺长的刀杀死了她,让人不解的是,布鲁塞尔认为自己是正当防卫,因为他是一名恐同恐跨分子(恐同恐跨是源于无知对同志和跨性别的恐惧),他潜意识里认为费瑟会侵犯他,于是提前动手杀死了他。布鲁塞尔被指控二级谋杀。本来完全可以避免的悲剧,由于恐同分子的无知生生的搭上了跨性别的一条性命。这还是在LGBT能见度非常高的英国和美国。在其他一些政府定义"无LGBT”的国家,不知发生过多少此类恐同恐跨事件而不被公开报道。。。。。

巴恐和伊恐一样吗(接连的恐同事件使)(6)

有人说,你们同志LGBT群体,活在自己的圈子里就好,不必大肆宣扬报道,最好像空气一样让人感觉不到存在。如果真的这样子做,就会导致非同志群体对lgbt更大的误解,非同志群体会以他们个人的想象来认为lgbt是什么样子,会产生更多的恐同分子,因为他们不知道真正的同志是多么的健康多么的友善和友好。

巴恐和伊恐一样吗(接连的恐同事件使)(7)

“5.17国际不再恐同日”的设立,就是在全世界的范围提高同志存在的能见度,就是要向非同志群体传播正确的 Lgbt认知,让更多的恐同恐跨人士不再对LGBT心怀恐惧和误解。避免更多悲剧的发生。

巴恐和伊恐一样吗(接连的恐同事件使)(8)

爱本质上是相同的,爱就是爱,无关道德,无关性别,无关年龄和地域。放下狭隘和恐惧,才能和谐的共存。

巴恐和伊恐一样吗(接连的恐同事件使)(9)

对同性恋 lgbt不再恐慌恐惧误解,可能还需要更多的“517国际不再恐同日”的存在,也可能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

巴恐和伊恐一样吗(接连的恐同事件使)(10)

#517国际不再恐同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