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妈 三妈就站在门前的竹林边和父母高兴地说着话,我看不清三妈的脸,也听不见他们在说啥,我想走过去......一激灵,醒了又梦见三妈了可三妈已躺在杨堂村的老坟里陪伴先辈7年多了我眼睛湿润,睡意全无,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散文桑树妈妈?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散文桑树妈妈(散文三妈)

散文桑树妈妈

三妈

三妈就站在门前的竹林边和父母高兴地说着话,我看不清三妈的脸,也听不见他们在说啥,我想走过去......一激灵,醒了。又梦见三妈了。可三妈已躺在杨堂村的老坟里陪伴先辈7年多了。我眼睛湿润,睡意全无。

2016年的农历5月14日,三叔打电话说三妈想喝泥鳅汤。我早早下班,买来了泥鳅,熬了一锅汤,装了一保温杯并和做好的饭菜一并带到医院。三妈气色还不错,红白的肤色中透着病人所具有的黄色,声音不大,但还清楚。我们喂了她三小汤匙泥鳅汤后,她艰难地轻轻动动头,闭上眼。我们知道她不想喝了,就不再喂了。她静静地躺在床上。

过了一会儿,她睁开眼,沙哑着说心里很着急。医生来了,查看了一番,走出病房来和我们商量:情况不好,是不是进重症监护室。我们把医生的话告诉了三妈。我们在病房外面的过道商量:不进重症病房她难受。进了怕好好的人进去折腾一番出来,我们接受不了。我的意思是不进,在家人的陪伴下说说话,看着心里踏实。

三妈在问:“医生咋还不来?”我们知道她很难受。看着她急切的样子,决定进重症监护室。

在医生的安排下,我们几个把三妈轻轻地抬到活动病床上。吊针没拔,氧气没取。我双手稳稳地握紧床头,紧紧盯着三妈的脸,推着活动病床,出了14楼的病房去四楼的重症监护室。在楼梯间,大家都没吱声,静静地,好像电梯没有运行一样。从电梯间出来,我看三妈的脸由白慢慢变黄,眼光也慢慢变淡。我大声喊:“三妈!三妈!三妈——”三妈没有反应,脸色已变的苍黄,眼睛也慢慢闭上了,头歪向了一边。我大哭......

从十四楼到四楼,几十秒的时间,一个还说话,思维清晰的人,没有了.....

几天前,三妈从武汉回来,我到医院去看她,一见我就说三叔:“把晓鹏买的甲鱼钱给他。”我说:“提这干啥呢!”医生在查房,她不断地说着感谢的话。

这样一个认真清楚的一个人,争强好胜的一个人,雷厉风行的一个人......一声不吭,头也不回地走了.....

几年来,送走了几位亲人。眼睁睁看着亲人的离去,三妈是第一人。很长一段时间,我总感觉在梦里一般,恍恍惚惚,提不起精神:人算什么呢?劳苦一生,为儿为女,为名为利,一口气,一闭眼,啥也不说了。

那一晚,风雨如磐,路如河流,泪如河流,车如小舟,一路哽咽......送三妈回杨堂老家。三妈的点点滴滴浮现在眼前:

我在何观校上学时,三妈教我语文。夏天的一个下午,第一堂,他检查学生洗澡没有。教室门口放着一个盛满水的桶,她让学生站成一队,一个个进教室,她站在门口,把每人的胳膊用手指一抓,显出白印,就说明洗澡了,她生气地把这些学生按进水桶里一沁:“还下河洗澡不去?”被沁头的学生,抬起水淋淋的头,都说不洗了。轮到我了,一抓,白印明显,三妈说:“再洗揍你,滚下去吧。”我弓着腰,出出溜溜跑到座位上。是亲三分顾,我知道三妈是爱我的。

86年我到卢医初中上初三,插班考试没考上,是三妈给说进去的。一天上午,吃饭时,三妈跑到学校,给我送了一玻璃瓶咸萝卜丝,里面还拌着芝麻,很香。

89年师范毕业,三妈已经是卢医小学的校长,跟着她学教学。当时卢医小学教风很好,三妈又重视培养青年教师,学习了很多的知识,为从事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调整工作,三妈也是跑前跑后张罗。我们有断时间忙,孩子没人照管,三妈从武汉回来,主动提出来照看孩子,每天三爹和三妈两人从南关来到西关,给孩子们做饭,看见有脏衣服,就洗,把家里收拾干净才回去......

三妈对我们的好,就像我父母对他们的好。文革时三叔被监禁,父母整天安排送饭。在村里开批斗会,瘦弱的母亲跑上去掀了批斗桌。三叔去周口上学,三妈教学,两家地也没分开,一起种收......杨松整天跟着父母,吃住在一起。有了好吃的,母亲总是先叫杨松吃,我还心里暗暗埋怨母亲的偏心。

这就是一家人,互相邦扶。一家团结,一家兴旺。

三妈去世前一年,三叔说老坟进不去了,得另找坟地。我也很赞同,并且说服父母,只留下一块自留地,其他的尽可换,目的是让这一大家子的根还在一起,在另一个轨道上也能生活在一起,互相照应,子孙后代也放心。逢年过节,去看看,心理上得到安慰。所以,我也不断找人去查看,基本确定了地方。老辈人后事安排好了,有了一个好的归宿,做晚辈的心里就踏实。 2016年5月15日上午,父母从老家来看三妈,上午吃了饭后,妈对三爹说:“爹妈生了这么多儿子,都不在身边,感觉不好吧.....”三叔当时大哭。父母是不想上东坡的。我也在做工作,老坟进不去了,早晚得找新的坟地。父母也同意了。

三妈跟着爷奶也不寂寞的。

逢年过节,回祖坟送钱,总对孩子们说:“我们不能忘记你三奶对我们的好。人呀,总要记人长处,记人恩情。”

在烟火氤氲中,三妈浮现在眼前,高大的身躯,胖胖的脸庞,一脸微笑......我赶紧喊孩子们:“来给你三奶磕头......”

白纸黑字,呜呼哀哉!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