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业内相关人士反应, 这段时间自己所在门诊经常会遇到出水痘的孩子。

的确,秋季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水痘恰恰是一种最常见传染病。

正逢孩子新学期开学,易感人群集中,因此做好水痘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尤为重要。

1水痘临床表现有哪些?

水痘俗称“见面传”,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两种方式传播,易造成暴发流行,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在水痘疫苗出现以前,超过90%的人在15岁前感染过水痘。水痘传染性为什么这么强?发病期又有哪些症状?该怎么应对和治疗呢?

多少岁是水痘高发期(这些知识宝鸡家长老师们需要知道)(1)

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烧、发痒的红疹,最初这些红疹先是扁平,其后形成突起的小水泡。

水痘属于向心性分布,一般前胸、后背会先出,且分布较密集,然后向其他部位蔓延,面部也会比较多,四肢少一些。不过严重时,也可能全身分布。

持续3-4天,然后变干、结痂。完全痊愈大约需要2-3周时间。

2水痘如何传播?

水痘的传染性极强,从出疹前一到两天直至皮疹全部结痂,整个病程都具有传染性。

水痘可以通过咳嗽以及喷嚏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水痘患者传播(比如疱疹的疱液)。

没患过水痘或没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在首次接触水痘病毒的2周左右会出现皮疹等症状,大部分人会在10到21天以内出现发病迹象。

多少岁是水痘高发期(这些知识宝鸡家长老师们需要知道)(2)

3水痘如何护理?

1、不抓破水泡

避免儿童因痕痒难耐而抓破水泡,引致发炎,同时细菌亦会蔓延至其他皮肤破损的部位。

2、带上棉手套

若儿童染上水痘,可为他套上棉手套,避免他用手揉眼,令病毒感染眼睛,形成角膜炎,以致眼角膜上留下疤痕,影响视力。

3、保持清洁

用温水(不是热水)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减少感染危险。

4水痘如何预防?

1、目前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就是接种疫苗,接种2次,保护效果可达95%以上。

多少岁是水痘高发期(这些知识宝鸡家长老师们需要知道)(3)

关于水痘疫苗我们应该知道的是

1

---水痘疫苗是非强制性疫苗。

水痘疫苗属于二类疫苗,家长自愿自费接种,因此一些儿童可能并未接种疫苗。

水痘疫苗推荐的接种程序是2针程序,可能有一部分孩子只打了一针,这样保护的效果也会差一些。

另外,接种水痘疫苗后不是100%不会得水痘,但即便患了水痘,症状也会轻很多,减少了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因此还是一定要接种。

2

---水痘疫苗接种时间?

第1剂:12-18月龄均可接种,建议满15月龄时接种。

第2剂:满3周岁接种第2剂,应在4周岁前完成。

18月龄以上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儿童,应尽早接种第1剂水痘疫苗,并在满3周岁后接种第2剂(与前1剂间隔至少3个月)。

已经接种过1剂的4-12岁儿童,应尽早接种第2剂,与前1剂间隔至少3个月。

3

---想补种水痘疫苗要去哪里接种?

可去当地街道社区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

4

---注射疫苗后可能的不良反应有什么?该如何处理?

注射局部疼痛,红肿,硬结(接种后24小时内出现),2-3天可自行消失;

中低度发热(接种后1-2周内出现)和皮疹(接种后72小时内出现),一般持续1-2天,不需要特殊处理,注意观察,多喝水,可自行缓解。

如果发热≥38.5℃持续超过48小时,红肿硬结≥5cm,需到医院诊治,或理解联系接种单位。

如果发生罕见疫苗反应,如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虚弱无力,声音沙哑或喘鸣,头晕,脸色苍白,喉咙肿胀,心跳加速),立即送孩子去就近的医院。

5

---什么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

近期有过敏反应,出现急性皮疹。

近期有发热,处于疾病急性期或患急性传染病

接种部位有严重的皮炎、化脓性皮肤病。

对于鸡蛋过敏的宝宝,不宜接种流感疫苗和黄热病疫苗。

腹泻时不宜口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

肛周脓肿时不能接种口服脊灰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其它减毒活疫苗也要慎重。

严重心脏疾病、肝脏疾病和肾脏疾病。

免疫缺陷病患儿,需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需咨询临床免疫学专家进行诊断,再决定接种方案。

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如患癫痫、脑炎。

2.患儿应早期 隔离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 ,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一般不少于病后两周。

多少岁是水痘高发期(这些知识宝鸡家长老师们需要知道)(4)

3.开展教室、寝室卫生大扫除,白天持续开窗通风。

多少岁是水痘高发期(这些知识宝鸡家长老师们需要知道)(5)

4.保持清洁,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勤洗手,避免抓搔,防止抓破水疱继发感染。

多少岁是水痘高发期(这些知识宝鸡家长老师们需要知道)(6)

5.多晒太阳

多少岁是水痘高发期(这些知识宝鸡家长老师们需要知道)(7)

6.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吃蔬菜水果、可适当服用维生素和补充剂来增强免疫系统。

多少岁是水痘高发期(这些知识宝鸡家长老师们需要知道)(8)

来源:基层医师公社、广东省佛山市卫计局、小豆育苗、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