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往往被自己的“执念”磕绊得体无完肤!但它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呢?

在书里读到下面一段话。

“”……你在餐桌上对伴侣说“早安”,但没听到回应。你内心产生干扰,觉得对方不再爱你了。这想法带来了伤痛,伤痛又带来评判,在你心里投射出一个不真实的对方,使彼此的连接中断。你因此被禁锢在受限的自我中,导致沮丧、冷漠和怨恨,激发出破坏性的情绪和行为,从此陷入恶性循环而无法自拔。伤痛使你盲目,只看见自己想看的。

这样的场景,大家应该很熟悉,因为每天都在上演。这出大戏,角色常更换,但情节从来不变,总是按部就班:发生、解读、情绪、评判、投射、失去连接、自我禁锢、负面能量、破 坏性言行……”

作者提到““执念”即地狱”,加了双引号,这个执念就有了专门的含义,也给喜欢挑毛病的人留了思考的余地。

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向作者所说的那样,重复地自认为别的人/别的事有多么的过分,多么的坏。这种“执念”,就像戒掉某种习惯一样,放下会很难。怎么才能不陷入执念的深坑呢?我觉得不如我们先从识别出在那种情况下,我们正在准备钻进执念的圈套开始。

最怕自己无能为力又无依靠(面对执念)(1)

最怕自己无能为力又无依靠(面对执念)(2)

最怕自己无能为力又无依靠(面对执念)(3)

#人生在世,你悟到什么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