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为何不避其高祖“朱子擎”的名讳?江苏 苗蔚林

(说明:原创文章,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出生于江苏东海县的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后改名为朱自清。按照中国家族传统,晚辈应当避长辈的名讳。朱自清与其曾祖父“朱子擎”三个字读音几乎完全相同,这是什么道理呢?

朱自清背影能够流传下去的原因(朱自清为何不避其高祖)(1)

一、关于“自清”的两种解释

解释一:1917年,朱自华预科跳班报考北京大学,改名“朱自清”。改名的原因是感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为激励自己不随流俗合污,“自清”典出《楚辞 ·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这个说法得到了今天人们的主流认可。

解释二:编辑《朱自清全集》的朱乔森(朱自清之子)作了解释:“父亲本名自华,号实秋。1917年跳班报考北京大学本科的时候,因为已经预感到即将降临的‘败家的凶惨’和‘两肩上人生的担子’,就改名自清,字佩弦。 ”(出自网络文章:《朱自清改名自策》)至于改为“自清”是否化解了“‘败家的凶惨”和解决了“两肩上人生的担子”的问题,我们没必要去深究了。

二、“自清”与“子擎”同音,不合常理,但有深意。

(原创作者苗蔚林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朱自华报考北大的时候,已经是博览群书、风华正茂的文化青年,他不会不知道自己的家世与祖辈的“名讳”,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与曾祖父几乎完全同音的名字。看似有些不可思议,当了解了朱家的家世背景,就会觉得合乎情理了。

据资料记述:朱自清的高祖本不姓朱,姓余。高祖在扬州做官时因醉酒不慎坠楼身亡,夫人跳楼殉夫。其子余子擎被绍兴同乡朱氏收养,改姓朱,即朱自清的曾祖父朱子擎。

朱子擎为其子取名朱则余,其意是“朱实际姓余”,表达其不忘余姓的家族观念。但是,经过三代人的传承与发展,朱子擎的后人早已认可自己就是朱氏家族的一支,而不是余氏。

朱自华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县,是朱子擎的第四代传人。在朱小坡看来:朱子擎是他们这一支朱氏的“先祖”“创始人”,是家族中最值得尊敬和供奉纪念的先人。1917年,朱自华要求改名。在父亲朱小坡眼里,才华横溢的朱自华是能光宗耀祖的家族传人,因此同意改为一个既有深刻寓意、又有纪念祖先(朱子擎)之义的名字——自清。

也就是说,朱自华改为朱自清,除了有相关资料分析的“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之意外,还有个重要原因,是对他们这一支朱氏“先祖”的尊崇与纪念。虽然与其曾祖父“朱子擎”名字三个字读音几乎完全相同,看似违背“家讳”,实则表达了对先祖的尊崇与纪念,完全合乎情理。

(说明:原创文章,最早发布于2020年8月9日搜狐教育,未经作者许可,禁止复制转载!可在头条网上署原创作者姓名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