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戏骨可以不分什么年龄,即便镜头前的戏份寥寥无几,也会让旁边的工作人员起鸡皮疙瘩。这个人大概就是金士杰。

人生如戏你说配角演技就该逼真(也会让你感叹看他演戏是一种享受)(1)

你也许不知道「金士杰」,但你一定知道《绣春刀》里狡诈阴戾的魏忠贤、《楚乔传》的宇文席《我可能不会爱你》里的温情满满的白叔,亦或《暗恋桃花源》里永远的江滨柳。

人生如戏你说配角演技就该逼真(也会让你感叹看他演戏是一种享受)(2)

第一次认识他,是因为微博上的一个电影片段《剩者为王》

“三十年前是她让我成为了父亲,她不该为了父母亲结婚,不该在外面听多了风言风语的就想要结婚,因为我是她的父亲,她在我这里,只能幸福,其他的不行”

人生如戏你说配角演技就该逼真(也会让你感叹看他演戏是一种享受)(3)

一段3分多钟的念白,让所有的观众都为之一动,他演的太好了,让原本闹哄哄的影院,瞬间沉寂下来, 而正是这字里行间的演技,让我彻底的折服,

再到后来的《绣春刀》里面的魏征贤,即便是败走,也毫无落魄之感,反而举手投足间,也显的霸气凛凛,这哪里是败走的囚徒,分明是落魄的霸者,须发之间,皆是戏。

人生如戏你说配角演技就该逼真(也会让你感叹看他演戏是一种享受)(4)

老戏骨与小鲜肉,并不是依靠“大”“小”

来排资论辈的,而是对职业的一种操守

《绣春刀》中阉首魏忠贤的乖戾奸诈,恰似一直阴森洞穴里的老蝙蝠,让人不寒而栗。

《师傅》中的天津第一,演的是气势威严,信手拈来把一个阴谋计划得步步为营。

人生如戏你说配角演技就该逼真(也会让你感叹看他演戏是一种享受)(5)

从《我可能不会爱你》到《一代宗师》;

从《绣春刀》、《师傅》到《痞子英雄:黎明升起》;

从《剩者为王》到《唐人街探案》;再到《楚乔传》和《深夜食堂》

其实很多年前,金士杰是拒演电影电视的,他说:

“以前不碰电影、电视的理由,是因为不需要赚这个钱,它的商业性条件太强。相对之下舞台剧,相当脱俗、傲骨、小众,对这个社会有一种不平则鸣的力道,有一种反体制的精神,

人生如戏你说配角演技就该逼真(也会让你感叹看他演戏是一种享受)(6)

因而值得我去做,现在年纪大了会觉得,们穿可以多打开多一点,自己也需要多赚钱来养孩子跟孝敬老人家,但我跟它还是亦敌亦友。”

这是非常很实在的一段话,没有那么多的人生大道理,朴实

金士杰在大陆红了,以他年轻时最看不上的“姿势”:上封面,上综艺,拍电影,拍电视。

人生如戏你说配角演技就该逼真(也会让你感叹看他演戏是一种享受)(7)

年轻的时候,金士杰真的没有任何的优势,既不是颜值担当,也非型男,

既然不是被上帝眷顾的,那就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吧

金士杰从从小剧场,一路演到了大剧院,然后让这个看脸的世界里的人,深深的记住了他满是故事,满是演技的脸

老戏骨的戏,能让你感受到是一种享受,

但并不是年纪大了,都能被称为【老戏骨】

人生如戏你说配角演技就该逼真(也会让你感叹看他演戏是一种享受)(8)

金士杰1951年出生于台湾屏东东港的眷村,在四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他说“眷村出来的小孩有点像吉普赛人,是一个没有祖坟的族群,有种与生俱来的悲剧性。”

从小在眷村长大的金士杰,曾是空军小学出名的“小丑”,身上的喜剧因子,伴随这种悲剧感,让他成为后来“永远的江滨柳”,直到现在,每当熟悉的音乐和台词想起,我仍会忍不住热泪盈眶。

“我去了昆明,你怎么办?”

“等你回来。”

“然后呢?”

“等你回来。”

人生如戏你说配角演技就该逼真(也会让你感叹看他演戏是一种享受)(9)

在屏东乡下的东港,金士杰常在海边骑车、散步,甚至在乱葬岗里独自体味孤独。郑愁予的诗、克尔凯郭尔的日记,《荒漠甘泉》都是他的知己。

在《鲁豫有约》中,金士杰回忆起自己小时候,长辈和亲戚和天下所有的七大姑八大姨一样地对他充满担忧:你这样子一直下去,也不是办法吧?你会不会觉得你太与众不同了?

而金世杰却随口回答:我一点都不担心与众不同,我只担心众与我不同。

27岁那年,金士杰从屏东农专畜牧科毕业,在农场养了一年半的猪,本着「宁愿出卖体力也不出卖头脑」的想法,去台北找了苦力活儿干,一心想搞从小的志业:说个故事,或者写个故事。

人生如戏你说配角演技就该逼真(也会让你感叹看他演戏是一种享受)(10)

白天他在闷热的仓库里搬货、点货,晚上睡在集体宿舍里。闲暇时,其他人拌嘴、打牌、喝酒,他不理人不管事,白纸摊开埋头写自己的故事。最夸张的时候,舍友出去三个小时回来,他连姿势都没有变过一下。

他最初想做一名电影导演,因为怕电影需要钱,他开始在一些剧团演出,没想到这一演,就再也没有回头,他饰演的第一个舞台角色是一个基督教艺术团里的小龙套——居民戊

人生如戏你说配角演技就该逼真(也会让你感叹看他演戏是一种享受)(11)

大家都觉得他很古怪,而他也习惯了成为别人眼中古怪的人。正是因为他的古怪,朋友邀他同去采访当时台湾唯一一个做舞台剧的团体「基督教艺术团契」。朋友采访时他便坐在一旁,受访的制作人偶尔看到他,就问上一两句话。

1980年,他与几个好友共同创办的兰陵剧坊宣布正式诞生,剧团的名字取“兰陵王入阵曲”为戏剧传统之源头的意思,演习全靠兴趣,剧团的大部分成员在外面有正式的工作,他们把自己业余的时间挖出来排练,需要演出的时候,就像公司请假,但是金士杰又要编剧又要导演,几乎是剧团中唯一一个全职的成员。

人生如戏你说配角演技就该逼真(也会让你感叹看他演戏是一种享受)(12)

1986年,金士杰第一次出演《暗恋桃花源》。当时35岁的他,在舞台上扮演了「两个江滨柳」,从意气风发演到风烛残年,时间跨度四十余年。后来《暗恋桃花源》几度重排,云之凡从丁乃竺到萧艾再到林青霞,江滨柳却始终是金士杰。

台湾戏剧圈笑称,《暗恋桃花源》里“江滨柳”一角被外界视为已被下了“金士杰魔咒”,没有人敢轻易接演。

人生如戏你说配角演技就该逼真(也会让你感叹看他演戏是一种享受)(13)

大陆很多观众,都是从电影版《暗恋桃花源》,认识了金士杰。金士杰从没有间断舞台剧表演,但很少到大陆演出。

2012年,他遇到了第二个重要角色,《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中的莫利教授。身患“渐冻症”的莫利教授,从一开始潇洒地跳着华尔兹出场,到后来无法动弹,只能在病床上思考人生。金士杰把莫利教授的痛苦、乐观、智慧、幽默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生如戏你说配角演技就该逼真(也会让你感叹看他演戏是一种享受)(14)

即使到现在,金士杰都把赚钱当作一件“肮脏”的事,穷反而值得骄傲。正因为他要花太多精力关注人们的精神生活,投入到更有价值的事业中,以至于,他根本没有那么多闲工夫赚那些闲钱。

关于金士杰“穷人哲学”,有个故事广为流传。

人生如戏你说配角演技就该逼真(也会让你感叹看他演戏是一种享受)(15)

金士杰的朋友作家李昂,是个美食家,家里伙食不错,金士杰发现他们家居然把吃不了的剩菜剩饭都倒掉了。于是跟李昂商量,打算去他们家做食客,但他提前跟对方约法三章:

第一,他不定时去,但会提前打招呼;

第二,只吃剩饭剩菜,不许加餐;

第三,吃饭的时候旁边不许站人,全程拒绝客套。

于是,每次李昂知道他要来,就提前把剩饭放在桌上,金士杰一来,李昂也不打招呼,全家都躲起来。金士杰走,李昂也不送,完全没有任何不必要的社交。

人生如戏你说配角演技就该逼真(也会让你感叹看他演戏是一种享受)(16)

兰陵“三宝”李立群、金士杰、顾宝明

除了吃之外,金士杰穿的,都是朋友捐的旧衣服。当然,现在的金士杰,再也不用搜集别人的衣衫了,因为,早些年“搜刮”的已经够他穿一辈子了。

人生如戏你说配角演技就该逼真(也会让你感叹看他演戏是一种享受)(17)

“我们都在人生的跑道上奔跑,有些人跑得特别快,其实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方向。”

金士杰现在多了很多工作,躺在床上常常会疲累不堪。但无论再困再累,他依然会像小时候一样,每天都花一段时间对着天花板发呆。虽然不能像以前发呆一整天,但没有这样的15分钟,他就觉得这一天白过了。

人生如戏你说配角演技就该逼真(也会让你感叹看他演戏是一种享受)(18)

结婚之后,他因对抗这个世界而养成的很多习惯,就像15分钟的发呆一样,基本都“缩水”了。

他开始用手机,虽然是一个只能拨打电话的老手机。

他还是见不得浪费食物,剩菜剩饭都会打包。但是在妻子的要求下,快馊了的就不吃了。

他放弃自行车,学会了开车。

年轻的金士杰,把自己当作一座孤岛,但莫利教授告诉他:爱是唯一理智的行为。

如今不再随时对这个操蛋的世界剑拔弩张的金士杰,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比以前更柔软更放松了。

人生如戏你说配角演技就该逼真(也会让你感叹看他演戏是一种享受)(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