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子2019年高考后走川北甘南青海陕西的日记。从日记里看,他的关注点在交通道路、山脉河流,没有怎么介绍景点。其实他看建筑寺庙博物馆很入迷,大概觉得要写得太多,干脆不写或者一笔带过。白天时间比较赶,他一般在睡觉前写几句,写着写着就睡着了。正在长身体的孩子,特别在意吃饭,不管我们带了多少零食路餐,只要不是在餐馆里规规矩矩吃,他都认为没有吃饭。日记原封不动发上来,照片是我加进去的。

7月6日

乘高铁先到成都:荆州(下午一点四十六)→枝江→宜昌→建始→恩施→利川→丰都→涪陵→重庆→潼南→遂宁→成都(晚上九点四十九)

家里吃午饭。我们租了两辆车,司机是藏族兄弟多杰和俄尖。

夜宿成都东站附近某小区式家庭旅馆。

7月7日 白天阴,晚上大雨

早上七点多在小区门口过早。上午穿过成都市区。成都高楼林立,立交桥层层叠叠,城区面积相当大,不愧为西部第一大都市。途经都江堰,汶川,理县,米亚罗。中饭十二点半在路边一餐馆。下午五点左右到达马尔康的西索村卓克基土司官寨,入住扎西尼玛客栈。

从富饶的成都平原逐渐驶入横断山区,经过的山脉有茶坪山、邛崃山,河流有岷江、杂谷脑河(岷江支流)、梭磨河(大渡河上游脚木足河支流)。汶川附近有许多地震留下的痕迹,山上全是草甸,没什么树。后来突然发现山上郁郁葱葱,全是绿树。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1)

西索村是一个藏族村落。藏族人用石头垒成房子,用石板盖顶,门窗框上饰以彩绘。国旗和经幡一同在风中飘舞。房子都依山而建,上上下下错落有致。四周高山环抱,云雾袅绕,气温低,很凉爽。对面的山坡上还有藏族寺庙,经堂和碉堡。藏族民居楼梯陡,台阶窄。雨断断续续地下。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2)

晚饭十分丰盛,有十来道菜,居然和荆州的菜差不多,味道很好,花椒多,有川菜特色。

灯火零星散,夜雨伴人眠。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3)

7月8日 晴

雨下整夜后,天气放晴。天空湛蓝、纯净,白云一朵一朵飘过。九点左右过早。上午去马尔康东边的柯盘天街,马尔康松岗镇直波村。那里有一个藏族小村落,也是石头房子,修缮过了的。山顶上耸立着两个土司碉楼。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4)

中午十一二点在马尔康县城吃饭。随后来到往所对面山上的那座寺庙。看完小庙,走小路下山。小路杂草丛生,荆棘遍布。山坡上全是弃耕的田地,长满各种杂草和五颜六色的野花。田地一层层,之间有许多土坎。后来才知道走错了路,但见到如此好的风景。小路曲曲折折,终于下山,顺便看了红军长征纪念馆。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5)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6)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7)

晚上七点半在客栈平台吃饭。饭后走到下面的步行街逛了逛,然后欣赏半轮月亮和满天繁星,还有夜幕下的山。

7月9日 晴

早上赶早出发,在旅馆过早。先走G317向东,随即走S209向北,经安曲乡到红原县,一点半吃中饭。从马尔康崎岖的山区一路行到川北高原上的松潘草地。这里风景类似内蒙古,矮山,草甸,河曲。不同的是,这里还有灌木丛,路旁有很多野花,河边有沼泽地,成群的动物是牦牛。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8)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9)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10)

停了两个观景台。跨过分水岭,从长江流域进入黄河流域。路边的河换成了白河(黄河支流),白河流过无数河曲,蜿蜒向前。当初只在杂志上看到的地方,现在终于亲临了。

下午继续沿S209向北到达唐克乡,住在黄河九曲第一湾景区内的一家藏家乐,晚边去参观。沿着木栈道爬上绿草茵茵的山坡,弯曲的河道逐渐呈现在了眼前。黄河和白河在这里汇聚,夕阳西下,河水静静地流淌。流连忘返。九点左右太阳才完全落下。

晚上十点多才吃饭。住的是蒙古包。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11)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12)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13)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14)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15)

7月10日 白天晴,傍晚和夜里下雨

九点多在旅馆餐厅吃藏式早餐,然后继续沿S209向西北若尔盖方向。途中停了一个观景台和一处草地:松潘草地,若尔盖盆地。经过若尔盖县后,转走G213向北,远远地望见黑河(黄河支流)。停在一处非常大非常开阔的草原,叫热尔大草原,四周远远地被绵延山峰环绕,213国道从旁边穿过。有趣的是,我们头顶上没有云,四面都是云。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16)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17)

往前不远到花湖风景区,离开G213,进入一条无名小路。小路两旁有很多牦牛和羊。不一会儿沿着水泥路开上旁边的一个山坡,眼前的景色令人惊讶。开阔的草原和小山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向下的峡谷,重叠的山峦,陡峭的崖壁。这是若尔盖盆地的边缘,连接岷山,我们将从这条峡谷进入岷山,迂回往北插入迭山。远处,宝塔形的针叶树覆盖山坡,山上还有崖壁,山下是草地,地貌发生突变。继续沿水泥路走下峡谷,进入一个林区,山上怪石嶙峋,很多老鹰在山崖前盘旋。不一会儿,来到多杰的家,位于若尔盖县冻列乡则隆村。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18)

多杰全家热情地款待我们,准备了藏式大餐(下午三点多钟)。饭后看了看他们的老房子。藏族传统结构外土内木,外面看起来是土房子,里面居然全是木头,房子里留着一些老家具,放着一些杂物。屋里很凉快,他们说冬天很暖和。在村里转了一圈,然后去村头看古树,古树有好多棵,旁边是白龙江。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19)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20)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21)

向北到冻列乡(属若尔盖),走S313沿白龙江(嘉陵江支流)向东进入甘肃到达甘南州迭部县,入住义达商务宾馆(四点多)。晚上未吃饭。

7月11日 雨

早上九点多在一家面馆吃牛肉拉面。沿S313向西,再沿X412向北,到扎尕那景区。扎尕那风景极似神农架,踏着木栈道往上爬,可看到高山草甸,灌木丛,高山松林。雨一直在下,周围山上云雾笼罩。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22)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23)

下午两点多开始在某餐厅等饭,等了一个半小时菜才上来,不过味道不错。四点多回到旅馆。

晚上吃烧烤。

7月12日 晴转阴

早上七点就起来了,在昨天那家店里过早。

沿S313向东,离开迭部县城不久,望见一座与众不同的漂亮山峰,那就是甘南第一高峰措美峰。转Y594向东南,来到多儿乡白古寺。白古寺既指一座寺庙,也指下面的僧舍。僧舍建在山坡上,房子从下到上排列整齐,外墙全部涂成竖着的宽红白相间条纹。山下有许多佛塔和一些转经堂。沿小巷子向上一条爬,到头就是白古寺。白古寺是一座典型的藏传佛教寺庙,但由于位置偏远,这里很清静,没看到其它游客或香客。寺院有座大经殿和数座偏房,大殿内金碧辉煌,有很多喇嘛在念经。他们还在一位活佛引导下,参观了大殿内部和藏经阁,我没有去。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24)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25)

离开白古寺,继续前行,来到一座古村落。一条小河从山上流下来,依次有十座老磨坊。走上去后,看到一个古朴的村落达益村,向山上走,紧接着的是洋布村。村中房子用木、土、石做成,一些藏族孩子出来看着我们,和我们打招呼。山坡上种着青稞和油菜花。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26)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27)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28)

接下来返回,经过多儿乡,去白古村。走一条盘山路,到达山上的村落。向下俯视,山间溪流峡谷,山上的绿树梯田,远处的白古寺尽收眼底,山那边还有个小学。村子比刚才的更加原始。村头有座佛塔。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29)

下山后返回S313的途中,又发现一个山顶上的小村。走过一条陡峭、曲折的小路,到达山顶。路口的村委会告诉我们,它叫次古村。这里视野开阔,远山连绵,下面是多儿乡。另一边能看到一座很高的石头山以及长草的山坡。我们停在村口的小亭子里,有几个转经筒。我没有进村,他们说村里很脏,设施落后。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30)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31)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32)

秦岭西端与岷山北端在甘南交汇,交汇的顶端就是迭部县所在的迭山。所以迭山是青藏高原、秦巴山地、黄土高原的交汇处,也是昆仑山系、大横断、大秦岭的交汇处。多儿河谷所在地靠近岷山,从达益村往东南方向翻过去,可以到九寨沟。

终于返回到S313,沿白龙江向舟曲方向走。舟曲这边植被稀疏。半路上在S313和S210相交的腊子口乡代古寺歇了一会。他们吃饭,我们四个人没吃。继续前行,去拉尕山景区。走过一条长长的盘山路,海拔越来越高,途经拉尕沟村和拉尕村,终于到达山顶。视野开阔,风景壮美,太阳落山,凉意袭来。远处山峰巍峨,怪石嶙峋。山上旅馆全部停业了基本没有游人,有些萧条。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33)

拉尕山顶,开阔无边

下山一半,天就全黑了(已经九点),十点多赶到了舟曲县城关镇(新县城),入住xx酒店。至此已十五个小时没吃饭。在菜场里吃了顿很不怎样的夜宵。晚上听着白龙江轰鸣的水声。

7月13日 晴

早上九点左右在舟曲过早(小笼包),然后沿S313向东,在两河口乡转G212向北,经过宕昌县(属陇南市),泥石流冲毁了道路,正在修缮,路况不好。中午到达洮河边的岷县(属定西市),十二点多在哈达铺火车站对面吃午饭。告别二位藏族朋友,到火车站内等五点五十七的火车。

火车钻过无数隧道,跨过渭河,经过渭源县,从岷山山区进入黄土高原。晚上九点到达兰州西站。住东方之星酒店,吃了一点小吃。

7月14日 阴转小雨

早上三姨寒姨她们踏上回家的旅途,我们留下来继续玩西北。九点多我在房间里过早。租了一辆车,上午到甘肃省博馆参观“中英两端”特别展厅、丝绸之路展厅和古生物展厅。没吃中饭。兰州位于黄河两岸开阔的谷地,东西方向延伸很长。非常繁华,是西北的一个重要中心城市。

下午走高速公路赶往西宁,在服务区吃了点东西。从黄土高原到青藏高原,景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黄土裸露变成了高原草地。八点到达西宁,入住工商宾馆。西宁处在湟水谷地中,南北两边都有山,城市分布与兰州相似,但规模要小得多。西宁城市容貌相当好,高楼密布,灯火通明。晚上十点多吃了点羊肉。

7月15日 晴

七点多在街上一家回民餐馆吃羊杂汤泡馍。

今天的景点是青海湖。从西宁走G9等经湟源县(属西宁)转G315,路上风景不错,但天上有点灰蒙蒙的。经海晏县(属海北州)后抵达青海湖边。青海湖呈鱼形。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34)

首先是环湖东路,处在“鱼尾巴”后部。湖东边有一片沙漠,虽然不大,但沙山连绵,很有沙漠的感觉。沙上生长着一些草,是努力治沙的成果。远处是祁连山脉,其中有几座雪山。大湖东南角有一个澙湖果措,鱼儿跃出水面,海鸥翔集。

转到大湖南边的G109,继续向西环湖,这里就是“鱼尾下部”。湖周围一圈都是山:东边是日月山,南边是青海南山,西北边是大通山。南山边是典型的草原,零星分布着牧民的一些房子。路两旁有许多田地里种着油菜花,供观赏,此时开得正盛。中午一点在江西沟一川菜馆吃饭。继续往东,来到“鱼腹部”黑马河。看到湛蓝的湖水,蓝天也显现了。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35)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36)

转S206向北,来到湖的西边“鱼头”,这边有湿地和草原花海。鸟岛被封闭,但我们还是开进去。这里是一片湿地保护区,恰是“鱼嘴”部。行了一段后,前面封路,我们掉头回来继续向北,妈妈临时决定去德令哈,后来又改变主意,进入刚察县走一段后返回。

走G109向东经过湟源县最后十点多到达湟中县,住藏族民宿。没吃东西。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37)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38)

7月16日 晴

早上九点多起来,又吃羊杂汤泡馍。

我们两个十一点十多分进入塔尔寺。塔尔寺是一座重要的藏传佛教寺庙,地位很高。看了看佛塔,参观了各个殿院。此处不需多说。

下午一点多从塔尔寺出来,本来要绕贵德走拉脊山去刘家峡,交通管制只能走高速到兰州,再从兰州驱车走高速路一直向西,途中有点堵车。后转走兰永公路向西南方向行进。途中去了位于兰州西固区达川镇开发中的“三江口”景区。这里是大通河注入湟水河、湟水河又注入黄河的地方。我们先走黄河上一座废弃的铁路桥,来到河边,但视野不好。后来在当地人的引导下,跟随他们开车到后面的山上,上面很平坦,是个巨大的黄土塬,有观景台和寺庙。在上面能看到黄土塬、山峰、河谷的全貌,三条河流的两次合并也看得清清楚楚。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39)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40)

赏完景后,走一条陡但宽阔的路下山,继续走兰永公路来到了永靖县(属临夏州),九点多吃饭。住福门开元大酒店,这个酒店很豪华,而且价格相当低。

7月17日 晴

早上八点多在酒店餐厅吃豪华自助餐,然后开往刘家峡水库方向。

先在G213上的一个观景台看了黄河泄洪的壮观景象。站在北岸山上的观景台,看见湍急的泄洪河水顺分流槽从大坝上奔流而下,激起了巨大的水瀑,水雾飘到高处,黄河水滚滚流过。看了刘家峡大坝,再绕到对面山上走川南路,又看了分洪水道、泄洪冲起的水瀑、发电场。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41)

向山里走,到达一个观景亭,从亭子向下走,洮河黄河尽收眼底。浑黄的洮河和清澈的黄河汇合,相交处如引绳,不相乱。交汇后黄河就成了真正的“黄河”,然后我们去瞄了刘家峡水库的一角。中午十二点多在永靖吃饭。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42)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43)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44)

刘家峡在拉脊山的东南尾部,是甘肃和青海的交界处,庄浪河、湟水河、大夏河、洮河在这一带汇入黄河。

下午走G213赶到兰州,去白塔山公园。登上小山,南望兰州,高楼大厦沿黄河两岸,东西方向铺开。对面的山和这边的遥相呼应,真是壮观。随后参观了兰州非遗陈列馆和黄河桥梁博物馆,来回走了几趟著名的黄河铁桥——中山桥。到位于河北岸边的水车博览园,由于河水暴涨,岸边步道已被淹没,水车公园的大部分都关闭了。七点多顺便在公园对面一清真餐馆吃饭。

赶到兰州火车站,将租的车归还,乘九点四十的硬卧火车去西安。

7月18日 阴

火车早上七点十五分到达西安站,我们又租了辆车。在火车站对面过早(面条)。

先去位于城东的西安世博园。世博会已过去很久,世博园也十分萧条,鲜有游人,只能看着园内的设施想象它当年的火爆。但世博园却成了一个环境宜人的大公园,绿树成荫,湖水荡漾,世博会的建筑静静地立在其中。

随后去位于高陵区的泾渭湿地公园,即泾河与渭河交汇之处。本想看真正的“泾渭分明”,到了才发现,两条河水都是浑黄的,看不到明显的界线。泾河很窄,像一条水渠。中午十二点多在那附近吃饭。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45)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46)

下午走高速直奔潼关古城。这个所谓的古城其实是新建的,现在还在建设中。古城在一座小山上,里面修的房子倒是古色古香。城下是渭河注入黄河的地方,同时黄河在此处有一个九十度大拐弯,就形成了十分浩大的水面,浊浪奔流,像一个大湖。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47)

顺木栈道爬上河流南岸边的山,整个大拐弯尽收眼底。黄河宽阔而浩荡,相比之下渭河如同涓涓细流。黄河水比渭河更黄,所以能看到分界线。那个“山”其实不是山,是一个黄土塬,它边缘如山一般陡峭,顶上却非常平坦,有很多果园和农田。沿上面的步道向西走,继续欣赏下面的美景,只可惜天气不太好,下过雨后雾蒙蒙的,能见度较低。又走了很久,才发现这里原来是潼关县的岳渎公园。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48)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49)

傍晚来到华阴,住阳光商务酒店。在旁边吃饭。

7月19日 阴有小雨

早上七点多起来,吃过早饭,前往华山景区。游客中心人有点多,检票,等公交车,等索道,花了一两个小时才上山。

华山整体来说就是险,外面是近乎垂直的崖壁,山上长着许多百年古树,太陡的地方就是裸露的石壁。乘西峰索道上来,我们却先去了东峰,东峰顶上有比较长的一条山脊。由于雾太大,向山下看什么也看不到,只能看到对面的南峰和西峰。“鲤鱼打挺”为华山三险之一,在东峰旁的石脊上,我们没去。向下走,上了中峰,它是南边四峰中最低的,靠在东峰旁边,仰望着南、西二峰。随后爬华山最高峰——南峰。长空栈道关闭了,站在入口处观望了一下。雾还是大,但能隐约看到我们站在陡直的崖壁上,远处有露出头的险峰。南峰顶上人很多,并且只有一个小平台。南峰到西峰之间有一条裸露的山脊,上了西峰后就开始往北峰走,一路下山。经过苍龙岭,到达北峰。此时将近五点,北峰索道上站人满为患,我们决定走“智取华山路”下山。这条路原本是在陡直的崖壁上凿出来的,后来又在旁边断断续续修了新路。路又陡又远,我们走下来时(六点)已筋疲力尽。

晚上仍住在华阴,在酒店前面的街上吃饭。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50)

7月20日 晴

八九点吃过早饭,走高速路来到咸阳市乾县,参观乾陵景区。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后的合葬墓,整个景区包括主墓园、博物馆、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等。主墓园包括陵道,雕像,碑,双乳峰和主冢等。雕像有仪仗队和外国使者群像。武则天的无字碑和高宗的七段碑相对。主冢保存完好,至今未被盗挖,也未开始发掘。

出来后,在停车场的餐厅吃饭。然后去乾陵博物馆,那里有一些发掘出来的文物,同一园内还有公主墓。永泰公主墓是一座经过发掘并对外开放的墓,有助于我们了解唐墓的内部结构。

参观完后,前往西安,住在位于朱雀大街上的萤火虫公寓。

7月21日 阴

早上睡到了九点多,在对面朱雀东坊吃面条。参观了西安博物院以及旁边的荐福寺小雁塔。西安博物院比较大,一层有“玉的成形”和“长安佛教造像”两个展厅。二层有精品玉器馆和书法绘画展。地下一层有“古都西安”展览和“帝都神韵”展厅。

出博物院,进入隔壁的荐福寺,荐福寺以小雁塔闻名。寺内古树森森,小雁塔静静地立着(小雁塔就不介绍了)。中午在朱雀东坊一清真餐厅吃炒肉。下午在旅馆休息。

傍晚乘地铁来到大雁塔北广场。北广场上有一个规模很大的喷泉,周围已经站满了人,等待喷泉表演的开始。等了一会,天快黑了,喷泉表演也开始了。喷泉变化出不同的样式,伴随着朗诵和灯光,渐渐展开。时而柔和安静,时而刚劲激扬,真是精彩。金碧辉煌的灯光下,大雁塔在大慈恩寺中默默观赏着这热闹的表演。

表演结束,随着人群向北走,来到大雁塔北边的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步行街上人潮涌动,中间有各种雕像,两排绿树。两旁是仿古建筑,打上了金色的灯光。路边有卖各种纪念品和小吃的小商铺,中间还有各种艺人在表演,如活人雕像、歌曲演唱等,热闹。

回来在路上的小郡肝吃麻辣烫,味道很好。回到旅馆时已经十二点多了。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51)

国家地理五十个必去的地方(17岁理工少年川甘青陕旅行日记)(52)

7月22日

懒觉睡到十一点,吃了买回来的煎饼果子。然后坐公交地铁到达西安北站,等待三点十八分的高铁。西安北站是全国最大的高铁站,大厅是一个巨大的穹顶,下方是黑压压的人群。两点多吃了点肯德基。

火车在轨道上飞驰,我看到巍峨的华山,滔滔的黄河及“潼关古城”。经过广阔的华北平原,于晚上八点五十多到达武汉站。转乘九点十多分的动车回荆州。在车上吃方便面。十点四十到达荆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