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送心]

1962年的春节,中南海颐年堂内正举行着一场特别的宴会。为了邀请这位特殊的客人,毛主席还特别找来章士钊等4位社会名流陪席。

正当大家疑惑那位特别的客人的身份时,只见一个穿着中山装,带着眼睛的中年文士缓缓出现在大家眼前,正是清朝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1)

此刻的溥仪,已经经过社会主义的改造,彻底成为了一个普通人,能依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吃饭。

即使如此,当溥仪真的和大家坐在一起吃饭时,在场的各位还是有些拘谨。作为国家最先觉醒的那批人,在场的客人里谁没有在公开场合,为着伪满洲国或者其他反帝反封建的需要骂过溥仪几句呢?

为了活跃气氛,毛主席主动问溥仪:“你还记得传国玉玺去哪了吗?”这下引起了在座所有人的好奇。传国玉玺可是封建王朝权利的象征,每次朝代变革,玉玺都是重点的争夺对象。

溥仪也深知传国玉玺的重要,他十分惭愧地告诉大家,自己也不知道传国玉玺的下落,顿时一片哗然。

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2)

图2

毛主席却胸有成竹的叫警卫员端来一个盒子,里面是用铜新做的新中国国玺。

玉玺到哪里去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由玉玺象征权利的封建王朝已经过去,如今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这枚国玺是属于人民的,也包括改造完成的溥仪。

溥仪听后顿时觉得心头涌上一股热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他终于踏踏实实地成为了一个“人”呢?对于曾经身为末代皇帝的他来讲,这是他一辈子最大的财富了。

特殊的证人

溥仪是不幸的,这一切不幸的开端,都是因为三岁那年,慈禧钦点他为光绪的接班人,成了新的皇帝,或者说“傀儡皇帝”。

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3)

光绪帝死后,没有继承人,当时王室宗亲里不是没有适合的孩子,偏偏选中了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才三岁,正是适合做傀儡的年纪。

好不容易长大了,外界风云变幻的那么快,中国正在经历着社会重大变革,溥仪还来不及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就被卷入时代的洪流里。

先是因为辛亥革命,他宣布退位,只不过是因为袁世凯周旋,他得以继续生活在紫禁城里。后来各路军阀登场,他一会儿上台,一会儿下野。在古老的紫禁城里上演着一出有一出的闹剧。

直到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的大军砸开了紫禁城的大门,溥仪才带着他的家当和贴身佣人,被迫离开一直生活的紫禁城。

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4)

图4

他先是去了天津,和自己的父亲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时候,没过多久就遇到了日本人向他投来的橄榄枝,邀请他去东北,建立伪满洲国。

溥仪又不是没经历过被军阀拥立复辟的闹剧,他其实也明白自己去东北不过是再一次做了他人的傀儡。可是溥仪别无选择。

仔细想想,他其实也放不下当皇帝的感觉,被人拥戴着,奉承着难道不好吗?自三岁起他就是满清的皇帝,现在继续做皇帝又有什么不对呢?

在伪满洲国的日子,似乎过得很好,日本人在礼数方面做足姿态,不过管背地里如何行事,表面上对溥仪很是恭敬。

尽管如此,傀儡毕竟是傀儡,溥仪只是日本人在东北殖民地招牌和幌子。

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5)

图5

日本人打着溥仪的旗号,在伪满洲国内大量种植鸦片,使得我东北百姓浸泡在毒品的世界里不能自拔。日本人却因此收刮走大量的白银,还能消灭土著百姓。

其次就是以发展工业的名义,掠夺我国矿产资源。在日本人占领东北的那段时间,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过着艰难的日子。

为了更好地控制东北,日本人尝试逼着溥仪联姻,妄图生下一个带有日本血统的孩子,来继承溥仪的位置。

好在溥仪头脑比较清醒,一直扶持自己的兄弟溥杰,让他组建军队,让日本人有了一丝忌惮。

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6)

图6

不过溥仪最心爱的妃子谭玉玲还是死了,溥仪坚持认为谭玉玲是被日本人派来监视他的吉冈所杀,这件事到现在也没有定论。

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溥仪还是伪满洲国治下的人民,都在日本人手里吃够了苦头,这也是溥仪能在军事法庭上作证的重要依据。

1945年,随着日本人的投降,溥仪也被苏联在东北的军队收押。随后,远东军事法庭开始对日本法西斯的罪行进行审判,溥仪作为特殊的重要证人也出席了。

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7)

图7

这是溥仪一生里最高光的时刻了,他不再是军阀逐利的工具,也不在是谁的傀儡。

他用自己这些年的亲身经历,控诉日本人对自己的迫害,情绪激动时,还会敲得桌子“邦邦”响。

当日本的辩护律师说他攻击他们的天皇时,溥仪不懈地反驳道:“我可没求着你们把我的祖先,当成你们自己的祖先。”一时间整个法庭都沉默了,沉默之后终于有人忍不住断断续续地笑了出来。

这一刻,溥仪就是一个真正的帝王。

劳动改造

从军事法庭出来后,溥仪又被苏联关了起来,直到1950年7月才被引渡回国。这次回来,他作为战争罪犯,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社会主义劳动改造。

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8)

图8

溥仪一开始对改造没什么概念,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自己不用死了。说实话,这些年他虽然被关在苏联,但是待遇不差,依旧和之前一样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身边和他还在一起的都是伪满洲国的大臣,大家都很尊敬他。溥仪感觉不到生活上的差异。

而这次回到国内,全都不一样了。对溥仪改造的首要计划,就是让他独立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

在管理所内,每个人都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大家渐渐接受了人生来平等的概念,何况,大家被关在这里,都是战争罪犯,谁又和谁不一样呢?

想通了这一点,大家对溥仪自然也就没一开始那么尊敬了。

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9)

图9

溥仪自然是接受不了的,从小他就把封建等级那一套刻在了骨子里,一下改变,对他来说冲击是巨大的,他依旧坚持凡事以自己为先的习惯。

比如在集体洗澡的时候,他一定要第一个去澡池子里洗,不是第一个,他宁可不洗,也不会再洗了。

除了这些,当要求他自己洗脸洗衣服时,溥仪也觉得很无措,甚至他都不会自己穿衣服。最开始一个人住的时候,连扣子都系不好,生活完全无法自理。

为了让他更好地适应,组织安排他和自己的家人住在一起,让家人帮助他暂时克服这些困难。渐渐地溥仪终于学会了自己打理自己的饮食起居。

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10)

图10

管理所还会教大家一些劳动技能,其中有一项是糊纸盒子,做得又快又好的人,能奖励一些糖。

曾经在一个朝堂上的君臣,围在一起比赛糊纸盒子,这个场面想想就觉得有趣。可对于一帮养尊处优的人来说,这并不容易。

溥仪每次都是最差的,眼看着那些天天跪着跟自己说话的人都做得比他好,溥仪心里别提有多郁闷了。

也正是这样的活动,让溥仪学会放下架子向别人请教,慢慢接受了自己与其他人一样是平等的事实。终于有一天他糊了8只合格的纸盒,那天,溥仪心里被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包围。

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11)

图11

当他分到了奖励的糖果时,他突然明白了劳动的意义,突然意识到了能靠自己的双手吃饭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

1956年,溥仪不再挣扎,他开始接受自己作为一名普通人的生活,他放弃了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开始听取别人的意见。开始认真反思自己究竟是谁,今后又要成为谁。

同年12月,当妻子李玉琴向他提出离婚时,溥仪平静地接受并给予妻子祝福。这是让大家谁也没有想到的。

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12)

图12

1959年,经过组织的仔细考察,溥仪被特赦,恢复自由。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好事。溥仪由衷感谢党和人民对他的信任,发自内心地拥护社会主义,感激现在的好生活。

他还被分配了一份工作,在植物园里做活。溥仪每天上班都很开心,谁能想到曾经的皇帝,如今也能靠工作赚钱养活自己呢。

政协委员

党中央对这位皇帝也是高度重视的。毛主席曾几次接见溥仪,询问他的生活状况。

考虑到溥仪的经历,工作也从植物园,换到政协文史研究所去,让他负责研究清朝的文化生活。

1962年的春节,溥仪更是接到毛主席的邀请,去中南海吃饭。对于溥仪来说这是莫大的荣幸。

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13)

图13

没错,经过改造后的溥仪,对毛主席充满了崇敬之情,他十分感激现在的生活,感激党给了他重新做人的机会。

饭后,溥仪与毛主席拍了一张合照,大家戏称这是开国元首和末代皇帝。溥仪十分珍惜这张照片,一直随身保存。

作为一名社会主义公民,溥仪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1962年4月,溥仪与李淑贤正式结婚,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次婚姻,这次的婚姻完全是两人自由恋爱后的决定。他们结为平等的夫妻,溥仪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

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14)

图14

他在生活里十分照顾妻子,就连下雨天出门都会小心翼翼护着妻子不要被泥水弄脏了裙摆。李淑贤也把他当做一个平等的人,两人过日子有商有量,好不红火。

哪一任末代皇帝能有溥仪这么悠哉的日子呢?溥仪想不到,他觉得自己是最幸运的人。为了记录这份幸运,也为了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溥仪开始着手写自己的回忆录。

这是溥仪晚年最重视的事情,他实在有太多的感想想要述之于口,为此他光初稿就改了好几次,终于在196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

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15)

图15

这本书一经出版,就被翻译成了许多种文字远销海外。外国人民看完后都不禁感叹,新中国真是太神奇了,它居然将一个人民公敌,社会主义的抨击对象,成功变成了一位合格的公民。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啊!

更神奇的是,同样也在这一年,溥仪被选举为全国政协代表,参加了全国政协会议。

当他走进会议大厅的那一刻,溥仪觉得自己全身的血液都沸腾了。溥仪说,他做了半辈子皇帝,只有这一次最有意义。因为他和大家一样,做了集体皇帝,共同治理这个国家。

可惜好景不长,婚后不久溥仪的身体就出了问题,一开始是尿血,后来越来越恶化,被确诊为恶性膀胱癌。

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16)

图16

受年代的限制,溥仪并不能像现在一样得到很好的治疗,1967年9月,溥仪住进了医院,等待着命运最后时刻的到来。

他这一生也算是跌宕起伏,轰轰烈烈,临了临了唯一让他放心不下的是妻子李淑贤。两人并无儿女,他走了,妻子要怎么办呢?

夫妻二人也常常回避这个问题,只盼着有一天能有奇迹出现,让一切都好起来。

只是上天终究没有眷顾他们,溥仪住院一个多月后,病情恶化。10月17日凌晨2点,溥仪彻底走完他的一生,享年61岁。

他的骨灰先是被存放在八宝山公墓里,1995年又被遗孀李淑贤葬在清西陵附近,也算是和他的祖祖辈辈们在地下团聚了。

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1962年春节中南海宴会上)(17)

图17

我们常说,封建礼教害人不浅,在溥仪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就好比吸人血的蚊子,无论是皇帝还是平民,都被榨干了最后一滴血,变成了不伦不类的怪人。

纵观溥仪的一生,他的前半生几乎都是作为追逐权力的工具而存在的,直到晚年赶上了好时候,生活在了新时代,才堂堂正正做了一回人,体会到了一个普通人的幸福生活。

同样作为现代普通人的我们,更是赶上了好时候。再也不用担心封建礼教的压迫,能真真正正的生而为人,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