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1)

(全文较长。读者如果想仔细看图片,请移步到91拍照网站,推荐使用电脑浏览)

上一次有机会体验奥林巴斯E-M1MKII顶级相机,已经是2年多前的事情。 2020年五一节前再次获得机会体验奥巴最新的旗舰相机E-M1 Mark III。这次又获得了较长的体验时间。而且我还同时获得E-M5 Mark III和E-M1X来进行一些横向的对比。趁着假期的机会,我赶紧把前段时间的体会写出来分享给朋友们。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2)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3)

上一次有幸体验E-M1 Mark II是2018年春节期间,带着这部相机在美国进行了一次非常深度的体验。带着E-M1 Mark II,我一口气跑遍了大半个西部,甚至站在当年亚当斯拍摄的同一机位上也按了几次快门。同时,也结合前段时间使用松下G9的体验。我个人有一些感受。上一代E-M1 Mark II,机身非常坚固,画质非常油润鲜艳,对焦非常灵敏,但是实话实说,我认为它的对焦系统在对目标的判断能力上存在一些缺陷。它不能准确判断出摄影师想要获得的目标主体,经常向不必要的目标对焦,同时自动跟随能力也比较弱。G9与E-M1 Mark II比较,我相当倾向于G9。但是G9的色彩不如奥巴,这是不争的事实。同样,G9对于纵向运动目标得对焦也不尽人意,可能是DFD对焦系统先天特性的问题决定的吧。但是G9对于横向运动目标出色的对焦性能,对于突然出现的目标敏捷而快速的捕捉能力,让人惊艳。如果有一部相机,既有奥巴的色彩,出色的画质,又有G9的对焦性能。那我就满意了。这也是我一直想给M43系统配置一台顶级相机,而一直没舍得下手的原因。

去年我终于等来了E-M1X。《顶级相机就要有顶级表现。E-M1X短暂体验》我对E-M1X的感受远远超出预期。和E-M1X一脉相承的奥林巴斯E-M1 Mark III让人非常期待。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4)

作为一名职场人士,每天的工作是我的首要职责,所以我不可能有100%的时间投入在在摄影上,摄影是我的每天日常,但是是利用每天的碎片时间去完成的。而拍摄,我从不使用手机。坚持使用相机,是我从大学时代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传统。M43相机的出现,让我的摄影包变得轻松很多,也让我可以不用每天都携带一个与职场环境格格不入的摄影包。公文包就是我的每天日常。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5)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6)

我不会携带很多相机和镜头,基本上一个机身加2个镜头,够用了。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7)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8)

这次陪伴我的是奥林巴斯E-M1 Mark III和最新的12-45mm F4 PRO镜头,后面我也会使用松下100-400mm镜头以及奥林巴斯12-100mm PRO镜头。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9)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10)

这次陪伴我的是奥林巴斯E-M1 Mark III和最新的12-45mm F4 PRO镜头,后面我也会使用松下100-400mm镜头以及奥林巴斯12-100mm PRO镜头。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11)

奥林巴斯E-M1 Mark III的设计非常的传统,符合日系相机的操作特点,按钮多,而且直观。我曾经在以前介绍过徕卡SL的操控特性。现在的德系相机过于追求设计感,过于追求简洁,忽略了直观按键的好处。如果你没有仔细想通SL的设计出发点,恐怕会对这种操作厌恶(一键多用,对于老相机的用户简直是一场噩梦)。如果是日系相机的老用户要转SL,那熟悉相机就要几周时间。奥林巴斯E-M1 Mark III没有这些困扰。我相信任何用佳能或者尼康的老用户,马上能上手这部相机。我对它的快捷的按钮设置非常满意。最满意的有2点:

1. MENU键上移到背部左侧上方,不用找了,非常直观。

2. 独立的ISO键钮。我下面会介绍它具体的好处。

其余界面一如上一代的奥林巴斯E-M1 Mark II,虽然键钮多,但是我不嫌它多。要是用起来,每个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操控上和二代一代机型一脉相承,老用户非常方便转换过来。照顾的很体贴。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12)

翻转屏是我个人比较厌恶的一个设计,不过既然奥林巴斯承诺了JIS/IEC一级防护 (IPX1) ,那么我选择相信它的设计可靠度。我个人认为:翻转屏是一个好方案,如果用在E-M5这样级别的相机中,那是太好的;但是专业级相机用翻转屏我还是心有余悸的。可能我比较保守吧。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13)

奥林巴斯E-M1 Mark III很友好的用户界面,让我可以非常快地熟悉它,并且基于自己的特点对相机进行初始化的设置。它可基于被拍摄对象进行自定义的四大自定义模式。全新的控制面板模式,方便快速查看照相机关键设置。 任何新相机我都不建议朋友们马上拿起来拍摄,而是稍微花一些时间来进行试拍和设置和反复确认。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14)

大家有留意到,我的相机上沾满了灰尘。是的。我没有刻意回避这一点,甚至特地保留l了灰尘,保留了最原始的使用状态,全程没有做任何清洁。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15)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16)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17)

事实上,我前面进行的相机静态图片拍摄,就在我们91拍照的售后服务中心楼下花园 进行的(事实上这里也是保富图中国售后服务中心)。我完全可以拿到楼上的无尘间让同事帮我清洁一下。然而我没有这样做。相机的体验就应该遵循自然的结果。我这里插入这段文字是想说明:灰尘其实无处不在,相机在外面稍微放置几分钟就会有灰尘附着在上面。这点不用担心。更何况奥林巴斯E-M1 Mark III具有完备的防护性能。自从2013年我使用第一部奥林巴斯相机以来,我很少为灰尘的事情担心。可以换镜头的照相机就算做到全防护,也无法阻止在换镜头的时候落入灰尘。这点佳能/尼康/索尼的相机我一直要为它们清理CMOS,而奥林巴斯基本上不需要清洁。这是我用过的那么多数码相机中免维护性能最出色的一个品牌。其他相机CMOS上的灰尘很难清理,但是奥林巴斯相机,无论是专业型的,还是业余型的,即使在显微镜下也很难看到灰尘污垢。这是因为除了有超声波除尘保护,奥巴的CMOS保护玻璃镀层也很特殊。现在的E-M1 Mark III做的更好。E-M1 Mark III所配备的超声波滤网(SSWF),可以每秒30000次以上的超高速度振动,快速清除在更换镜头过程中,意外进入机身内部,或吸附于图像传感器表面的灰尘。奥林巴斯率先研发的防尘系统,历来防护性强,采用与OM-D E-M1X一致的涂层工艺处理,将画面出现脏点的几率,降至前所未有的水平。所以这样的相机让人非常放心。这一点出色的性能,和我长达7年的使用体验,在这里我要特别表扬!赞!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18)

专业级相机的双卡槽设计

卡槽1:SD存储卡、SDHC (UHS-I / II)存储卡与SDXC(UHS-I / II)存储卡

卡槽2:SD存储卡、SDHC(UHS-I)存储卡与 SDXC(UHS-I)存储卡

如果像我这样只是平时拍摄用的,尽量使用一号卡槽。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19)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20)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21)

底部够扎实,电池个头也够大。锂离子电池BLH-1容量为1720 mAh,相较E-M5 Mark III用的1210mAh的BLS-50 锂电池,容量增加约40%。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22)

如果让我横向比较奥林巴斯E-M1 Mark III与E-M1X两部旗舰相机的差异。可拓展设计是奥林巴斯E-M1 Mark III可圈可点的一部分。这让我回想到当年对徕卡R8设计者的采访。在自动卷片功能早已内置,早已普及的1998年,为什么R8的卷片操作居然是手动的。当时的答案是R8考虑了操作的静音性能,和可扩展的性能,用户可以通过附件来决定是不是需要自动过片。而今天奥林巴斯E-M1 Mark III的用户可以自行决定是不是需要那么大的电量来维持长时间的工作。如果不需要,那么相机的体积和重量就可以大大缩减。如果需要长时间做高强度拍摄,那么可以买一个电池握柄 HLD-9,这款适用于OM-D E-M1 Mark II/OM-D E-M1 Mark III的电池握柄可防尘与防水溅。在十字方向键的配合下,无论是水平或是垂直握持照相机,均可保持操作方式不变。在两块电池同时供电的情况下,即一块照相机自带电池,与HLD-9中的一块电池,(当使用OM-D E-M1 Mark III拍摄时,基于CIPA测试标准),可支持拍摄约840张图像。可选配握带 GS-5与交流适配器 AC-5,以延长连续使用的时间。底部的扩展触点就是连接电池握柄 HLD-9用的。不用时,有橡胶盖保护。

我个人在使用中的感受是:这块看起来很大的电池,如果真的面对高强度拍摄,实际是不行的。但是奥林巴斯这一代的相机有一个非常好的特点:那就是可以使用充电宝直接充电。所以,我觉得手柄没有太大的必要。考虑到手感和高强度工作,我会直接选择E-M1X。如果是日常拍摄,但是对可靠性有很高要求,我会选择E-M1 Mark III。两者绝对没有冲突。青菜萝卜,大家完全可以各取所需。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23)

E-M1 Mark III的标志闪闪发光。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24)

奥林巴斯的系统特性:小巧和高画质的良好平衡;系统整体购置费用低;镜头配件齐全系统扩展性很强;和松下M43有很好的互换兼容性,所以可扩展性更加强大。下个月,奥林巴斯官方会有一个直播活动。我会受邀参加,并详细介绍我是怎么从全幅相机慢慢转换过来的,是怎么打消底小的疑虑。请大家留意。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25)

在试用前,我一定要进行小范围试拍和设置调整,把相机调教到最适合我的状态。三项基本设置是我必须做的。

第1点:白平衡回归到日光型状态。(目的:保持色彩的自然,日落/日出/暖色调光线不会被自动修正)

第2点:VIVID色彩模式

第3点:手动感光度

当然,其余还要进行很多个性设置,这里省略了。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26)

基本设置完毕,早餐用好,楼下拍摄。 (广州酒家的速冻蒸点还是不错的)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27)

初步试了一下12-45 F4 PRO,感觉很棒,尤其是色彩。这个镜头和E-M1 Mark III很搭。事后,我试着给这幅照片调整颜色加饱和度,结果不得不放弃。无论如何调整都没有原生的色彩好看。

接下来,试试我最期待的性能改善:对焦。

所以我换上松下DG100-400mm镜头。我要拍摄的对象是小狗们。之前我在今日头条的微头条发了我的第一时间感受。我觉得E-M1 Mark III在对焦性能上比二代有飞跃性的提升。有些网友就说了:我用尼康D5甚至D500就可以拍摄到突然飞出的小鸟。鉴于当时篇幅有限,我无法去解释。现在文章篇幅长,让我在展示真正的照片前来好好解释一下拍摄飞鸟和拍摄小狗的区别。

在之前我的两篇测评文中,我非常得意自己拍摄的几幅照片。

松下G9奥巴EM5MK2深度体验报告,Part01,否定与决定

松下G9奥巴EM5MK2深度体验报告,Part02,倒退与进步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28)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29)

上面这幅照是我使用奥E-M5 Mark II相机配合一只早已停产的OM500mm折反射镜头拍摄的。用视角等效1000mm的超长焦镜头,以手动对焦方式完成上图的拍摄,大家都会认为是很有难度的。是很难,但是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

这是因为拍摄距离所致。

我简单交代一下这幅照片的拍摄和对焦系统之间的关系。上面这幅照片我可以抓拍到横向运动的飞鸟,甚至连它口中的美餐都可以拍摄到。而实际上我仅仅做了非常轻微的对焦动作。当时目标距离我大约100米远,我已经将镜头调整到100米附件,并且针对附近的芦苇进行了焦点确认,也就是说我做好了一个“焦点-景深-陷阱”。而我的镜头光圈固定为F8,是比较小的,即使对应500mm的物理焦距,对应100米的拍摄距离,仍然有很大的景深。我把参数列一下:

对焦距离 100米

景深

最近点: 94.3米

最远点: 106.4米

总景深: 12.1米

前景深: 5.7米 (47%)

后景深: 6.4米 (53%)

超焦距距离: 1645.2米

允许弥散圈: 0.019 mm

其中景深大约12米,这12米内的变化,我根本不需要对焦。横向移动的小鸟,没有产生焦点变化,所以,镜头对焦系统只要轻微运动一下就对好焦了。

而下面拍摄小狗,我的拍摄距离大约50米到20米之间,使用350mm焦距。我们看看参数:

对焦距离 20米

景深

最近点: 19.5米

最远点: 20.5米

总景深: 0.98米

前景深: 0.48米 (49%)

后景深: 0.5米 (51%)

超焦距距离: 806.3米

允许弥散圈: 0.019 mm

景深非常浅,而且镜头的对焦系统需要做大幅度运动才能把焦点调整准确。所以,这个状态不是一点点的难。我之前用各种型号微单相机拍摄,几乎没有成功过。我也用EOS-1系列的相机拍摄,焦点的准确度也不高。失焦是家常便饭。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30)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31)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32)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33)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34)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35)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36)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37)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38)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39)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40)

大黄挑战失败,好像全幅输给了M43,一脸沮丧。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41)

观战者在一旁傻笑,还好APS没有出场。

上面这组是最好的证明,证明E-M1 Mark III的对焦系统已经进化到近乎完美。我全程使用了动体追踪模式,自动对焦点全部开启。高速连拍驱动模式。为了节省篇幅,我省略了很多照片。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高手一看就能明白我想表达的内容。

假设你要用全幅机拍摄,那么请换上700mm的镜头。而且很难拍摄下来。因为同样的距离,700mm焦距带来的景深太浅了。对焦检测的难度大大增加。也因为全幅相机的镜头太重,即使对焦系统检测到和预测到准确焦点,也很难去驱动硕大的镜头对焦组件去完成这个任务,更何况还要驱动镜头在很窄的范围内实现急停。

近乎完美的超窄视角拍摄性能,着实是M43系统性优势带来的好处。

朋友们,当我们执着于噪点,执着于高感,执着于像素多少的时候,执着于哪部相机最好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有考虑过:你的相机能不能帮你拍摄到一幅清晰的,你想要的那幅画面呢?

与其无畏的争执,拍摄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吧!

前文所说的独立ISO按钮的好处,我补充一下。其实拍摄动物是最好避免使用自动ISO的。因为自动ISO给到的ISO值还不够高,因此需要手动设置。而光线随时会变化,也就是你需要随时手动调整ISO。有独立的按钮,操控性就提升了。这就是它的意义所在。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42)

第二阶段拍摄开始,在位于91拍照售后服务中心附近的嘉西郊野公园展开。使用的镜头分别是奥林巴斯12-100mm PRO和松下DG100-400mm。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43)

交代一下拍摄环境。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44)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45)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46)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47)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48)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49)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50)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51)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52)

奥林巴斯12-100mm PRO镜头,在这里我必须分享一些篇幅给它。

之前我使用过一次,感觉优秀。其实在我们圈子里这个镜头的口碑是非常高的。

我总结一下,我和伙伴们的一致认同:

这个镜头是镜头杀手,有了它,没有欲望再用其他镜头了。微距,广角,标准,中长焦,通吃。而且成像品质极好。

这只镜头是奥巴设计团队的骄傲!

这只镜头是奥巴市场团队的噩梦!

有了它,其他镜头都很难再卖出去了。至少在12-100mm范围内是如此。

我个人的一点感受:这只镜头是目前唯一可以抗衡佳能28-300mm 的产品。同样的高画质!

奥林巴斯12-100mm PRO镜头是一个让我感受到可以静下心来拍摄的好镜头。

色彩上,和12-45mm一样,我实在舍不得对它拍摄的画面进行哪怕一星半点的调整。怎么调都不及原生的好看,耐看。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53)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54)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55)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56)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57)

接下来,我换上100-400mm继续拍摄小鸟。与拍摄小狗相比,飞鸟的拍摄简直是开胃小菜。张张可以拍到。我就不展开,不表扬了。

半天的拍摄,电量从76%直降到30%,因为我后半程换长焦后使用了大量的高速连拍。下次,我会携带充电宝。这样就完全不用担心电量下降了。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58)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59)

听着小河蜿蜒流淌,我发出一些感想:

我还是会继续用E-M1X和E-M5 Mark II的双机组合。

E-M1 Mark III最适合的人士或许是:喜欢鸟类或者野生动物拍摄的资深人士,喜欢登山摄影的登山者,日常拍摄频率不高但是对器材要求很高的资深人士,喜欢摄影的徒步旅行者。他们有对相机的共同需求:重量要轻,画质要好,机身坚固,高度可靠。

想着想着,脑海中突然冒出了罗伯特.卡帕的名言:

If your pictures aren't good enough, you're not close enough.” - Robert Capa

我想是不是应该换个角度考虑,你拍摄的不够好,是不是因为你相机的底太大了?换相机吧!器材党就是这么直言不讳!:)

奥林巴斯em1mark3测评(奥林巴斯E-M1MarkIII深度体验报告)(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