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秦可卿故事讲解(揭开红楼梦千古之谜)(1)

“宿孽总因情”。一眼看到这个“情”字,又有多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于是又总联想到男女之情,淫乱,偷情,爬灰,养小叔子之类的污水泼向了秦可卿。这也难怪,作者是有这方面的意思的,他把秦可卿就是当作淫妇来塑造的,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这是因为作者太痛恨这一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了,而且她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很不一般,常常给人一种不守妇道的感觉。如:作为原型人物之一的八福晋郭洛罗氏,当八王爷与别人讨论国家大事的时候,并不回避,一起谈笑风生。当八阿哥不在的时候,她私自赐八王爷的老师何焯礼物,康熙和雍正都说八福晋郭洛罗氏“甚属不妇”!更不用说跟九王爷,十王爷,十四王爷打得火热。这能不让人怀疑“养小叔子”吗?

红楼梦秦可卿故事讲解(揭开红楼梦千古之谜)(2)

但这些都是表义,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搞清楚文本中的表义和深意。《红楼梦》脂砚斋的批语中,一再地提示和强调,此书表里皆有喻,为什么我们只看其表,而不深究其里呢?这也难怪,就连批者之一的脂砚斋在此也犯下了同样的错误,脂批说道:“是作者具菩萨之心,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这是脂砚斋在看到未删节的第十三回,“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之后,反过头来又看到第五回的秦可卿的判词和判曲,所以才下这样的批语,是不是象脂砚斋那样的理解呢?

不是的,并不是“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畸笏叟知道的更多,他认为所谓的“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节的“更衣”,“遗簪”或没有事实根据,有可能只是道听途说而已,人云亦云。既然是“刀斧之笔”下笔有痕,既然是“具菩萨之心”就是要有慈爱,公平的心,既然是“史笔”,怎么能把自己的猜想,道听途说,毫无根据的传说,当作史实来写呢?因此:畸笏叟才“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

红楼梦秦可卿故事讲解(揭开红楼梦千古之谜)(3)

批者为什么命芹溪删去这一节呢?有人说,批书人畸笏叟是出于维护封建社会大家族的利益,和脸面这样的立场,才命作者曹雪芹把“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一章节删去的。我不敢苟同。作者在创作《红楼梦》的时候说得很清楚:“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这是作者在写史,要让这一段历史不至于泯灭,要如实地记录下来。哪能因为我自己的罪,还有什么家族的利益之类,就不去写了,或掩盖下来,任其泯灭呢?那作者写这部书还有什么意义呢?所谓的出于维护什么,这样的理解是违背作者创作本意的。实际上是出于对历史的尊重!而且这一回也并没有删去,就在第二十一回。


红楼梦秦可卿故事讲解(揭开红楼梦千古之谜)(4)

因为巧姐出痘,写贾琏搬出去住,难耐寂寞偷人的事。凤姐儿让平儿好好地检查一下,贾琏住过的地方,看是不是有别的女人留下的什么物件。平儿说:“怎么我的心就和奶奶的心一样!我就怕有这个,留神搜了一搜,竟一点破绽也没有。奶奶不信时,那些东西我还没收呢,奶奶亲自翻寻一遍去。”此处有脂批说:“好平儿!遍天下惧内者来感谢!”这里砚斋特点明“怕老婆惧内之人”。如此的一致,如此的巧合,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凤姐就是八福晋郭洛罗氏在《红楼梦》中的再现,也就是说八福晋郭洛罗氏就是《红楼梦》中凤姐的原型,也是秦可卿的原型。

欲知究竟如何,且看我下节分解。

【喜欢我的别忘转发,加关注噢,敬请提出不同观点。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