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间有法,所有亡者在死后的49天内都要经过七次审判——分别在杀人狱、懒惰狱、欺骗狱、不义狱、背判狱、暴力狱、天伦狱中进行,只有通过了七次审判宣告无罪的亡者,才有获得新生的机会。

--- 《佛说寿生经》

有没有像黑执事那样的恶魔类日漫(罪罚下的年度最佳漫改)(1)

暂且考证一下《佛说寿生经》,据资料记载该经的记载是唐朝三藏法师玄奘,到天竺取经时所翻译的梵文佛经,但是据印光法师在《一函遍复》中指出《佛说寿生经》是伪经,是后人托玄奘法师之名,说是玄奘法师到天竺取经时所翻译的作品。

而对于它是伪经这一说话,就需要辩道“”这个字了,佛教界对某一类经书有一种说法唤为“疑伪经”,它是“疑经”和“伪经”的合称,传统上用来指称中国人自行撰造的佛教经、律、论等。现存藏内的《出三藏记集》、《周书异记》、《法经录》、《仁寿录》、《静泰录》、《大唐内典录》、《大周勘定众经目录》、《开元释教录》等均有专门著录疑伪经的条目。

422年之后再次壮烈牺牲的金自鸿被认定为“贵人”,是最有可能通过49天里的7道审判的人,而在这49天的地狱审判时间里,由江林使者、日值、月值分别为其辩护或保护他。

有没有像黑执事那样的恶魔类日漫(罪罚下的年度最佳漫改)(2)

杀人狱 - 过失致死的杀人嫌疑。

一个很容易引起“悖论”问题。是先救眼前的消防同事呢,还是先去救陷于火海的被困者;牺牲消防同事的一人性命,而救回了8位素未平生的被困者。而最终落到的一点便是生命能以“数量”、“重量”来衡量吗?

有没有像黑执事那样的恶魔类日漫(罪罚下的年度最佳漫改)(3)

懒惰狱 – 因为金钱怠惰人生嫌疑。

白天灭火,晚上生火。15年来从未有过休息和假日,而他这样拼命的目地只有一个 –

为了重病的母亲和梦想成为法官的年幼弟弟,为此对于现在的金自鸿来说,金钱就是一切,因为金钱才让他的家人活到现在。

有没有像黑执事那样的恶魔类日漫(罪罚下的年度最佳漫改)(4)

欺骗狱 – 伪造信件之罪。

伪造自己幸福的生活,让原本宣告不治之症的母亲奇迹般的治愈出院。假借希望之名,给失去父母的孩子写了98封“假遗书”,让失去父母的孩子更加因为“失落感”而更快成长。

月值对金自鸿说,能通过7道审判的转世亡者能在转世之前得到一次机会 – 一次去跟人间他所想念的人作道别的机会,即为“托梦”,而金自鸿最想见的是15年来未曾见到的母亲。

有没有像黑执事那样的恶魔类日漫(罪罚下的年度最佳漫改)(5)

“托梦”,兴起于道教和民间信仰中,在《地藏经》中曾记载:“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或梦或寐…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弟妹…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大致的意思是:“托梦都是过去生生世世的父母等亲人,他们还在恶道中,希望现在的亲人超度救拨,所以托梦,若是能为他们念地藏经,让他们出离恶道,就不再托梦了。

有没有像黑执事那样的恶魔类日漫(罪罚下的年度最佳漫改)(6)

暴力狱 – 对自己亲弟弟的施暴。

15年前,对自己弟弟没有缘由的施暴,没有得到原谅便从此离开家。

得不到金自鸿答案的江林使者只能说出了“处刑累计处罚” – 如果被告在“天伦狱”无法获得无罪,那两个狱的刑罚将累计并加重的同时,也剥夺负责辩护的使者在阴间的所有资格。

而真相是什么呢?

是拿起枕头杀死母亲,再与弟弟一起自杀呢,还是什么?

有没有像黑执事那样的恶魔类日漫(罪罚下的年度最佳漫改)(7)

天伦狱 – 叩心。

病危没有希望的母亲,没有希望的家庭,因为那想“全家一起死”冲动的罪恶感,金自鸿逃离家15年,至死前一刻也未再见到母亲,更是没有来得及向母亲忏悔。

以为失去意识的母亲,却为拿起枕头的儿子流下眼泪;以为自己这样死去会让孩子们活的轻松一点吧。

15年,母亲在家等待着离家的儿子;15年,儿子因为罪恶感拼命赚钱想让奇迹治愈的母亲更加好的生活下去,让梦想成为法官的弟弟梦想成真。

有没有像黑执事那样的恶魔类日漫(罪罚下的年度最佳漫改)(8)

可是命运再次捉弄了他们一家。

剧中为什么三位使者会相中他呢,并不惜“处刑累计处罚”,因为他们三人曾与阎王有约,如果1000年内能让49位死者通过49天的7道审判,那么他们就也能转世轮回为人。而贵人金自鸿便是他们相中的第48位最有希望通过的亡者。

剧中的主线是围绕金自鸿这位第48位有望转生的亡者,而辅线却为金自鸿的弟弟金秀鸿这位第49位由“冤死鬼”进入地狱的贵人。

对于剧中的“价值观”隐喻,其实这能体现韩国电影现在题材选择的取向,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呈现与抨击,“1000年”与“49位”交错着的地狱,何尝不让我们看到下一个现实的救赎。

有没有像黑执事那样的恶魔类日漫(罪罚下的年度最佳漫改)(9)

,